楊春
【內容摘要】歷史作為一門內容跨度大、時間跨越久的學科,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說,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壓力和難度,并且由于學生自身學習方法還沒有形成系統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如時間年代冗雜,學生學過就忘記,歷史事件之間不能夠形成牽連和聯系,在學期結束時,才發現歷史知識在腦海里只是一盤散沙,零碎而沒有邏輯性,這完全背離了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同時,社會層面以及教師自身層面也相應地存在著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的偏移,導致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中出現許多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授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要改進自身、更新課堂,教會學生正確和有效的學習方式,才能夠更好地把握內容,提高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問題? 改進方法
對于歷史學科來說,傳統觀念一直認為其處于附屬學科地位,因此沒有對其有最后的重視,導致在資源分配、教學力度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同時,教師在主流教學觀念的影響下,也會產生懈怠和敷衍地教學態度,導致課堂死板單調,而學生也很難被調動其積極性,因此,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也是得過且過,并不愿意去深究、梳理要點,學習的內容也就成一盤散沙。因此,改進初中歷史課堂和教學,要從多方面入手,多管齊下,達到最優效果。
一、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社會層面,歷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多數人只認為語數外才是重中之重,而忽視了其他學科的地位,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都會有懈怠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方面,也只是單純地追求知識點的全覆蓋式地提點,而不求甚解,例如在講解原始社會,人類起源的山頂洞人、北京猿人等時,教師就只會按教學目標讓學生去記住其定義名次、出現時間和地位意義,而放棄與世界作比較,如通過這一個點,與其他國家的歷史源頭,如亞當夏娃的傳說,甚至是女媧創造人等神話來做一些知識拓展,培養學生宏觀的世界觀,導致歷史教學面受到極大的局限。其次是教師層面,歷史本身內容是過去式的歷史,大量的時間、人物對學生來說都太遙遠,學生學習容易產生枯燥的情緒,而教師不能立足于創新的意識,為歷史教學注入活力,相反,墨守陳規,也是導致歷史教學出現阻礙的原因。如講解八國聯軍侵華時,教師只把內容拋給學生,剩余的讓學生自己去記憶,沒有任何的新意,而有的教師卻能把國家編成繞口令,如“大鷹喝八缸”,來增加趣味性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是學生自身學習方法的問題和能力的有效性。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視野還比較狹窄,學習和看待事物的出發點相對簡單,在歷史學習中很難形成系統的學習方法去構建歷史框架,因此學習的知識到最后都是散亂無章的,學生在記憶方面也會顯得比較困難。如學習中外思想時,將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先進行對比建構,再將其與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思想進行比較,能夠讓學生培養起正確的歷史學習觀。
二、改進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
首先,是要轉換陳舊的觀念,要正確地對待歷史的地位和作用。明史可以知今,以史為鑒,才能進步,從歷史的錯誤中去尋找精華,去引導現代人的行為,這才是歷史真正的作用。如通過對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等等,中國在舊有的錯誤的思想和制度的反思中開始借鑒西方文化,這就是一種進步,同時,可以教導學生在學習中也要以自己的錯誤為借鑒,從歷史中汲取成長的養分。其次,是建立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固執于課本的刻板教學,認為歷史只從書中來,而應該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知道歷史離我們生活很近,甚至就在我們身邊,如組織學生去參觀博物館、紀念館、歷史遺址等等,或者給學生觀看歷史紀錄片,都能夠讓學生在其中收獲歷史熏陶,產生對歷史文化的崇敬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是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行歷史建構的方式多種多樣,如以時間為線索,將一學期的內容摘選出來,形成完整的時間鏈條,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的縱向思考。其次,是橫向的思維建構方式,如在探索一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時,要橫向地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來探索原因,如探索二戰爆發的原因,一是資本主義經濟的殖民化發展,二是殖民統治,三是科技的發展也導致國家軍事力量發生懸殊,又或者是橫向地從不同國家之間進行比較,如中華民國的三權分立與美國所建立起的三權分立有什么異同,這些都是能夠讓學生不斷地加深認識、拓展思維的方式,有助于其歷史學習向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發展。
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是對高中階段的基礎準備,因此也不容忽視其重要性。發現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社會、教師、學生層面逐個擊破,并且要積極地改善大眾對歷史學習的觀念和態度,才能更有利地進行歷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喚起歷史在當今時代的新的生命力,助推現代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文娟. 初中歷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觀[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4(3).
[2] 張姝怡. 初中歷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觀[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1).
(作者單位: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