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榮
【內容摘要】國家進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觀念。現今教育理念更具有先進性,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創建數學高校課堂,保證課堂的動態性、科學性。現今教育模式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數學課堂具有互動性、民主性、開放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今初中數學教育問題,根據現有教育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保證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 有效措施? 現狀分析
前言
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教育問題,教育要求不斷提高,教育行業要不斷進行工作調整,保證教學理念的與時俱進,同時還要保證教學方式的合理性。數學是一重要的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避免學生思維產生定性,能夠保證人才質量,滿足社會和國家發展要求。現今初中數學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下面主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最終實現數學高效動態課堂的生成。
一、淺析動態生成的初中課堂存在的相關問題
1.教學目標過于形式化,缺乏操作性
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可以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教師不斷進行工作努力、調整教學進度,從而保證數學教學進度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協調統一。但是現今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具有先進意識,一些教師不重視教學目標,敷衍了事,對教材內容進行復制粘貼,否定了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這一教學原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學質量難以保障。教師需要進行教學設計,難以保證數學備課質量。一些教師不主動思考,直接從網上摘抄相關內容,導致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際嚴重不符,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這是促使教學質量下降的一大因素。
2.教學方式較為落后單一
現今教育大環境已經發生改變,國家進行新課改,要求學校和教師做好素質教育。但是部分教師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無法將此先進理念滲透到教學中去。教師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思想束縛,難以實現自我突破。主要體現在教師仍然將自己當作教學的主體,在數學課堂上堅持教師講授,沒有將時間交給學生。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興趣不斷下降。另外由于數學知識較為枯燥無味,數學知識邏輯性較強,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教師教學方式不夠新穎,難以吸引學生的目光,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能力。
3.學生缺乏合作意識,阻礙動態課堂的生成
教學是一種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有效參與。教師思想較為傳統,沒有意識到自身錯誤,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在數學課堂過于被動。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不想要主動探索新知識。學生認為教師既為真理、書本既為真理,難以培養自身的批判意識。另外學生在學習中不注重與他人進行合作,交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不斷下降,難以進行知識的運用和更新創造,影響資源的生成。學生學習思維形成定性,陷入學習的惡性循環,難以保證學習的高效性。
二、如何保證數學課堂質量,打造高效動態生成課堂
1.堅持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具有正確認知
教師要將提高學生主體地位作為工作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開展各項工作。教師注重學生發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將時間交給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教師要向學生灌輸正確思想,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現今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創新思維和邏輯能力的現今知識分子,這些人才具有統一特性,那就是具備先進的數學思考能力。數學能夠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從學習中不斷讓學生接受鍛煉,最終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潛能,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2.應用現代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具有促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進行工作改進保證教學質量。現今社會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發展速度較快,教育行業要看到其優勢為我所用。教師要借助現代技術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課堂時間有限,數學需要借助圖形才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圖像的繪畫占據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耐力不足,在教師繪畫期間交頭接耳,擾亂課堂秩序。教師要應用現代技術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畫圖工具進行圖像繪制,將圖像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集中精力主動探索,保證了數學教學質量。
3.設置學習小組,主動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教師根據現今教學狀況進行工作改進。例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進行小組分工,保證小組人員設置的合理性。教師為各個小組設置學習任務,將時間交給學生。學生通過交流學習,不斷吸收他人的先進學習經驗,不斷改進自身不足。事實證明,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具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課本知識是他人經驗的總結,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學生發散思維、將間接經驗轉變為自己的直接經驗。教師要采用實踐教學法,促使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進行知識儲存。
【參考文獻】
[1] 張躍輝、孟應凡. 淺談對新課程初中數學教材的解讀與整合[J].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19-20.
[2] 豐靜林. 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 (12):98-112.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