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
摘要:服飾紋樣是一個民族哲學、文化、審美的集中反映,亦是不同時期人類精神藝術和物質藝術共融的具體表現。中國服飾紋樣的發展宛如一條星河,洋溢著蓬勃的生命力,繪出了服飾的華彩,也奏出了文化的樂章。服飾圖案紋樣的發展,其帶有的文化氣質深邃久遠,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國情結。我國的儒、道、法、墨等諸家,對服飾均有各自獨到的見解,而這無疑影響了中國服飾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風格。并且廣泛存在于中國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態、民俗風情、心理特征、審美情趣、著裝觀念、價值取向等意識形態中。而中國服飾文化中的民俗寓意,在服飾上則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古代服飾之所以美,紋樣是非常重要的點睛之筆,是一個人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關鍵詞:紋樣設計;造型美
一、文化本源對服飾紋樣的影響
中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的有機生成論和時空一體化動態模式的宇宙觀,對于古代的設計文化和傳統造物觀有著深刻的影響。中國素有“衣冠天國”的美譽,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服飾是人類生活要素,也是人類文明標志。
紋樣中喜慶吉祥的民俗內涵體現。服飾中的吉祥圖案有著漫長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材料工藝的變化更新,異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本民族審美意識的自覺等種種因素,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服飾紋樣融會了民眾的審美情趣、倫理道德和人生的理想。吉祥圖案不單單是造型優美的裝飾紋樣,古人早已將種種具體的觀念注入其中,正所謂“圖必含意,意必吉祥”。 形的外在與內涵相結合。形的外在形象與內涵的結合主要表現在具有這種深厚、獨特文化背景的服飾紋樣中。我們知道,服飾是最貼近人、與人的關系最為密切的。因此,服飾圖紋中表現吉祥如意、避諱驅邪的內容比其他藝術更為人們所重視。我們的先人創造了許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圖案。在服飾紋樣題材上大量運用了具有祈福納吉的吉祥紋飾,這些圖案巧妙地運用人物、走獸、花鳥、風雨雷電、日月星辰、文字等,以神話傳說、民間諺語為題材,通過借喻、雙關、比擬、諧音、象征等手法,創造出圖形與吉祥寓意完美結合的藝術形式。
從中國傳統服飾紋樣所表現的基本功能來看,不僅能利用各種不同的紋飾來強調思想觀念上的統一和諧,同時也能利用各種裝飾圖案藝術來喻示人們精神與心靈上的需求。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本源對于設計和創造服飾紋樣的影響。
二、從紋飾的分類中淺析造型美
中國傳統服飾紋樣造型以線為主,講究“氣韻生動”。用流暢的線既勾勒出人們對于物象的認識與想象,對事物的觀察重本質、輕表象,如一朵花,提取瓣、蕊、枝、葉這些最基本的生命構件,突出主要特征進行夸張變形。如此,從構成的角度自然就形成了點、線、面三大造型元素的關系。古代的紋樣雖然樣式繁多,但大體可以劃分為禽獸類、花草類、幾何類三個篇章。以下就從這三大類中淺析一下紋樣的造型美。
(一)花草類紋樣
在農耕文明里,植物的價值很早就為人們所認識,花卉也逐漸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花卉紋樣作為傳統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意蘊和形態。中國歷來的花卉紋樣姹紫嫣紅,風姿綽約。并以簡潔明朗的形態出現在傳統工藝美術中中國傳統服飾上的花卉紋樣主要以牡丹、芙蓉、菊花、蓮荷、梅花、萱草、蘭花等最為常見。其中,牡丹、芙蓉象征榮華富貴;蓮花寓意潔身自好;梅花比擬文人清高,傲骨。中國傳統服飾中果實紋樣的題材選取和花卉一樣主要在于主觀觀念的表達.荔枝諧音“利子”;桃象征著長壽;石榴寓意著多子;葫蘆諧音“福祿”。
傳統花卉的題材多種多樣,成為各種裝飾藝術的主要裝飾紋樣。它們以優美而獨特的形態獨領風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實用價值。受到人們的喜歡,并在長期的歷史沿革與演變中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與特點。
(二)禽獸類紋樣
中國服飾禽獸類紋樣主要有龍蟒、鳳禽、珍禽、瑞獸、蟲魚等紋樣。主要應用于皇帝的服飾,或者是禮服還有官服之上,是身份的象征。這些禽獸的紋樣一般是與山河紋組合,這些圖形、紋樣在結構上使整個構圖飽滿而又賦予深刻的內涵。或氣勢磅礴,威嚴不可侵犯;或優雅高潔,素雅淡然。
(三)幾何類紋樣
幾何紋樣是由點、線、面組成,經往復、重疊、交錯處理后形成的各種形體。它是傳統織繡中最常用的紋飾之一,也是中國絲織物上最早使用的圖紋,一般以抽象為主,也有和自然物象配合成紋的。
商周時期的幾何紋樣主要以點線面的單獨形式出現,但紋樣風格日趨生動活潑,幾何紋樣亦趨完善。春秋戰國時期,幾何紋樣通過各種排列組合、變幻出更多復雜圖紋。漢代主要有杯紋、菱紋、矩紋、棋紋及波紋。魏晉南北朝將漢代的波紋夸張增大,各種幾何圖形被用作骨架并嵌入鳥獸和植物圖紋。唐朝時期幾何紋樣居于次要地位。宋朝,幾何紋樣在絲織品中重露頭角,更趨于規范化,組織嚴密,結構工整。明清的幾何紋樣大多沿用或取法于宋式,一般多設有骨架。
三、現代紋樣設計的創新
在工藝制作上,由于器物造型的方、圓、長、扁不一,設計者需要將圖案與這些外形相適應,適合紋樣就是在一定的外形內組織紋樣。這種紋樣組織要求是: 要與特定的外形相適應,形象與空間要舒展勻稱,也就是要適從于作為主體的形,使形態、規格、內容都凝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在設計中要考慮并且結合各種因素去設計合適的紋樣。
參考文獻:
[1]王興業.民間造物觀念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啟示[D].湖南科技大學,2012.
[2]劉暢.中國民間服飾中的情感化設計理念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