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學校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期間,需要將民族文化滲入其中,這樣才能凸顯出民族民間舞蹈的魅力,同時這也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需要注重其文化傳承,高職院校教師傳授學生舞蹈動作時,應該特別注意到這一點,將舞蹈動作與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這樣可以讓學生從文化中了解到每一個動作的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理解民族民間舞蹈,掌握民族民間舞蹈中的精髓。
關鍵詞:民族文化;民間舞蹈;研究
民族文化與民族民間舞蹈之間相互關聯,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但是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是一件非常漫長的工作,教師需要了解到教學工作的艱巨性,保有充足的耐心開展教學工作,同時還應該根據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特點,向學生講述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特征。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注重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教學方案,從而提升舞蹈教學的有效性。
一、民間舞蹈教學現狀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內涵,呈現出多樣的文化特點,在豐富多彩的特色中,民族舞蹈非常具有代表意義,通過民族舞蹈直接反映出民族具有的文化以及精神面貌。高職院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了解民族民間舞蹈其中包含的文化,將民族文化滲透到舞蹈教學中,讓學生可以通過舞蹈知識領悟到民族精神以及民族舞蹈代表的民族文化內涵,了解該民族的文化底蘊,透過民族文化了解舞蹈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到舞蹈精髓。舞蹈是一項形體藝術,其表達的內容需要舞蹈人員了解文化內涵,這樣才能通過肢體語言將其表現出來,使其形神俱在,提高舞蹈的表現力、感染力。教師在以往教學中,只是注重舞蹈姿勢,欠缺了讓學生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內在意義,導致不能完整地掌握到民族民間舞蹈精髓,使得舞蹈表現出的效果總是欠一點力量去感染觀眾。為此,教師需要在日后教學中注重民族文化對民族舞蹈的滲透,應該了解到民族文化是民族民間舞蹈的核心,只有學生理解民族文化之后,才能夠了解舞蹈本身蘊含的深層次含義。在此基礎上,才可以通過表演舞蹈感染觀看人員,讓舞蹈成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將民族文化精神永遠地傳承下去[1]。
二、舞蹈教學滲透民族文化的路徑
(一)文化內涵
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在平時只注重技術動作要領的講解,并沒有注重文化知識教學,這一點不僅僅是舞蹈教師的疏漏,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在課程設計時,只是提供了舞蹈演練,并沒有從文化角度出發設置相應的課程,導致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無法凸顯完整性。學生只是了解舞蹈動作,并不了解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以及文化想要表達的精神,針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教師不應該僅僅只是扮演舞蹈動作的講解者,還應該在教學期間,透過舞蹈動作傳達民族文化,讓學生能夠通過舞蹈動作學習了解到民族文化內涵,這樣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民族民間舞蹈,在表演動作時可以達到情景共榮,凸顯民族文化特色的效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高校舞蹈教師需要根據民族文化特點闡述民族民間舞蹈內容,合理的設計教學實踐規劃、教學流程,同時還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將文化與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到民族民間舞蹈背后蘊含的文化,從而可以透過舞蹈學習掌握民族文化,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者[2]。
教師講解民間舞蹈期間,不僅需要傳授學生民間文化知識,還需要重視學生心態的調整,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以朝鮮舞為例,朝鮮舞蹈動作復雜,學生剛開始接觸并不能了解舞種的精髓,經過了解之后發現,學生舞蹈表現效果差的原因與學生無法掌握心態也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重視這方面,引導學生了解到舞蹈的核心要義,從而才能讓學生通過演練,傳遞出朝鮮族舞蹈的韻味。每個民族舞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每個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教師應該在教學期間,讓學生發現民族文化內容,了解舞蹈的特性,這些對學生學習舞蹈動作大有助益,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舞蹈動作的深層次含義[3]。
(二)動作要點
藝術院校舞蹈教師應該在教學期間,深入的分析舞蹈動作,不能只是停留在淺層次含義上,這樣對于學生理解舞蹈動作并沒有非常大的幫助。民族民間舞蹈蘊含民族文化,教師需要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出發,分析舞蹈動作,讓學生能了解每個動作含義,這樣學生在表演動作時才能規范的操作演練,從而透過形體藝術將民族文化想要透過舞蹈表達的含義完美地詮釋出來。教師對舞蹈動作進行深入分析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舞蹈動作,了解其內涵和來源之后,可以從情感角度幫助學生加深對該動作的印象,從而將民族文化與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期間,還應該針對民族舞蹈反映的民族文化情感傾向加以分析,比如有些民族舞蹈豪放,有些民族舞蹈柔美,教師應該將舞蹈蘊含的情感元素向學生分析出來,這樣對于學生演示舞蹈動作有非常大的幫助。教師還應該對一些經典動作進行剖析,可以在講解動作時,使用視頻播放精彩的表演片段,在關鍵處停下,向學生分析其內容并反復的播放,讓學生可以消化吸收,講解有特點的舞蹈動作,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將舞蹈動作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聯系在一起,這樣在表演舞蹈動作時,使學生抓住動作的精髓,提升表演效果,透過舞蹈感染觀眾。
(三)裝飾、服飾
很多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舞蹈動作,所以教師應該靈活地開展教學工作,可以尋找與民族民間舞蹈相匹配的服飾以及服裝,讓學生穿著民族服飾服裝,演示動作這樣對于學生理解舞蹈動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服飾服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民族文化,將其配合在一起講解舞蹈,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將民族民間舞蹈表現得淋漓盡致,凸顯出區域文化特色。同時還能讓學生去當地人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教師講學期間還可以通過節奏幫助學生理解舞蹈動作、文化,掌握節奏,搭配民族服飾,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民族環境之中,激發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舞姿姿勢設置的原因。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孔雀舞時,如果只是穿著日常服飾,那么很多學生都無法理解到孔雀舞中很多動作的處理方式,但是在搭配服飾裝飾之后,學生在演練舞蹈動作過程中,便能了解到舞蹈動作的處理方式。通過服飾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舞蹈動作,掌握舞蹈的精髓,這樣對學生理解民族文化有非常的幫助。
高職院校舞蹈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上學生展示名家舞蹈表演片段,并在教學中針對表演藝術家出彩的地方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到該處舞蹈的亮點,通過這種方式開展舞蹈教學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水平。教師還應該在日常注重學生舞蹈動作的表達方式,規范學生的行為,并在教學期間不斷地滲透民族文化,將舞蹈動作與民族文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于舞蹈教師培養學生舞蹈能力有非常大的益處。
三、結語
在舞蹈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舞蹈動作,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舞蹈動作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可以有的放矢,在表演舞蹈過程凸顯出動作的魅力,舞蹈教師還應該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舞蹈教學與民族文化滲透的效果,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顧曼寧.民族文化如何滲透到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J].戲劇之家,2018(31):178.
[2]石立林.民族文化在民間舞蹈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戲劇之家,2018(21):186.
[3]潘鏡如.關于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大眾文藝,2016(1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