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娟
摘 要:農村一直都是黨和國家最為關注的地區,也是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方向。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針對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文章從注重多方面協調、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注重多層次發展教育、培養農民的學習意識,注重多角度拓展活動、提高農民的學習能力等方面,對激發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積極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社區教育;農民;教育;培訓;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77;G7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5-0049-02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加快新農村經濟文化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已經刻不容緩。而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推進新型農村社區教育發展。社區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的基礎工程。當前的農村社區教育還有一些問題,為了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農村社區教育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提高社區農民綜合素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宗旨,優化社區教育運行體制機制,重視宣傳農村社區教育,及時有效地增強社區教育的服務功能,讓社區農民用新時代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發展問題,增強社區農民的主動學習意識,從而形成靈活、開放、具有特色的農村社區教育模式。針對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本文從注重多方面協調、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注重多層次發展教育、培養農民的學習意識,注重多角度拓展活動、提高農民的學習能力等方面,對激發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積極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1.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的現狀
新時代的發展理念對社區農民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區農民應該積極參加社區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調查發現,很多社區農民具有終身學習意識,教育培訓參與率和滿意度明顯提升。但也有一些社區農民往往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對社區教育培訓的認知度較低,沒有很好地理解社區教育培訓活動的重要性,這導致一些農村社區教育失去活力,加大社區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壓力。
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有時比較嚴峻,有的社區農民沒有固定的工作,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但有的社區農民忽視社區教育培訓對自身工作能力的積極影響,參加教育培訓的熱情不高,參加培訓學習時敷衍了事。同時,一些培訓內容不能滿足社區農民對實用技術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客觀上影響社區農民的學習熱情。此外,還存在教育資源不足、教學設施比較落后、教育場所較少、缺乏師資力量等問題,限制了社區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2.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的價值
農村社區教育的參與主體是農民,社區教育旨在通過有價值的教育培訓活動提升社區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與生產能力,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促進農村進一步發展。社區教育工作者必須大力宣傳社區教育的重要性,多組織一些文化教育活動如“社區科技文化競賽”“小組有獎答辯”等提高社區農民的學習意識,提高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踴躍參與到社區教育培訓活動中,保證社區教育活動的高效性和質量。
教育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無論是改革還是發展,都離不開先進的教育。農村社區教育工作者要立足自身實際和特色,宣傳社區教育的功能和發展成果,積極承擔高質量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社區農民的使命,這對提升農村社區教育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利用價值。
1.注重多方面協調,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
社區農民眾多,農村社區教育工作者只有注重多方面協調,才能把社區內每位農民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只有全面保證農民的學習時間,為他們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保證社區教育活動可持續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農民自我分析與評價的能力得到了增強,但他們個人素質與事業發展所需要的較高素質產生了一定的矛盾,而且這種矛盾日益凸顯。社區教育工作者要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引導社區農民加強學習,增強他們全面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
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組織有效的社區文化教育活動,都能激發社區農民的學習興趣,促使社區農民主動參加社區教育。例如,定期定時舉辦農村社區文化教育類晚會,讓學習能力較強的農民在一起交流學習,共同帶領其他農民參與到社區文化教育活動中來。有些落后地區的社區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和教育,加之社區經濟條件較差、教學環境有待改善,因此社區教育工作可能遇到一定的困難。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教育缺陷,社區教育工作者必須注重溝通與交流,讓每個社區農民行動起來,攜手共創美麗的家園,要引導他們多空出個人的閑暇時間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提高個人能力,共同建設學習型社區。
2.注重多層次發展教育,培養農民的學習意識
成年人有自己固有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為了培養社區農民的學習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新生活的目標和方向,社區教育工作者必須注重多層次發展社區教育,讓每一個教育活動都切合社區農民的思想實際,保證社區教育受到社區農民的高度重視。
針對不同情況的社區農民,社區教育工作者要分層次、分批次地開展教學活動,并采取不一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以保證社區農民高效學習。對于學習意識較強的社區農民,可以引導他們到社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尋找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遇到不懂的問題多溝通、多交流;而對于學習意識較弱的社區農民,則要多關心、呵護他們,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引導他們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幫助他們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
3.注重多角度拓展活動,提高農民的學習能力
社區教育是社區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參與社區教育是現代社區農民的發展要求。社區教育的對象以成年人居多,在社區開展文化教育活動需要多角度、多內容,這樣才能挖掘社區農民的學習潛能,提高社區農民的學習能力。
農村社區農民的學習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這和時代的教育背景、農民的學歷水平、農民的實際年齡有很大的關系。只有注重多角度、多內容地開展教學活動,讓他們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并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需求,一種渴望,才能端正社區農民的學習態度,提高社區農民的學習能力。社區教育工作者應該多和社區農民交流,一起商議和決定社區教育培訓活動如何開展。要讓社區農民珍惜受教育的機會,積極提高自身的學習探究能力,在社區學習共同體中不斷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鄉差距也越來越小。相關教育部門要把社區教育培訓作為幫助新生代社區農民融入城市的重要環節,鼓勵社區農民積極參與到教育培訓活動之中,自覺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增強生活能力和生產能力。針對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社區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多方面協調、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注重多層次發展教育、培養農民的學習意識,注重多角度拓展活動、提高農民的學習能力,從而激發社區農民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參加社區教育培訓不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社區農民個人發展的需要。要注重激發社區農民的主體意識,讓社區農民最大程度地參與社區教育培訓,促進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提升成功感和幸福感。
[1]孫洪山,黃圣明.扎實開展社區教育推進社區農民職業化[J].中國農村教育,2017(12).
[2]洪飛.社區教育現代化發展理念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22).
[3]劉艷.“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社區教育模式[J].繼續教育研究,2017(07).
[4]何超群,吳錦程.當前新型職業農民學習共同體雛形分析[J].當代繼續教育,2017(03).
[5]呂莉敏.“互聯網+”時代新生代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9).
[6]李飛,田俊敏.農村城鎮化背景下的社區教育定位及其模式研究[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