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潔峰
摘 要:學前教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教育階段,同時也是為基礎教育奠定根基的重要教育環節。生態教育在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性。文章闡述構建生態游戲環境的意義以及構建生態游戲環境的策略,從幼兒園生態環境的構建、科學制定游戲內容、保證幼兒游戲質量、確保生態游戲環境構建的整體性四個方面,探討讓幼兒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生態;游戲環境;幼兒;大自然
中圖分類號:G610;G61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5-0068-02
生態教育理念是幼教領域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之一。它倡導從幼兒的實際需求出發,尊重其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同時幫助幼兒走進自然,更好認識自然。生態教育理念可以貫穿于幼兒的發展目標、區域環境的構建以及游戲玩法等諸多方面。在生態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每一個主題環節的設計和內容的選擇,為幼兒帶來更為豐富的生態教育內容,充分發揮生態式區域活動資源庫的優勢,提高幼兒游戲管理的效能,為幼兒游戲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生態教育理念強調的是幼兒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全人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發展,生態教育是從長遠角度考量所進行的教育。
1.時代的內在需求
當今時代,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更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現代社會倡導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可持續發展。在反思人與自然關系的同時,人們也在重新審視教育觀念,并提出了生態教育理念。生態教育理念走進幼兒教育體系,強調教師在傳授相應科學知識的同時,向幼兒傳遞科學的環境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建立正確的生態觀念。時代要求教師具有更加全面、科學的教育理念,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幼兒教育。很顯然,進行生態游戲環境構建,推動幼兒的全人發展,能夠滿足時代要求,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
2.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
從幼兒身心發展層面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各項能力發展的黃金時間段,因此所接受的教育必須是全面的,這樣才能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貫徹生態教育理念,可將幼兒的發展置于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過程中,從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出發,尊重幼兒的自然發展規律,倡導突出幼兒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和與之相應的教育方式,這也是與當前教育改革不謀而合的。生態教育理念基于生態學產生,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隨著生態學的不斷發展,其逐漸進入教育學領域。生態教育學闡述人和自然的相處之道,其理念的核心是向人們傳遞人和世界萬物的相處之道。教師應該認識到整個世界都是和諧共存的,并把這種理念滲透到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中。構建生態游戲環境,強調將幼兒成長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游戲與教育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要讓幼兒從自己的觀察、探索出發,在尊重幼兒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學會和大自然和諧共處,建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念。
1.幼兒園的生態環境的構建
環境對幼兒的發展來說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環境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有效教育形式。環境的創設能夠推動主題教育活動,為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助力。教師在創設環境的時候,可以環保教育為主題,在墻上畫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如小烏龜、小兔子、小猴子等,還要畫一些植物如小花、小草、小蘑菇等,同時幼兒園周圍也要種些綠色植物。環境創設最終是為教育服務的,因此教師可以依靠環境的構建,進行相應的生態教育。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園內的一草一木,并留意幼兒對自然的態度,讓幼兒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其次,根據幼兒的年齡,教師要進行適當的主題教育。如借助周邊的教育素材,讓幼兒猜猜花草和小動物的名稱等。還可以身邊的環境切入,引導幼兒愛護身邊的環境,愛護動植物。最后,教師要通過生態環境的構建,促進幼兒提高審美水平,讓幼兒感受生態美,更加熱愛大自然。
2.科學制定游戲內容
游戲內容的制定要能夠滿足幼兒身心發展需求,在生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生態游戲環境的構建更需要教師科學制定游戲內容,保證幼兒在整個游戲環節中的參與度,能夠最大程度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首先,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幼兒看作一個整體,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開展教育活動,從而保證教育的全面性。其次,要保證幼兒的游戲參與程度,將游戲設計的主動權交予幼兒,讓幼兒充分發揮主動性,去自主探索游戲的內容和形式。第三,游戲內容應符合當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靠近其最近發展區,從而有效推動幼兒發展和成長。例如,當前比較流行的田野教育活動,讓幼兒從種菜開始,真正參與到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去認識植物,去認識大自然。這是一種有益的教學嘗試,能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能夠讓幼兒更加熱愛大自然。當然,如何科學制定生態游戲的內容以及設計游戲形式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3.保證幼兒游戲質量
生態游戲環境的構建要從幼兒的需求出發,為幼兒進行高質量的游戲提供保障。在生態游戲環境的背景下,教師要從游戲環境的設置、材料的投放以及游戲時間等方面保證幼兒游戲質量。首先,要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在這個年齡階段幼兒的各項動作發展都離不開對相應游戲材料的操作。正如蒙臺梭利所說,兒童的內在潛能是在環境的刺激、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游戲材料的準備應該豐富多樣,多提供半成品的游戲材料,引導幼兒利用廢棄材料,變廢為寶,動手操作,讓幼兒制作玩具的同時也接受了一次環保教育。其次,游戲材料的投放應該從吸引幼兒興趣出發。要提供一些設計新穎的玩具材料,讓幼兒自主參與進去,仔細琢磨玩法。第三,要保證游戲時間。這需要幼兒教師高度重視游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為幼兒進行游戲提供充足的時間。例如,幼兒在觀察植物或小動物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游戲時間去探究。
4.確保生態游戲環境構建的整體性
對于幼兒的發展來說,環境不僅僅包括幼兒經常看到的區域環境中的墻面,或者走廊墻面,還包括游戲內容的設置。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構建幼兒生態游戲環境不僅要重視環境的創設,還應該關注環境創設的整體性,從影響環境創設因素到游戲內容、游戲條件等方面綜合考慮。要站在全局觀念上考慮生態游戲內容和與之相適應的環境。游戲內容和環境創設相結合,才能提升綜合效益,讓游戲內容在環境的影響下發揮最大的作用。生態游戲環境的創設,本身就是從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尊重幼兒發展的天性,因此,著眼于環境構建的整體性,能夠更好地保障環境創設對幼兒成長的作用。
生態游戲環境的構建,是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理念的,也是滿足幼兒身心發展需求的,它為幼兒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但從當前的教育現狀來看,還需要教師從教學環境的創設、游戲內容的研討以及游戲材料的投放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探索。生態游戲環境的構建,能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尊重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尋求大自然和人類的共處之道。教師具體要注重幼兒園生態環境的構建,科學制定游戲內容,保證幼兒游戲質量,確保生態游戲環境構建的整體性。畢竟,幼兒階段的啟蒙教育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幼兒對大自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將會有利于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
[1]俞敏佳.幼兒環保意識與行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8(04).
[2]劉亢亢,劉俊麗.一日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幼兒環保意識滲透教育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10).
[3]何孟穎,徐遠火.論幼兒環保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8).
[4]李金鳳.幼兒環保意識和行為的培養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6(03).
[5]胡彬,許芊芊.利用幼兒園自然環境養成幼兒的環保行為[J].學前教育研究,2006(12).
[6]李順玉,王志英.生態體驗下幼兒生態行為習慣陶養路徑探索[J].中小學德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