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茜
摘 要: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學存在過于重視學生化學成績的現象,忽視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文章就當前高中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教學優化策略,從積極進行教學創新、師生互動、科學設置問題、巧用生活事例、重視實驗教學等方面闡述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化學;現狀;優化策略;創新;互動;問題;生活;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5-0065-02
高質量的化學教學強調教師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基礎知識、技能、綜合素養都能得到提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必須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科學地制定教學策略,并在實施過程中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根據學生的反饋適當調整教學計劃。教師要善于捕獲意外的教學資源,注重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進而實現學生化學素養的有效提升。
1.師生之間互動少
高中化學知識較為復雜,如果只憑教師單純地講解,缺少必要的互動,那么就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這種狀態使化學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教師只對化學原理、經典例題、錯題進行講解,偶爾向學生提幾個問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扮演聽講者的角色,只能被動理解、記憶教師所講的知識點,整個課堂學生自由展示的機會較少。這種有距離感的課堂,使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不那么融洽,師生溝通機會少,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如果教師與學生不能有效進行互動,教師就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科學調整教學計劃,這就不利于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2.提問方式落后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填鴨式”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學生主體地位并未得到有效凸顯。部分教師的教學視野不夠開闊,在課堂提問環節只是泛泛地提出問題,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深度思考。有些教師對提問不夠重視,一味地灌輸知識,讓學生沒有質疑的機會,這樣就無法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不高,難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3.忽視實驗教學,學生實踐機會少
由于高考應試的壓力,部分化學教師過于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未能將化學實驗與理論教學有效融合,使學生的化學知識得不到有效夯實。考慮到升學率,許多教師都存有為高考而戰的觀念,使得化學實驗在實際教學中開展較少。眾所周知,實踐才能檢驗真理,如果高中化學缺少實驗教學,化學教學是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的。實驗教學的缺失會導致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學生感受不到操作實驗所帶來的欣喜感和成就感,就會逐漸對高中化學課程失去興趣。
4.教學模式較為僵化,學生主體地位未能凸顯
新課改教學理念著重強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化學教師未能徹底擺脫以往“滿堂灌”教學觀念的束縛,致使學生未能有效參與到實際教學中。化學是一門探究性課程,如果學生只能機械、被動地進行學習,他們便會缺乏內在動力,感受不到學習化學的樂趣,長此以往,化學學習效率便會降低,最終導致化學教學質量難以有效提升。
5.未能科學設置生活化教學策略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高中化學教師采用題海戰術,他們認為哪種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便應該大力推行哪種教學方法。誠然,提升學生成績是很重要的教學指標,但這種以成績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教學缺乏創新性,教學內容未能有效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不利于學生提升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化學學習興趣。
1.積極進行教學革新
首先,化學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革新,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基礎化學知識的鞏固,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進行問題探究、新知識講解時,教師應預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注重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其次,教師在課前應充分備課,精確查找教學重、難點,并在課前向學生詳細講解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再次,靈活教學。化學教師應打破單一教學模式,積極整合多種優秀教學方法,并從學生興趣、教學條件、教學內容等方面著手,綜合選擇教學手段以實現化學教學最優化。譬如,在進行“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的教學時,化學教師可以整合探究法、實驗法、閱讀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通過自主查閱資料,自主進行實驗操作,歸納總結出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2.積極展開師生互動
現代教育強調教師應擺脫師生界限分明的刻板設定,努力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益友與引路人。因此,化學教師應與時俱進,主動走近學生,關注學生的動態,關心學生,并從學生的視角出發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聽課反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詢問學生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并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感受到化學教師的熱情,就會潛心學習,如此一來,化學教學氛圍便越來越生動、活躍,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就會有效提升。
3.科學設置問題
為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化學思維,化學教師應科學設置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問題的設置應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并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在問題的設置過程中,化學教師不應急于求成,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探討;如果問題難度較大,化學教師可對學生進行適當點撥,并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互相出謀劃策。科學的問題設置有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養成,對學生化學素養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4.巧用生活事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連,教師在備課時,應積極思考、努力創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相聯系,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問題中進行學習、探究。例如,在進行“鈉的化合物”的教學時,化學教師可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我們吃的饅頭在制作時需要加入食用碳酸氫鈉?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碳酸氫鈉性質的熱情。可見,教師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設置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深切感受到化學知識就在身邊,學好化學知識不但能拓寬視野,還能提升個人生活質量。
5.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實驗是化學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夯實學生化學基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化學教師應摒棄成績至上的教學觀念,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科學制訂實驗教學計劃,豐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應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化學原理,使學生在動手實驗中通過切身體驗感受化學的魅力。例如,在教學有機化合物“乙醇”時,化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無水乙醇洗去衣服上的圓珠筆油。通過切身體驗和實踐,學生就能夠深入挖掘其中的原理,從而理解乙醇的相關知識。
新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旺盛,化學教師應積極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善于利用教學資源,積極進行教學創新,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科學設置問題,巧用生活事例,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注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1]陳新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優化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認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
[2]吳星.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認識[J].化學教學,2017(05).
[3]張笑然.人教版初高中化學教科書中關于物質結構相關知識呈現的銜接性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4]王巍.高中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5]胡先錦.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深度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3).
[6]陳琛,姚如富,邵忠德,翟蒙.數字化手持技術實驗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化學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