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摘? 要:城市道路發展建設很大程度上對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與此同時對城市發展建設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此文章針對現階段我國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等方面的現狀進行重要分析,希望通過文章的論述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意見,并就如何提高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的合理性進行闡述。針對不同城市道路發展特性與道路使用者的特點因地制宜統籌城市道路規劃的重點,以便更好地推動我國城市道路規劃的發展建設。
關鍵詞: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U412.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4-0109-0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a great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directly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mportant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roa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It also expounds how to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urban roa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urban road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users, we should plan the key points of urban road plann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urba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 城市道路規劃與道路設計的關系
1.1 道路規劃與道路設計的聯系
道路規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屬于道路設計范疇,對于城市規劃而言涉及到整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修建性規劃和交通專項規劃等。道路設計主要是指前期工作和工程設計兩部分工作內容。前期工作主要是指涉及到項目建議書、預測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包括項目建議書、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包括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道路規劃和道路設計屬于道路建設的兩個重要階段。道路規劃是道路設計的依據,道路設計是道路規劃的體現。道路規劃屬于道路設計的上位規劃,對道路設計具有指導性,通過總體控制保證道路設計的統一性和協調性。道路設計是道路規劃的具體體現,是執行城市規劃意圖的直接行動。
1.2 道路規劃與道路設計的差異
隨著城市建設發展進程的加快,尤其是對城市道路規劃設計而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城市道路規劃和設計是兩個方面的具體實施管理。道路規劃是通過城市規劃部的相關事業單位來負責,而道路設計可以由相關管理單位委托其設計公司來完成,在進行規劃和設計過程中兩者并不是完全的獨立。但是在有些城市道路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卻對其有一定的誤解。并不能意識到道路規劃對道路設計的重要意義,有的甚至不能從城市建設發展的角度進行整體規劃,這就給道路設計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同時在進行道路規劃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實際工作內容的實施情況,技術層面是否能夠完全達到,并不能單一的進行規劃或是設計。這樣極易導致后續問題的發生,且會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
2 城市道路設計現狀
2.1 道路設計缺乏先進規劃理念的支撐
從城市道路規劃角度來講,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雖然一定程度上重視城市道路與城市整體的建設發展情況,并也遵循城市建設中所提及的“以人為本”“以車為本”“重工程輕功能”的設計理念,但是整體上發展速度較為落后,道路兩旁的設計并不能協調統一道路與行人、綠化之間的關系,這就極大地影響了城市建設的居住環境。所以在未來城市道路發展規劃中同樣是要注重將先進的設計理念、創新理念引入城市道路規劃過程中,要考慮到城市道路規劃的長遠發展,對于城市積水,交通密集使用區域都應該進行合理化的創新設計,而不是盲目的進行單一設計,這樣不但會影響到城市建設的整體發展,還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構成嚴重影響。不僅如此還要充分考慮中小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如對城市規劃的整體綜合管控、城市雙修等,這些都將與城市道路規劃有著密切的關系,也是作為設計人員所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之一。
2.2 道路設計審批程序不夠規范
對于城市道路規劃設計而言,在有些地區并未出臺完善的審核制度,這對于城市道路規劃的管理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和隨意性。二是作為相關審查機構并不能認真對其道路規劃設計進行權威的技術審核,尤其是在較為偏遠的地區更是缺乏專業的技術引導,這就會使得有些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周期比較長,甚至有些從未參與過任何部門的審批,或是走形式,這就大大增加了城市道路設計的安全隱患。
2.3 道路設計內容不夠全面
跟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市政設計單位在規模、資質等級、技術力量和人員配置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導致中小城市很多市政道路項目設計是由外地一、二線技術力量雄厚市政單位完成。各城市設計深度要求、建設單位特殊要求和設計本身問題,部分道路設計內容不全,只有道路工程、給排水和照明設計等內容,不重視交通工程、電力通信、燃氣和綠化景觀等附屬設施設計,部分初步設計缺乏工程概算,施工圖缺乏工程預算等。
3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發展趨勢
3.1 從“主要重視機動車通行”向“全面關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轉變
以人為本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對城市道路規劃而言也是一種人性化的創新設計方式。在城市道路規劃中應將注意力集中于人的生產生活需要,體現道路交通的人性化設置,如機動車道、自行車道、步行道等都要創造良好地生活氛圍,馬路過寬或是過窄都不利于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
3.2 從“道路紅線管控”向“街道空間管控”轉變
在新發展狀態下,如何將城市道路規劃建設設計的更加符合質量要求,提升道路的實用價值就必須依據整體內外部進行空間管控,而不是拘于一種形式內容進行監督管控。采取“街道空間管控”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增強道路的安全使用,降低道路的非安全性以及拓展整個建筑面之間的空間管理。
3.3 從“工程性設計”向“整體空間環境設計”轉變
城市道路是城市里面數量最多、使用頻率最高的公共空間。目前的工程設計規范、標準大都是從交通、市政的角度做出規定,導致規劃設計中過于強調道路的工程屬性,而對整體景觀和空間環境考慮較少。因此,規劃設計過程中不應局限于紅線內,還應充分尊重沿線的建筑、風貌條件以及活動需求,突破既有的工程設計思維,突出道路的人文特征,對市政設施、景觀環境、沿街建筑、歷史風貌等要素有機整合,通過整體空間景觀環境設計塑造特色道路。
3.4 從“強調交通功能”向“促進城市街區發展”轉變
現在評判道路規劃設計的好壞,主要以交通功能為主,即以交通流量、飽和度、服務水平為核心評價指標來評價道路的公共場所功能、促進街區活力的功能、提升環境品質等綜合認知功能。
4 新理念下如何做好城市道路的規劃設計
4.1 根據道路所在區域、時間及服務對象確定其職能與特征
在城市道路規劃過程中可以依據不同城市的發展特色和城市不同區域進行合理城市道路的規劃設計內容,重點可以針對以下區域進行合理規劃設計:一是商業區城市道路規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商業區作為城市發展建設中比較重要的活動區域,其開發對于土地的利用面積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要注重城市商業區道路交通問題與城市人流大的特點,可以針對城市特點增強軌道交通與地面交通的銜接,規劃人流分流,減輕城市商業區道路規劃的壓力。二是城市居民區。依據居民區的特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城市居民區多數是為人們出行、通勤生活而設置,在城市道路中比較常用的一種交通道路,所以它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人們的使用安全。所以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充分體現居民區的密集度,要提供交通規劃的便利性,減少高峰期對于交通的壓力。三是通勤交通,一般情況下是活動區域比較少人聚集的地方,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綠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4.2 賦予城市道路街道的屬性
城市道路規劃建設不僅僅要依據不同區域進行合理規劃設計,還要注重城市交通與道路街道兩旁的本質屬性。如交通街道:主要是強調交通的重要性,并不存在其他意義上的本質屬性,所以可以采取非開放式界面為主;二是商業街道:主要是針對商業區特色經營零售或是餐飲等行業,所以在進行規劃時要充分體現服務功能;三是生活街道:這類主要是針對居民區而言,周邊會配備基本的生活服務,所以設計上要體現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性;四是景觀休閑:重點體現是休閑活動區域街道的合理性。
4.3 充分表達“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已經在各行業中有著突出的重要性地位,對于城市道路規劃而言也不例外。對于城市道路規劃而言其主體設計依舊是人,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客觀事實角度出發,針對不同城市道路規劃的特點進行合理設計。如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加入一些重要的設計元素:一是禮讓慢行。作為城市道路規劃的重點,要在空間和地域上給予城市道路合理化的發展。尤其是針對機動車在小區周邊進行行駛時,要設置相應地的緩沖減震,確保行人與交通之間的安全。二是步行道:步行道要設計一定綠化,增加空間感的舒適性,以及提升建筑空間與道路規劃之間的人行合一。三是安全過街:這里主要是指控制行人與車輛之間的距離,要充分考慮到行人在穿越過程中車輛的距離,降低危險,既不能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同時也不能影響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四是綠化建設:這是一個整個的設計概念,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綠色建設是離不開城市建設上的推動及重視。如何協調景觀與行人之間的活動則是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
5 結束語
從上面的論述分析得知,相信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對于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將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為此,在未來的城市道路規劃過程中也將融入更多的創意設計理念和優秀案例作品,作為設計人員要不斷增強自身對設計理念和設計規劃的創新意識,可以通過借鑒城市規劃建設發展、交通建設等新的理念來增強創新,不僅如此好的創意設計也將大大提高城市道路規劃使用的年限以及降低可能因設計而導致的成本增加。所以說,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未來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真正意義上改變人們的出行體驗。
參考文獻:
[1]陳鵬飛.城市交通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其對策建議[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5):1-3.
[2]陳星斗.淺析山地城市道路規劃與工程設計[J].科技展望,2015,25(26):22-23.
[3]曹磊.街道&道路景觀設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4]侯光旭.人性化慢行交通系統的構建[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4):29,34.
[5]城市交通設計導則[Z].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