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光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梢?,職業教育就是要幫助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以不同的方式、向著不同的職業目標邁進。而分層教學模式就順應了這一要求。該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方向為指導,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自身特點及學習興趣展開教學,這樣既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又為學生成才提供了可能性。
一、中職生源狀況分析
201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03萬所,招生559.41萬人,在校生1551.8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為41.37%。筆者對某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后發現,中職生源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中考成績不理想,沒進入高中;二是很早就輟學在家,整天沒事干,父母希望找個學校管管孩子;三是聽說中職學校好就業才選擇上中職;四是其他原因。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保障
職業教育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是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將職業教育作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途徑,把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置于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來審視和推動,體現了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要求。由于中職生源質量參差不齊,“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方式無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于是分層教學就順理成章地被提了出來。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進行差別教學,使其能力和水平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
(一)理論依據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孔子認為,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水平、學習態度都不盡相同,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對其進行分層教學。朱熹也說,“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羅杰斯和馬斯洛為代表的心理學家指出,在教育教學中應該以人為中心,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基礎、學生的內心,才能更好地制訂出適合當前學生狀況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根本出發點,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才是職業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人人成才的最佳選擇。
(二)國家政策
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并在政策上給予了充分的傾斜。尤其是今年年初《方案》的印發,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春天的來臨,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為職業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更大的信心。為了更好地響應國家的號召,職業教育工作者必須勇往直前,敢于嘗試各種教學模式,比如筆者所在學校是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本文所倡導的分層教學模式既方便聘請企業員工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實操教學,又方便學校教師到企業生產現場學習先進的技能促進自身教學,更為實現“做中學、學中做”提供了便利,這些做法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水平和職校學生的綜合實力。
三、分層教學方法的實施
教學模式有很多種,但只有適合的教學模式才是最好的。通過調查當前在校中職生的上課情況,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還是愿意聽課的,只是由于部分學生基礎薄弱而聽不懂,再加上授課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其他原因,使得學生對上課不感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厭學、教師難教。
筆者調查發現,如果教師講課的內容學生能聽得懂,只有2.2%的學生表現出不愿意學習。因此,教師應依據學生情況進行分層分類教學。
(一)學生分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其學習效果。在新生報名時,學校應對學生做一個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調查,摸清學生是想在畢業后就業還是升學,并在開學初對學生進行摸底考試,在尊重學生差異、保護學生隱私的基礎上,依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測試成績對其進行分層。以某校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的學生為例,為保護學生隱私,學生只知道自己是在2018級供電XX班;同時,班級分層是動態的,會依據學生表現,適當調整學生所在班級,但調整范圍不大,如將學生按成績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三類,然后依據學生意愿將其分為升學和就業兩個方向,然后對這三類學生進行分層、分班教學。
(二)因材施教,分層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
職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都掌握一技之長。學生本身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興趣愛好不同,職業規劃也就不同。筆者對某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每個學生喜歡的課程也不盡相同,喜歡實訓課程的同學相對較多(如下表所示),因此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傳授的重難點知識也應不盡相同;甚至同一門課程,其內容的講解深度也要根據不同的學生而有所區別。也就是說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教師應以使學生成才為終極目標,且各學科教師應相互協同。如升學班和就業班的學生在理論課、實操課的安排上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升學班以理論課為主、實操課為輔,而就業班的學生應以實操課為主,以理論課為輔。此外,對學生的考核標準也應有所差別。升學班學生可以理論考試成績定層次,且應鼓勵其要再考取兩個相關技能證;而就業班學生必須考取多個技能證才能畢業,如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學生必須考取接觸網證、高壓電工證、低壓電工證、鉗工證、安全員證等。
(三)日常管理
由于學生基礎不同,教師在學生日常管理時應注重德育,以德為先,以工匠精神為指導,力爭讓每個學生德育都達標。如宿舍考評中要從嚴管理,絕不允許臟亂差現象的出現;食堂就餐要杜絕浪費現象,“光盤行動”從入校時抓起。在日常行為方面,應注意引導學生尊敬師長,有禮貌、不亂涂亂畫、不隨地吐痰,日常舉止要符合學校行為規范,等等。在班級活動方面,升學班學生可以多參加知識競答類的活動,而就業班學生要多多參與各類技能競賽。
(四)教師分層
隨著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持續深化,“走出去、引進來”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采用。教師越來越多地走出學校到企業學習,企業高工也越來越多地被聘請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實操指導。在此背景下,學校也需要對教師的能力水平進行分層。因為,每個教師的學習經歷、人生閱歷都有所不同,其所擅長的領域也不盡相同,學校在安排教師工作時也要使其能發揮特長。比如,升學班和就業班的任課教師,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及課后輔導上都要有所區別。學??舍槍W生分層,將教師分為就業基礎班教師、就業提高班教師、升學基礎班教師、升學提高班教師等,應鼓勵不同層次的教師經常進行分組討論交流,發現問題及時改正;根據課程將教師分為理論課教師、理實一體化教師、實踐課教師。
四、分層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在分層教學時,學生被分為不同的層次后,其所能掌握和理解的知識、技能也不盡相同,這就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利用閑暇時間不斷學習,了解該行業或該課程對學生的要求,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時做到有的放矢,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不至于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同時,教師也應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在做中學,邊做邊學,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人人成才奠定基礎。
學生分班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防止其出現自暴自棄或驕傲自滿等現象,多跟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于班級是動態變化的,有時雖然只是小范圍的調整,但同樣會增大班級管理難度;有的學校在入學初對學生進行分班后,仍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班級,這些都要求引入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智能分班,以提高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
分層教學還需要對應的考核模式。對學生而言,學校評判成績的標準不應是單一的。在學年或學期末,學??砂凑丈龑W班和就業班分別組織考核。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大中專就業創業課題“中職畢業生就業與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YB2017367);2018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青年教師項目“以中職生就業為導向的分層教學模式改革研究”(ZJC18044)階段性成果?!?/p>
(責編? 李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