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亞玲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企業的發展也向前邁了一大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也應運而生,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和時代要求,企業內部管理的逐漸升級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企業的管理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在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分析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企業管理間的聯系,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經濟學;企業效益;企業管理
一、經濟學視角下的企業效益與企業管理的關系
(一)企業管理是企業效益的基礎
企業在發展中要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首先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因此,企業應當注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隨著我國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眾多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企業發展形式向集約型轉變,促進企業得到了很好地發展。為了企業能夠得到更好地發展,可以試圖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通過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就必須對企業的發展進行綜合地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這就必須加強對企業財務的監督,掌握企業發展的資金流向,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從而使得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下,能夠得到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通過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來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企業效益是企業管理的物質保障
企業的經濟效益關乎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進程,它為企業管理提供了物質保障。企業管理制度的運行是需要企業付出充沛的人力和物力的,缺乏這些保障是不可能促使企業內部的正常運行的,也正因為企業在發展中產生了經濟效益,才能使得企業內部上下所有部門都處于有序的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中堅守的任務或目標是最大程度地促進企業的利益最大化,這有這樣才能帶動企業的管理水平,才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信心,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企業的發展,為企業的管理提供物質保障。
二、提高經濟效益與加強企業管理的措施
(一)重視高素質專業會計的培養
既然企業的經濟效益關系到企業各個部門能否正常的發展、運轉,那么就必須加強企業與財務相關工作的重視,尤其是與企業財務直接的接觸者——財務會計。專業能力強的財務會計能夠井井有條的完成上級分配下來的任務,而且能夠高質量的完成,因此企業在發展中要重視會計能力的培養,定期加強對企業會計的培訓和教育力度,注重財務會計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注重其實踐能力的發展,并能為財務會計創造實踐機會,這就必須企業不定期或定期組織相應的活動,培養其實踐能力。從而塑造成擁有高素質的專業能力的財務會計,促進財務工作的穩步發展,進而帶動企業的發展。
(二)提高企業管理者對效益和企業管理的重視
企業管理者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未來方向,是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的規劃者,他的思想觀念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因此要提高管理者對提高經濟效益與企業管理的重視,拎清經濟效益與企業管理的關系,并能在好好處理兩者關系的基礎上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進而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進一步的發展。企業管理者必須轉變思想觀念,不能只重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忽視企業的經營管理;也不能只注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忽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而是應該將兩者緊密結合到一起,既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要著手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它們共同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所以應當加強企業領導的思想轉變,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引導。
(三)建立健全企業的管理模式
企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管理模式來保障其正常發展,所以企業在發展之際,需要提高對企業管理模式的重視,逐漸建立健全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只有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保障企業在發展中做出正確的決策,為企業的發展指向正確的方向。但是管理模式的建立并不是隨意的建立一個模式就可以了,而是首先需要借鑒國外或國內的一些企業管理模式的經驗,并以此為基礎,選出符合時代發展和可能促進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然后根據企業的發展特點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構建一個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在此之中,還需建立相應的財政制度,對其進行必要的監督與管理,從而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和創造適宜企業更好發展的內部環境。
(四)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能夠得到充沛發展的前提是有足夠的發展資金來促使其發展,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人力和物力資源的支持,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運行資金,企業是不可能屹立于市場而不衰敗的,所以,企業規模的擴大及進一步的發展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應當把握好對企業資金流向的重視,提高對企業財務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能力,重視企業的財務的變化狀況。所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進行分析財務變化狀況,以此來衡量企業的業績指標。準確而有效的財務分析能夠使企業管理者了解到企業的資金流向,掌握企業的發展動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能夠分析出某段時間內企業的盈虧狀況,能夠為企業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提供數據參考和依據,也能夠使企業的管理者根據各項財務指標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進行正確的估算,從而克服企業經營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跟風狀況的發生,為企業發展樹立目標,從而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企業能夠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能夠不斷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企業管理者首先必須要進行觀念的轉變,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方法及理念,并結合本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建立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經營管理的企業制度,在發展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堅持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二者統籌起來思量,共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另外還需要培養專業的素質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基礎,有助于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并積極完善企業的財政管理制度,加強對財政的監督,防止有人逞職務便利滋生腐敗行為,影響企業的運行、發展,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昌奇.經濟學角度下企業效益與管理的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8(01):17-18.
[2]郭志平.關于強化財務管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路徑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3):206-207.
[3]陳浩穎.ERP在企業管理信息化中的應用及效益分析[J].價值工程,2016,35(24):7-9.
[4]張莉.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與企業效益——XX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狀況調查分析[J].時代經貿,2015(11):46-49.
[5]許峰.改善存貨管理提高企業效益——中小企業存貨管理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04):151-152.
[6]張海.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中國總會計師,2009(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