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摘要? ?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工程,其提高了經濟和生態效益,但是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概述了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期為三北防護林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 三北防護林工程;發展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 ? F326.20?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164-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三北防護林工程經歷了40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并已成為全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工程[1]。目前,三北防護林工程包括幾大工程體系,如生態經濟型工程體系、平原農區型工程體系及區域經濟型工程體系等。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逐漸提升,加強林業建設成為改善氣候環境的重要手段[2]。因此,我國根據自身發展現狀,對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但是生態環境修復比較復雜,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防護林的長期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1? ? 發展現狀
1.1? ? 改善生態環境
自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防護區域的土壤沙化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據統計,2000—2015年,我國沙化最嚴重的幾個省份,沙化面積累計減少了5 247 km2,其中極嚴重沙化面積減少8.54 km2,中度和重度沙化面積累計減少7.86 km2。據國家水利部數據表明,2000—2010年,黃河流域林地面積逐漸增加,截至2012年,該區域人工林面積達到756 km2。同時,該區域水土流失速度也在降低,以每年1~2 t/hm2的速度呈逐漸減少趨勢。
1.2? ? 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1.2.1? ? 促進農業發展。2008年三北防護林發展報告中指出,在30年時間內,三北防護林區域內共計保留了273.4 km2農牧防護林,農田面積增加了1 763.12 km2,牧場面積增加了938.49 km2,糧食產量較1978年增加了近3倍,網格化程度提高了68.54%[3]。
1.2.2? ? 促進林業經濟發展。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建設不僅提高了生態效益,還提升了社會效益。據國家林業局統計,截至2017年,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域內的喬木林面積增加了近1倍,達435.22 km2,林木蓄積達139 561.53萬m3,其中商品用材林的蓄積達3 045.23萬m3,總產值達523 412.35萬元;經濟林面積達425.87 km2,總產值達687.08億元。同時,其也促進了林下經濟的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經濟增長。
2? ? 存在的問題
2.1? ? 土地方面的問題
2.1.1? ? 森林覆蓋率低,植被破壞嚴重。由于部分地區盲目開墾土地、亂砍濫伐等現象未從源頭上遏制,造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及干旱半干旱化、土地沙漠化嚴重。
2.1.2? ? 任務重,難度大。三北工程均在我國條件最惡劣的地方進行,多是山高路遠、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亟須加強防護治理。工程建設按照難易程度及距離遠近來植樹造林,防護林工程縱向布局存在不平衡現象。目前,剩下的地區多為沙漠化嚴重的地區。從氣候來看,三北地區全年干旱少雨,降水量自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遞減;從土壤質量來看,該區沙漠化嚴重,土壤肥力非常差,不適合樹木生長,治理難度大,治理成本較大。
2.2? ? 發展管理方面的問題
2.2.1? ? 投入不足,管護工作不到位。雖然每年對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的經濟投入在加大,但是剩余土地的建設成本也很高。因此,資金投入不足是三北防護林工程的一大難題,該問題導致新疆沙地等地區無法進行相關工作[4]。后續管護不到位,缺乏撫育管理和管護投入,成熟的森林以及已經超過成熟期的森林不能及時更新,中幼林不能撫育管理。后續工程管理跟不上,再加上人為破壞,防護林將不復存在,與工程建設效果相抵消。
2.2.2? ? 管理機制存在缺陷。管理機制不分地區、難易程度和經濟水平發展的差別,不顧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對所有地區的造林工程用同一個投資標準。西部新疆地區的防護林工程難度較大,華北地區難度相對較小。各個地區的勞動人員工作難易程度不同,薪資待遇卻相同,造成西北艱難地區的勞動力減少。
2.2.3? ? 邊遠地區投入少。在西北邊遠地區,農村勞動力均向外發展,僅剩老年人及婦女兒童,造成邊遠地區無人可用的實際情況。加上自然條件艱難,先進的技術很難在邊遠地區使用,造成該地區生產建設速度慢。
3? ? 結語
新時期給三北防護林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同樣也會帶來新的挑戰。在三北防護林以后的建設過程中,要合理安排資源,加大科技生產力度,對于不同條件下的建設應因地制宜地開展,采用不同方法。
4? ? 參考文獻
[1] 于锝婧,張宇.提高三北防護林建設水平的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7):99.
[2] 孟凡英.三北防護林建設的意義與作用[J].新農村,2014(8):305.
[3] 國家林業局.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4] 國家林業局西北華北東北防護林建設局,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綠色長城 世紀新章: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四期工程中期評估報告[M].西安:地圖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