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惠
摘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代背景之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并且逐漸對各行各業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促使了“互聯網+”的產生。“互聯網+”不只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進行相加,而是互聯網為這些傳統行業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平臺,使得傳統行業在互聯網平臺上得以延續,金融行業也不例外。金融行業的發展對農村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農村的發展問題一直影響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在“互聯網+金融”創新背景之下,農村的金融發展又出現了巨大的轉機。文章從“互聯網+金融”是農村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入手,隨后詳細的闡述了“互聯網+金融”創新下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互聯網+金融”創新下農村金融發展戰略,以期為相關研究學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金融;發展;戰略
“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我國是農業大國,因此“三農”問題一直影響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國家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開始步入“互聯網+”的時代,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有領導人提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目的是推動農村的金融行業進一步發展,從而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但是由于農村的特殊性,“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并沒有起到相應的成效。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基礎建設落后,并不具備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基礎條件,為了有效的貫徹“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戰略方針,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目的是為了改善農村的經濟條件,從而為“互聯網+金融”戰略的貫徹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為了進一步加強“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的效果,在給予農村經濟發展大力支持的同時,國家也對農村金融存在的其他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以期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從而保證“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的貫徹效果,有效的解決“三農”問題。因此深入研究“互聯網+金融”創新下的農村金融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是農村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為了推動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國家一直在貫徹和推廣寬帶下鄉工作,并且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三網融合”,目的就是為了鼓勵電商創新發展。同時,移動終端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農村的門檻,農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有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占比13%,縣城和鄉鎮農村網民占比高達33%。網絡技術在農村的應用,為農村金融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精神新興領域的結合體。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傳統的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不能完全滿足農民強大的金融需求,互聯網金融滲透到廣大農村已成為農村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阿里巴巴,京東為首的商業平臺以其強大的線上農村資源的金融服務最快速滲透廣大農村地區。農業、商業、郵政儲蓄銀行與信用合作社作為傳統銀行的代表,如果不盡快開展線上線下金融服務站和商店,未來將面臨損失更多的農民客戶,由此說明“互聯網+金融”是農村金融發展必然趨勢。
二、“互聯網+金融”創新下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地區互聯網技術落后
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技術都不發達,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農村的基礎設施有限,不足以推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導致互聯網技術落后。農民和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主要是通過電話等,并不會深入的了解互聯網技術。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條件就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就目前農村的情況來看,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發展條件。
(二)農民對互聯網金融缺乏了解
大部分農民的受教育程度都相對較低,互聯網技術屬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且金融知識也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因此對于農民的受教育程度來說,大部分的農民都不了解互聯網金融,更何況是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
(三)金融體系存在缺陷
農村地區偏遠,信貸風險也相對較高,金融機構和農民之間的資金往來非常少,并且大部分的金融機構都不希望在農村地區建立網點,因此農村地區的正規金融機構非常少,導致農村的金融體系存在很大的缺陷,農民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滿足,并且資金的利用也存在極大的浪費現象,農村的互聯網金融業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金融風險相對較高
因為農村地區的特殊性,因此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要遠遠高于其他地區。農民償還貸款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出售農產品,但是如果自然條件惡劣,農產品的收成較差,農民就沒有能力及時的償還貸款。并且大部分農民的教育程度不高,在借貸之后故意不償還,這些行為都會導致金融風險的發生。
三、“互聯網+金融”創新下農村金融發展戰略
(一)加強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
互聯網技術落后就不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國家應該加強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幫助農村構建完善的互聯網網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農民的使用習慣也會發生重大的改變,開始進行網上購物、投資理財等,從而有效地促進農村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二)提高農民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水平
國家應該加強農民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水平,加強對農民的教育,使得農民更加了解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知識。農民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認知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不僅能夠推動互聯網金融更加快速的發展,同時還能有效的降低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促使農村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
(三)完善金融體系
健全的金融體系不僅能夠規范和引導農村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同時還能使得農民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從而使得農民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農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符合自身條件的理財產品,從而推動農村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完善的金融體系也能夠對農民進行有效的監督,從而有效的降低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
(四)健全金融征信系統
金融風險是金融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風險,但是因為農村的特殊性,因此農村的金融風險要遠遠高于城市,因此國家應該健全農村地區的金融征信體系,利用完善的征信體系規范和監督農村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極大程度上改善不良貸款的情況,促進農村互聯網的良性發展。
四、結語
在“互聯網+金融”創新背景之下,農村金融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有完善的金融體系支撐。完善的金融體系能夠規范和引導農村金融的發展,是農村金融發展的有力依據。同時完善的金融體系能夠為農村金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農村金融的發展速度。在完善金融體系的引導之下,農村的金融市場會逐漸的引入競爭與民間資本,然后在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將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聯系在一起,共同解決農村金融的發展問題。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的結合優勢互補,能夠最大限度上滿足農村金融發展的資金需求,使得農村的各方面發展都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極大程度上加快農村的發展速度。就目前的農村金融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例如農村地區互聯網技術落后、農民不了解互聯網金融、金融體系存在缺陷、金融風險相對較高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金融的發展速度,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村金融發展的引導,通過加強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提高農民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水平、完善金融體系、健全金融征信系統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規范農村金融的發展,使得農村金融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構建出全新的發展體系,在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同時,更加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瑩,許婷.“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金融創新及風險控制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8(09).
[2]王姣.互聯網金融助力中國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8(09).
[3]羅超.“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8).
[4]楊雪晴.“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金融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寧夏地區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8(19).
[5]童琳.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現狀[J].當代經濟,2018(12).
[6]趙凌.“互聯網+”環境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路徑研究[J].時代經貿,2018(14).
[7]潮樂蒙.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發展路徑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07).
(作者單位:濟寧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