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科技的發展推動了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不斷進步,規模進一步擴大。對于中國的商業銀行而言,面對著來自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強有力的挑戰,必須要從自身的運營結構方面進行改變,利用新型的科技,大力推動商業銀行金融的創新、改革和發展,不斷提高商業銀行的利潤水平。
【關鍵詞】銀行業 ?金融科技 ?問題 ?分析
科技金融已經成為近年來社會發展的熱點領域。隨著中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開始利用科學技術,來對企業原有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產品結構等進行改進,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如今,很多金融科技企業已經在其所在領域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市場份額,例如螞蟻金服、蘇寧金融、陸金所等。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快速發展,對我國一些傳統的金融企業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例如,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挑戰了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推動了整個支付業務的變革和創新;蘇寧金融、陸金所等金融機構,對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信貸業務等都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因此,對于我國的傳統金融機構,例如商業銀行而言,如何在新的市場形勢和市場背景下,利用最新的金融科技,對原有的業務進行改進、調整和整合,對于推動商業銀行的結構升級轉型,以及提升商業銀行的利潤,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商業銀行是中國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主要的業務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當前,中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個人業務、對公業務、中間業務等是其最重要的業務之一,科技金融的發展對這些業務而言產生了十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以商業銀行的個人業務為例,在傳統的個人業務辦理中,商業銀行主要開展理財業務辦理、支付結算業務辦理、個人信貸業務辦理等來進行營業,同時賺取手續費、利息等費用。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的個人業務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科技金融的發展推動了電子支付的發展,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受到了挑戰。支付行業已經成為近年來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領軍行業之一。金融支付機構推出的具有支付結算功能APP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例如,螞蟻金服公司推出的支付寶,以及騰訊公司推出的微信支付等,都能夠實現一定額度資金的轉賬等功能,相比較銀行轉賬系統而言,這些支付應用類APP能夠比較方便、快捷的實現資金的劃轉,從而更加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在應用上也十分的廣泛。這些移動支付的產品,對商業銀行的轉賬功能構成了較大的挑戰,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支付手續費收入,長期當培養了用戶的支付習慣以后,可能會造成商業銀行的用戶大規模流失,從而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
第二,科技金融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理財業務,強有力的挑戰了傳統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在過去,由于中國金融市場的不開放,以及進入市場的高壁壘,個人理財業務主要是由商業銀行壟斷進行辦理,市場上的存款、個人閑散資金大部分流入了商業銀行。當前,由于金融科技的推動,個人理財業務呈現出跨越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成立,并且推出了很多收益較高、投資期限比較靈活的金融產品,從而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用戶前往這些金融科技公司進行投資。而商業銀行過去的理財產品由于投資門檻較高、期限較長、收益較低,使得很多的用戶轉而購買其他理財產品,從而分流了商業銀行的客戶,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收益。
第三,科技金融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信貸融資產品的發展,并對商業銀行的個人信貸收入,也造成較大的影響。在過去,人們籌集資金、進行融資的渠道比較狹窄,商業銀行的個人借款業務是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隨著金融科技公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開始開展個人信貸業務,這些金融科技公司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對用戶資質進行分類,同時對用戶的借貸行為進行預測,更好的為用戶提供專業性、有針對性的服務。而商業銀行的一些信貸產品,準入的門檻較高,資金利息也較高,用戶在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業務需要支付較高的資金和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因此,對于很多用戶而言,短期的小額資金周轉,選擇金融科技企業,是一個更加有性價比的行為。金融科技企業信貸業務的不斷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個人信貸業務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正是由于科技金融的發展,使得現有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市場的方方面面與商業銀行構成競爭關系,對于中國的商業銀行而言,需要根據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調整經營方式,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對商業銀行現有的業務進行調整,同時開發一些新的業務,從而應對金融科技企業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挑戰。當前,中國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了業務的金融科技轉型,開發了一系列新的業務,來吸引消費者,更好的占領市場。當前中國銀行業在利用科技金融技術,已經做出了一些改變,推出了一些新的產品,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第一,建立創新實驗室,對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進行研究,并且運用到未來的銀行運營業務中。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目前已經成為了當前金融發展的前沿技術,掌握了這些技術,并且推出新的產品加以應用,能夠更好的在市場上占據發展的優勢。中國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在這些科技金融領域進行布局,例如中國工商銀行在2017年組建了七大創新實驗室,對區塊鏈、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方面組建了基礎創新實驗室,布局科技金融。建設銀行已經率先推出了無人銀行,在沒有銀行員工的情況下,客戶可以在無人銀行辦理一些基礎的業務,從而實現了員工成本的降低,同時提高了客戶辦理業務的效率。
第二,中國商業銀行對自有移動APP的布局,越來越多的將科技金融融入其中。例如,招商銀行在建設個人APP的過程中,除了將基本的銀行轉賬功能、支付功能等功能融入手機銀行APP,還將大數據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融入在手機銀行APP中,為客戶提供定制的、個性化的服務和功能,從而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用戶黏性。在招商銀行的移動手機APP中,根據客戶近期的一些消費行為和資金轉賬情況,為客戶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和服務,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招商銀行的客戶群體消費習慣和偏好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對客戶感興趣的一些內容進行簽約和推動,進一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增強用戶黏性。
第三,金融IT系統的布局,商業銀行也開始加大投入,推動自身金融系統的建設。當前,很多商業銀行已經成立了自身擁有的金融科技公司,為自身的商業銀行日常交易和業務運營提供系統支持和服務。此外,還有很多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探索新的科技公司發展模式,例如興業銀行的旗下科技金融公司興業數金,除了為興業銀行提供相關的金融系統服務,同時也開放了對其他中小銀行、中小企業的合作方式,為這些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數據、系統結算、云存儲等服務,大大拓展了興業銀行的業務涉及范圍和領域,同時為其他商業銀行開展類似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基礎。
第四,商業銀行在針對大數據的應用方面,目前已經在風險控制、信貸業務中進行了廣泛的運用。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涉及到對借貸雙方的基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從雙方的資信情況出發,設置適合的利率,并且為風險的控制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礎作用。目前,很多商業銀行已經在信貸業務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借款人進行相應的風險審核和風險控制。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應借款人的資產情況、信用狀況,從而幫助商業銀行更好的控制相應的風險,確保商業銀行的資金安全,降低銀行的壞賬水平。
總之,通過對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商業銀行在發展科技金融方面,目前已經有了充分的發展和創新意識,并且一些商業銀行也已經開始積極的采取行動,利用科技金融對當前的業務進行助力和發展。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過程中,不僅僅面臨著其他商業銀行的競爭,更是需要與很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各個方面展開激烈的爭奪,不斷的占領市場份額,從而更好的開展業務。中國的商業銀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加積極的進行業務轉型,不斷利用最新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方面進行研究和創新,不斷優化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和便捷的服務,從而推動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的不斷長遠發展,提高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和競爭水平。
參考文獻:
[1]中國工商銀行江蘇分行金融科技課題組, 顏紅. 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以工商銀行為例[J]. 中國城市金融, 2017.
[2]程華, 蔡昌達.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策略[J]. 銀行家, 2017,(9).
[3]楊小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策略研究[J]. 產業創新研究, 2018.
作者簡介:姜于瑜(1986-),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金融學專業(金融管理與投資實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