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洪媛
摘 要:大學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選擇,創業的夢想很美,但通往夢想的路并不一定是坦途。創業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選擇創業形式,每一種創業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了解每一種創業形式的特點是選擇創業形式前必須要做的功課。創業者在選擇創業形式時,還需要知道相應的法律風險。在充分了解每一種創業形式的特點和潛在的法律風險后,創業的路才會更加好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形式選擇;法律風險
中圖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5-0175-02
自從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中華大地掀起了一片創業熱潮,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創業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大學生創業激情有余但法律風險意識不足。創業伊始即需要面對各類法律風險,因此,創業者需要從法律的角度認識創業風險。因為法律不僅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屏障,還可以為創業者保駕護航。
一、大學生創業形式選擇
如何選擇創業形式,往往為大學生創業者所忽視。是選擇“獨闖天涯”的個體工商戶,“兄弟齊心”的合伙企業,還是“高大上”的有限公司呢?很多大學生創業者一想到創業就想成立公司,對其中原因和法律風險不明就里。創業者應該在創業之前,充分了解當前我國法律允許的創業形式,并結合擬創業項目的特點、創業規模、抗風險能力等因素確定適合的創業形式。
(一)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雖然投資主體都是一個自然人,都具有非法人性,都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個體工商戶成立的法律依據是《個體工商戶條例》,該條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實施;而個人獨資企業成立的法律依據是2000年1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個體工商戶營業可以無固定場所而流動經營,但個人獨資企業設立時要求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也可以委派他人作為分支機構的負責人,但是個體工商戶不能設立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招用職工的應當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個體工商戶可依法招用從業人員但沒有為從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個體工商戶可以享受國家及地方關于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而個人獨資企業能夠享受關于小微、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在訴訟中,個人獨資企業具有獨立的訴訟主體地位,可以當原告或被告,而個體工商戶既無人格,也不具有組織性,故應以營業執照中的戶主為訴訟當事人,起字號的,在訴訟文書中注明系某字號的戶主。
個體工商戶雖然資金數額不大,但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從創業實踐來講,個體工商戶這種創業形式適合初步試水小型創業的個人選擇。個人獨資企業雖然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企業形態,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個人合伙和合伙企業
個人合伙是合伙的一種形式,其主體只能是自然人,而非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合伙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有利于發揮合伙人各自的優勢,形成創業合力。個人合伙的基礎是信任,一旦喪失信任,就會引發各種合伙糾紛。由于個人合伙不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故在訴訟中,全體合伙人為共同訴訟人。合伙企業可分為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其中有限合伙企業是風險投資領域的一種股權投資方式,大多數吸納風險投資的企業采取的都是有限合伙企業。“如果創業投資的項目屬于有可能快速成長的科技產品和服務,又有吸引風險投資的需求,可以著重考慮采用有限合伙企業的形式創業。”
不論是普通合伙企業還是有限合伙企業,都具有高度的人合性,即人身信賴關系。選擇這兩種形式創業時,一定要選擇志同道合的人同舟共濟,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否則,很容易在創業的路上因為根本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創業者最好在合伙協議上達成權責明確的君子協議,以免通過創業獲得了財富卻失去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友情、親情等。
(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現代企業的最優組織形式和產權模式。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主要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使得投資者沒有太多的擔心,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最普遍采用的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能夠最大限度實現廣泛集資,但公司治理要求更高,需要建立相對完整的組織結構即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適合規模較大的企業,上市公司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
兩種公司模式最主要的共同點是股東都承擔有限責任,即都以認繳的出資為限對公司法人債務承擔有限責任;最主要的區別是,有限責任公司既具有資合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合性,即具有人資兩合性,而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資合性。
自2014年3月1日起,公司注冊資本由原來的實繳登記制變為認繳登記制,取消了對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額的要求,理論上1元錢也可以辦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實際上降低了注冊公司的門檻,為大眾創業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但認繳登記制不等于不繳,因為認繳出資額構成公司的注冊資本,且如未按時繳納,可構成違約責任。
(四)一人公司
一個人能否申請注冊成立公司呢?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是可以的。“一人公司”的全稱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因為一人公司只有一個股東,所以不需要設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即“三會”全無。由于一人公司比較特殊,故《公司法》對一人公司規定了一些更為嚴格的要求。如,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此外,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個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一人公司對投資者的管理經驗和資金實力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更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創業者。
二、創業形式的法律風險
與其他創業形式相比,個體工商戶成立門檻最低,國家給予其很多優惠政策。個體工商戶的法律風險主要在于一旦經營不善產生債務,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即將債務清償完畢責任才終止。作為最古老、最原始的企業形態,個人獨資企業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如適合個人投資,容易設立,規模較小,靈活多樣等,但其本身的法律風險也不容忽視。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31條的規定,對于個人獨資企業的債務,如果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不足以償還,則需要用投資人的其他財產償還。這意味著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的債務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如果在設立時明確用家庭共同財產出資的,則個人獨資企業一旦欠債需要用家庭共同財產清償。故為了避免因經營不善導致家人無家可歸的困境,投資人在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時最好不要明確用家庭共同財產出資。
個人合伙和普通合伙企業都需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普通合伙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責任。由此可見,普通合伙人的法律責任很大,因此,不愿冒很大風險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做有限合伙人。
選擇創立公司,當然企盼公司設立成功,但設立公司也可能失敗,故公司設立失敗的法律風險應當充分考慮。一旦設立失敗,設立人需要對設立中公司產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建議創業者簽訂發起人協議,為公司設立成功時的權利分配和設立失敗時的責任承擔提供一份有理有據的保障。此外,公司股東雖然承擔有限責任,但如果出現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和法人獨立地位,損害公司利益和債權人利益的,則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一人公司極易出現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混同的情形,因此一旦經營不善,公司欠債,如果投資人舉證不能則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作為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應當樹立法律意識,在選擇創業形式時,應慎重考慮每種形式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其潛在的法律風險,結合自身創業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形式。
參考文獻:
[1]? 張洪江.創業者的七堂必修課[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1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EB/OL].360個人圖書館,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