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顯雅
【摘要】在鋼琴教學課程中,即興伴奏是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演奏能力的全面提高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基于此,本文結合即興伴奏在鋼琴教學中的定位,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鋼琴;鋼琴教學;即興伴奏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如果想要做一名合格的鋼琴演奏者,必須要具備成熟的即興伴奏能力。為了能夠更好順應新課改要求,社會開始愈發重視藝術教育,很多學校音樂教學中都單獨開設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然而,由于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在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較多問題,很多教育者過于重視對教學技巧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調和反應及伴奏能力的培養,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為此,教育者要多多關注學生在鋼琴課程中的動態表現,以生為本,讓他們的即興伴奏能力得到綜合鍛煉,為日后的平衡發展打好基礎。
一、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定位
鋼琴課程包含了多項內容,包括鋼琴基礎、視唱練耳、聲樂理論以及和聲教學等等。如果想要將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出來,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平衡好各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之間的合作關系,給予學生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目前,在我國音樂教育體系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不僅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音樂應用能力,還是教育者選拔、重點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渠道。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深入,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在音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在隨之提升,這就意味著要認清當前的教育態勢,靈活調整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案,將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與學生的深造與就業目標關聯到一起,讓教育者和學生達成共識,最大化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
二、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改變教學觀念
一直以來,音樂課程的教學模式都比較死板,所選擇教學方法也并沒有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僅浪費了很多教學資源,而且并沒有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事實上,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核心在于“即興”這兩個字,因此整個教學過程同鋼琴表演課程有著明顯區別,教育者要在完成基本理論知識、演奏技能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著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視奏能力、聽辨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等等。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鋼琴教育者并沒有準確把握好即興伴奏的教學目的,將教學重心都放到了鋼琴技巧的傳授上,學生的綜合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鍛煉,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掌握了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但即興伴奏能力卻并不匹配。面對此種情況,教育者要從自身出發,積極改進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對即興伴奏教學的重視態度,認清學生在演奏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引導他們盡快擺正心態,根據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鼓勵學生要大膽創作,為他們提供即興編配的訓練機會,讓他們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寶貴經驗,樹立信心。
(二)激發學習興趣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能不能夠為一門課程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決于他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介紹可知,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內容相對復雜,對于學生的鋼琴演奏基礎有著較高要求,這也就意味著學習難度和訓練強度會比較高,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沒有興趣,不僅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率,還會增加他們的學習壓力,對鋼琴課程產生抵觸心理。為此,教育者要徹底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彰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首先,在新課程開始之前,教育者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趣的樂曲背景知識,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很多學生之所以不能很好把握練習曲目的演奏技巧,是由于他們對曲目本身十分陌生,不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為此,教育者可以通過PPT、播放短視頻等方式來向學生介紹練習曲目的創作背景、作者簡介以及所處年代等信息,讓學生能夠明確知曉作者的創意圖,從而達到與作者心意相通的境界,產生想要深入了解練習曲目的意愿。
其次,教育者在課程中要多多運用鼓勵式語言,向學生列舉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曲目創編案例,為學生提供表達想法、交流意見的機會,不斷培養他們的創編欲望和自信心,時刻保留藝術激情。
(三)科學設置即興伴奏課程
縱觀我國當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現狀,課程設置內容與教育服務要求存在著不匹配的情況,這導致很多教學任務無法順利完成,學生和教育者之間的關系也愈發緊張。還有一部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其他鋼琴基礎課程之間存在脫節情況,不僅浪費了很多教學資源,還增加了額外的教學任務。在日后,要重新審視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內容,減少無用功,有針對性的彌補弱項,讓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所提升。例如在鋼琴視唱練耳課程中,教育者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節奏把握與視聽掌握能力,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他們對和弦色彩的辨別能力;再例如在鋼琴基礎訓練課程中,當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曲譜的識別方法后,應進一步展開音階訓練,讓學生將和弦應用到具體的演奏作品中。除此之外,教育者還應在其他鋼琴課程中穿插即興伴奏教學,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強化他們的即興伴奏能力。
(四)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提升樂感
想要學好鋼琴、演奏好鋼琴,光是夯實基礎知識、強化演奏技巧是不夠的,教育者還要通過日常的教學與訓練來強化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不斷刺激他們對音樂所產生的“特殊”感覺。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音樂天賦,雖然音樂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但是通過后天的系統化訓練,仍然能夠改變一個人的音樂態度和理解能力,從而讓演奏者可以完全融入到音樂當中,將自己對于音樂的虔誠和理解傳遞給觀眾。不難想象,如果演奏者的樂感很差,即使他的按鍵與彈奏技巧十分嫻熟,也無法為觀眾傳遞出真情實感,整個演奏過程也只是手指與鍵盤的機械碰撞,毫無藝術美感可言。為此,在日后的即興伴奏課程中,教育者要從多方面入手來強化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應時刻提醒學生,在進行拓展練習的過程中,盡量在其中加入個人感情,可以嘗試與自己喜愛和熟知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此外,教育者還可以鼓勵學生邊彈邊唱,以歌詞作為突破口,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與品鑒能力。
(五)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演出經驗
即興伴奏能力的形成絕不只是局限于課堂當中,如果想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育者就要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可以將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靈活運用,積累更多實戰經驗,以至于在日后能夠獨立應對各種各樣的陌生曲譜。
在教學中,教育者應盡量減少機械化的即興伴奏訓練作業,用各種形式的即興伴奏實踐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他們在活動當中可相互交流,互相取長補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些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不習慣于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教育者要針對這一部分學生展開一對一的心理指導,幫助他們擺脫由想象帶來的恐懼和束縛,告訴他們,面對一個人演奏和面對一千個人演奏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要自己的心態放輕松,即使演出失敗也沒有什么大不了,所有優秀的鋼琴演奏家都是在不斷失敗、不斷努力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教育者在日常的訓練中要多多鼓勵學生,進一步放大他們的進步和優點,幫助他們形成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陳飚.實用性與技術性的相互浸透——關于鋼琴教學改革的構想[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2014(1):56-59.
[2]梅寒.鋼琴基礎課教學重點解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5(1):56-61.
[3]馮森,馮丹.談新課標理念給鋼琴教學改革的啟錄[J].音樂天地,2015(10):16-19.
[4]劉冬云.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之我見[J].鋼琴藝術,2016 (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