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摘 要】 目的:探討分析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診斷為晚期前列腺癌的118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采用數字抽簽方式分組,單一組采用內分泌去勢療法,而觀察組采用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治療,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血清PSA、剩余尿量、IPSS評分顯著低于單一組,而最大尿流率顯著高于單一組,P<0.05;觀察組患者DSQL評分、NRS評分較單一組低,而治療總有效率較單一組高,P<0.05。結論: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應用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可緩解其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時間,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晚期前列腺癌;內分泌去勢療法;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6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003-01
前列腺癌屬于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男性惡性腫瘤,在我國老齡化階段以及醫療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老年男性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篩查較為普遍,該病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該病病癥不顯著,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大部分患者確診時處于晚期,錯過了最佳手術治療時間。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種基礎性疾病,臨床治療主要是內分泌治療,患者常伴有尿潴留情況,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因此,臨床上常對患者進行TURP治療,有效緩解尿潴留情況,但這種報道較少。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后需要關注排尿順暢情況,但也不能忽視術后勃起功能障礙(ED)情況,術中需要注意對尿道括約肌的損傷情況。本文中對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118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應用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治療,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診斷為晚期前列腺癌的118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采用數字抽簽方式分組,單一組年齡在61-85歲,平均年齡為(75.6±2.8)歲,血清PSA為15-100ng/ml,平均血清PSA為(40.5±3.1)ng/ml,分期:處于T3期的25例,T4期的34例,觀察組年齡在62-83歲,平均年齡為(75.8±2.3)歲,血清PSA為16-100ng/ml,平均血清PSA為(40.2±2.7)ng/ml,分期:處于T3期的23例,T4期的36例,納入標準: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確診為晚期前列腺癌,癥狀為排尿困難、尿路刺激癥,MRI檢查可見外周帶有異常信號,經倫理委員會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手術耐受性差、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感染性疾病等患者。兩組一般資料間無差異,P>0.05,可進行組間分析。
1.2 方法
單一組采用內分泌去勢療法,采用最大化的雄激素進行阻斷,選擇諾雷得、康士得進行去勢治療,由阿斯利康生產的諾雷得(國藥準字為X19990231),服用劑量為每次3.6mg,每月一次,由阿斯利康生產的康士得(國藥準字為H20020455),服用劑量為每次50mg,每天1次,治療期間每月進行血清PSA,若檢查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CRPC),可進一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若合并尿潴留,借助彩超在膀胱進行穿刺造瘺術或導尿治療。而觀察組采用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治療,術前叮囑患者禁食禁水,選擇硬膜外阻滯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根據患者尿道的粗細選擇合適的電切鏡,并根據患者前列腺大小選擇合適的前列腺手術,將帶有鏡芯的電切鏡外鞘插入尿道管徑,并抽出鏡芯,患上手術鏡,緩慢推進電切鏡,評估兩側葉大小,將前溝槽部位切出,對側葉長度進行測量,并切至包膜。對側溝槽、中葉進行電切,縫合,止血。術后3-5d將尿管拔除,術后1周給予內分泌去勢療法,同單一組。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血清PSA、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并進行組間對比;采用生活質量特異性量表(DSQL)量表評價其生活質量,分值在0-135分,評分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高;采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alrating scalle NRS)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嚴重。治療有效為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心理情緒穩定,認知能力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借助軟件SPSS19.0對本次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前者進行百分數表示,卡方檢驗,后者進行(x±s)表示,t檢驗,若是組間有差異性,則P<0.05,即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各項參數比較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PSA、剩余尿量、IPSS評分顯著低于單一組,而最大尿流率顯著高于單一組,P<0.05,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以及疼痛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DSQL評分為(41.9±3.2)分,NRS評分為(2.8±1.5)分,治療總有效率為89.8%(53/59),而單一組患者DSQL評分為(68.5±5.9)分,NRS評分為(5.6±2.1)分,治療總有效率為78.0%(46/59),相比存在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前列腺癌在臨床上屬于男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部位在前列腺上皮,按照病理情況可分為尿路上皮癌、導管腺癌、腺癌、鱗狀細胞癌、腺鱗癌五種類型[1],其中前列腺腺癌占比為95%以上,該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不斷上升,尤其是男性55歲之后,70-80歲是該病的發病高峰期。前列腺癌的發病因素與家族遺傳有關,絕對危險度較正常家族明顯升高,其次還與患者的飲食習慣、性生活,一般來說,飲食長期為高脂肪,發病率越高,性生活越頻繁,發病率越高。前列腺癌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壓迫與轉移兩大癥狀,壓迫癥狀表現為進行性排尿困難,有尿線細、射程短、尿流中斷、排尿不盡、夜尿增多、尿急尿頻、尿失禁等,伴有腸梗阻、排便困難以及射精缺乏等,轉移癥狀表現為血精、血尿、陽痿、雙下肢水腫、截癱、骨痛、貧血等,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臨床上該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常被患者忽略,等到檢查出現時,大部分患者為已進入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后期治療只能是緩解疼痛,延長生命時間,盡最大努力使患者心情舒暢,使其樂觀面對疾病。該病治療中常選用的手術方式為TURP,TURP需要切除前列腺瘤或結石等[2],適應癥有前列腺結石、前列腺良性增生癥、前列腺結石、膀胱頸梗阻、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術中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減輕患者的病癥,促進術后機體功能的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TURP的手術目的是將尿路梗阻的前列腺增生腺體進行徹底性切除,進而使排尿功能恢復正常,術中醫師通過尿道將電切鏡插入,直視下將前列腺增生部分進行切除,術中進行脊柱麻醉,手術時間約為1-2h,相比于傳統開放前列腺摘除術來說,TURP的優點是不切開皮膚、出血量少、疼痛感輕、術后恢復迅速等,術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癥狀,一般術后7d即可出院。經尿道電切法治療前列腺在國際上是公認的金標準,術后可能存在復發情況,患者還需再次手術,但是術后10年復發率極低。術后給患者留置尿管,術后第一天需要連接無菌鹽水塑料袋,持續性沖洗膀胱,若尿管堵塞,需要及時報告護士給予處理,術后第二天不再沖洗。留置尿管的時間一般為7d左右,沖洗出的尿液一般是淺紅色[3],術后叮囑患者多飲水,目的是沖洗膀胱。尿管拔除后1-2d后患者可出現尿頻、漏尿等不良情況,告知患者這屬于正常情況,疏導患者的心理狀態,使其身心健康發展。術后血尿情況一般為14d左右,部分患者持續1個月左右。術后叮囑患者多食水果蔬菜,預防便秘情況,嚴重者可服用適量的緩瀉通便藥物。告知患者前列腺的切除對陰莖勃起功能是沒有影響的,術后1個月左右時間即可恢復正常性生活。指導家屬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多給患者關心和呵護,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愉快的度過剩下的日子。本文中對我院診斷為晚期前列腺癌的118例患者進行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清PSA、剩余尿量、IPSS評分顯著低于單一組,而最大尿流率顯著高于單一組,P<0.05,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DSQL評分為(41.9±3.2)分,NRS評分為(2.8±1.5)分,治療總有效率為89.8%(53/59),而單一組患者DSQL評分為(68.5±5.9)分,NRS評分為(5.6±2.1)分,治療總有效率為78.0%(46/59),相比存在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證明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治療晚期前列腺癌可調節患者的各項身體體征,提高其術后生活質量、臨床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疼痛,進而使患者身心放松,積極面對生活與治療。
綜上所述,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應用TURP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可緩解其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時間,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長春,盧大喬,金億星,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聯合內分泌治療中晚期前列腺癌33例[J].浙江創傷外科,2017,5(2):335-337.
[2] 李鳳騰.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藥物去勢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8,8(4):225-227.
[3] 楊欣幗,盧績,李紅飛,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聯合內分泌去勢療法治療晚期前列腺癌臨床療效[J].中國性科學,2019,2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