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才



摘要? 地鐵冬季運輸組織是一年中難度最大最為重要的行車組織任務,因冬季天氣變化大,溫度持續低溫,時長伴隨長時間的雨雪、霜凍,導致地鐵設施設備故障高發,行車組織紊亂,影響地鐵運營的安全和運行圖兌現率。下文將以南京地鐵寧天線為例,重點分析冬季運輸組織工作的要點和冬季運輸常見故障及防護措施。
關鍵詞? 冬運? 循環壓道車? 基地組織? 施工組織? 運營前組織
1.冬季運輸期間工作要點
1.1信息搜集
1.1.1每日查詢天氣情況,增加天氣預警查詢渠道,提高天氣查詢的次數,重點查詢在寧天線所在地區氣象臺六合區域的天氣情況,有惡劣天氣預警信息時,立刻通報調度大廳值班主任及所有調度,值班主任視情通知綜調發布預警短信,啟動惡劣天氣行車組織預案。
1.1.2根據當日天氣情況,提前通知地面與高架車站加強天氣關注,要求雪情觀察站(信息工程大學、化工園、八百橋、金牛湖)進一步跟蹤和確認,并及時進行通報,并將大屏CCTV顯示調至影響較大區域,實時進行查看。
1.1.3根據當日天氣情況,提前通知全線司機運行至地面、高架站加強線路瞭望,遇冰雪天氣時地面/高架站及折返站進出改手動駕駛,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并匯報行調。
1.1.4根據當日天氣情況,提前通知工務、通號、供電等專業安排人員加強對地面、高架段接觸網、線路結構、信號和通訊設備的巡視、檢查。
1.2行車組織
1.2.1正線開行循環壓道車
(1)壓道啟動時機(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 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已經對運營有影響;或預報有雪且氣溫在零下1℃至零下5℃冰凍預警。
② 地面積雪且持續降雪;
③ 遇雪、霧天氣,環境溫度2℃及以下,相對濕度95%及以上。
(2)壓道組織方案一:
泰山新村至龍池小交路運行(三列電客車,間隔約21分鐘);方州廣場至金牛湖小交路運行(兩列電客車,間隔約17分鐘)。
①五列車(由值班主任與檢調核實為正線預留或庫內出車),分別停放泰山新村上行、葛塘下行、龍池下行、金牛湖下行、方州廣場上行,綜調通知通號、工務等專業保障人員循環添乘兩個小交路區域列車;
②壓道車上線前與檢調核實需回庫檢查的列車(次日2:30分組織回庫),壓道至次日3:00結束后,行調分別組織無需回庫檢查的電客車一列在泰山新村,另一列在方州廣場備用,其余三列電客車組織回庫檢查,早高峰結束將兩列備用車進行組織回庫檢查(可替換線上故障電客車回庫);
③待壓道車到達正線停妥后,行調按照規定發布封鎖命令。封鎖后,泰山新村至龍池段小交路,通知雄州紅閃燈安放于雄州上行進站、下行出站端墻規定位置,方州廣場至金牛湖段小交路,通知鳳凰山公園紅閃燈放置于鳳凰山公園上行出站、下行進站端墻規定位置;
④信號系統設置封鎖應考慮進路的保護區段,防止列車無法進站。泰山新村至龍池段小交路,通知龍池將G1206、G1207計軸區段設置封鎖,方州廣場至金牛湖段小交路,通知方州廣場將G1401、G1402計軸區段設置封鎖;
⑤壓道組織期間行調做好監控,遇進路無法自動排列或信號機無法正常開放等行調需及時介入處理;
⑥壓道結束列車在站停妥后及時發布解封命令,行調組織列車回庫或備用,待列車出清正線、備用列車停妥后通知車站、通號與工務人員下軌行區對道岔區段冰雪進行清掃并涂防凍液,站臺門積雪處進行除冰清掃,試驗功能是否正常,有故障及時匯報組織搶修;
⑦在線循環壓道車沿途各站均不停站通過,相關專業需添乘壓道車進行設備巡檢時須提前通知行調,壓道車司機按行調指令執行;
⑧行調在組織壓道車回庫時須提前組織葛塘站對 D0701、D0702、D0703、D0704、D0705、D0706道岔進行測試(雪情較大時,可先進行冰雪清掃),狀態正常時方可排列回庫進路;
(3)壓道組織方案二:五列電客車待令位置同方案一。
泰山新村至龍池小交路運行(三列電客車,間隔約21分鐘);方州廣場(隧道口)至金牛湖上行單線雙向運行(一輛電客車,間隔約15分鐘)、方州廣場(隧道口)至金牛湖下行單線雙向運行(一輛電客車,間隔約15分鐘)。
①選擇條件:雄州至方州廣場上下行正線含輔助線組織施工;
②壓道組織參照方案一。
(4)調度命令模板(方案一)
1.2.2基地組織
(1)氣象部門發布橙色及以上寒潮天氣預警后,值班主任要求信號樓調度做好行車預想,合理安排停車股道,減少次日出車進路上的道岔轉動;通知工程車司機做好壓道、掃雪除冰工作準備;
(2)遇持續降雪且地面有積雪覆蓋時,行調要求信號樓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基地內45付道岔進行清掃,若人工無法完成時,立即通知信號樓調度組織工程車或電客車進行庫內循環壓道(壓道路徑:停車庫門口至轉換軌I、II循環壓道)。重點保證出入庫咽喉道岔、出入段路線具備行車條件,同時要求信號樓或值班主任聯系專業是否取消基地內接觸網停電施工,保持接觸網帶電狀態;
(3)壓道結束組織庫內出車期間如遇接觸網因雨雪冰凍造成冰凌,導致接觸網無法正常送電等故障影響庫內出車時,行調與信號樓立即組織專業進行搶修,需工程車配合搶修時應確認搶修區域并進行封鎖,在出/收車期間若基地接觸網仍無法正常送電,電客車無法憑自身動力運行時,可嘗試正線往基地進行供電或使用工程車推送/牽引電客車,出/收車完畢再組織進行搶修;
(4)遇暴雪冰凍等惡劣天氣,至少提前40分鐘出庫,通知信號樓庫內增加熱備車。
1.2.3運營前檢查
(1)原則上循環壓道列車在次日3:00前出清正線(兩列備用車停妥),行調通知車站、信號樓、派班室做運營前檢查(時間不滿足可分段進行),確保次日3:40完成運營前檢查,并組織圖定四列壓道車上線壓道,各輪值組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壓道路徑;
(2)通知電調要求接觸網專業人員檢查確認正線及基地接觸網是否具備運營條件及接觸網供電是否正常;
(3)與檢調確認車輛狀態以及次日運用車是否滿足運行圖用車;
(4)通知雪情觀察站(信息工程大學、化工園、八百橋、金牛湖)加強對車站出入口、可視范圍內軌行區觀察有無積雪及接觸網有無冰凍現象,運營前檢查時填入《OCC生產輔助系統》內,當值調度認真審查;
(5)通知信號樓安排通號與工務人員,對基地內出庫進路上的道岔區段積雪進行除冰并涂防凍液;
(6)運營前檢查結束后要求有岔站每隔15分鐘對道岔進行轉換,要求地面、高架車站每隔15分鐘開關站臺門,如雪情較大可提高轉動的頻率,中間站道岔確認狀態、位置后進行電子鎖定。
1.2.4施工組織
(1)當值調度接班前認真審閱施工計劃,并在交接班會重點交接,班中會對重點施工重點布置,嚴格按施工程序及相關規則組織施工;
(2)運營期間發生大雪(地面已積雪,持續下雪)且氣溫較低時,值班主任應聯系供電中心相關專業落實是否取消夜間地面、高架區段接觸網停電施工,保持接觸網帶電狀態;
(3)施工組織期間出現大雪、冰凍等惡劣天氣且通過氣象部門了解持續時間較長時,經值班主任同意后行調應組織施工提前銷點出清線路,及時通知各專業加強對正線、基地設備進行巡查,必要時安排工程車對地面、高架區段線路、接觸網進行壓道與檢查;
(4)計劃內施工:遇惡劣天氣,無法正常開展的施工,由施工管理工程師提前進行計劃取消;臨時取消的施工計劃由施工管理工程師或值班主任在施工開始前進行取消,并通知施工負責人或各專業負責人;遇影響次日運營或必須進行的施工,行調須提前與施工負責人溝通,可利用壓道前或壓道完畢后進行施工;
(5)臨時搶修施工:專業要求清掃積雪,道岔除冰,在有電客車或工程車壓道時,可利用壓道間隔進行(方州廣場至金牛湖段可變更交路組織);壓道期間發生道岔失表故障時,行調調整壓道方式,利用壓道間隔對該故障進行搶修,按《安全避讓區域搶修作業規定》執行;
(6)循環壓道期間遇雄州至鳳凰山公園上下行需組織施工,在施工前行調應告知施工負責人與車站壓道組織進路,要求做好防護不得超出限定范圍,并通知壓道司機控制列車運行速度。
2.冬季運輸常見故障及防護措施
2.1列車打滑沖標
2.1.1結合天氣情況通知司機進入地面、高架區段提前采用手動模式駕駛,適當降低速度,進站對標提前制動;
2.1.2對于有鋼軌探傷、涂油的施工作業,行調在運營前檢查時,應通知派班室向司機傳達要求:當日7:00前,列車在通過夜間有鋼軌涂油的施工區段時,以手動模式駕駛,并適當降低速度,防止沖標;
2.1.3發生故障及時向通號、檢調通報故障情況,了解故障原因;
2.1.4對故障發生頻率較高的區段和列車在上線運行時加強監控;
2.1.5故障影響較大時合理組織備用車上線運行,降低故障影響。
2.2弓網打火故障
2.2.1接報霜凍天氣預警時,要求派班室通知司機提前出勤,提前組織壓道車進行壓道,必要時運營結束后安排電客車循環壓道。影響較大時可通知后續出庫列車提前出庫并安排相關專業跟車,對壓道后線路重復壓道。對發生異常打火列車嚴格執行“三檢查一限速”,及時通知司機確認列車狀態及車站和現場專業人員確認弓網狀態,如無異常則適當提高列車運行速度直至恢復正常,充分利用好區間所供電分區區段,降低運營影響。必要時可將首趟壓道車組織回庫通知檢調對列車狀態進行確認,并通知各單位做好搶修預想;
2.2.2壓道車上線運行前,行調通知地面、高架車站派人在站臺監控列車弓網配合情況,若發現地面、高架區段弓網有打火現象時,視情組織壓道車在該區段循環壓道;
2.2.3運營期間發生弓網打火時,及時通知司機限速運行,將故障信息報至檢調詢問其處理意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考慮采取單弓限速維持運行。及時通知專業確認設備狀態,要求車站對后續列車弓網配合情況加強監控;
2.2.4若弓網打火造成接觸網失電,除按相關應急處置程序執行外,在配合電調試送電時若司機匯報網壓顯示異常無法動車時,行調應通知電調確認SCADA屏上網壓顯示是否正常,若電調回復網壓顯示正常,行調可通知司機嘗試采用正常牽引、緊急牽引、BBS、緊急牽引+BBS等方式動車,否則按規章進行處置。
2.3道岔故障
2.3.1非運營期間降雪,行調及時通知車站(兩端折返站、中間銜接站等)對相關的道岔進行遮蓋,運營檢查結束后間隔15分鐘左右對主要道岔進行轉換,如果雪情較大可提高轉動的頻率,中間站道岔確認狀態后進行電子鎖定;
2.3.2基地線路道岔行調及時通知信號樓組織人員對出入段道岔區段進行掃雪,在早出車排列進路前,先對道岔進行單操,確認道岔狀態良好后再排列進路;
2.3.3運營期間道岔故障時,第一時間考慮變更進路,包括選用其他折返線、采用站前折返等措施,將故障影響降至最低;如無變更條件行調應合理進行行車調整,在調整過程中應注意方州廣場至金牛湖長大區間的列車限速;
2.3.4運營期間有預見性的道岔轉動,如:加開列車/列車回庫,變更交路等,行調應提前組織車站或專業人員對長時間未轉動的道岔積雪、覆冰等異物進行清掃,并試轉動正常后方可排列進路。
2.4站臺門故障
2.4.1非運營期間,行調及時通知車站對相關的站臺門進行開關門試驗,對站臺門區域積雪及時清掃,如果雪情較大可提高開關門試驗和清掃的頻率。運營前檢查期間,車站對站臺門進行開關門試驗,發現故障及時處理并報修,行調做好監控;
2.4.2運營期間站臺門故障時,行調及時通知車站利用行車間隔進行故障處置,不得影響列車(包括臨線列車)正常進出站。遇列車在站時,可通知司機使用站臺門“互鎖解除”憑車站手信號動車。
2.4.3運營期間站臺門故障時,側式站臺發生故障時,進行搶修時須注意不要影響鄰線列車正常進出站;
2.4.4運營期間整側站臺門無法打開時,先期按“隔3開1”的方式解鎖開門,再打開其他單元門,以保證后續列車進站時每節車廂都有打開的滑動門。
2.5迷霧天氣
寧天線地面、高架站較多,發生迷霧天氣時對運營影響較大。迷霧天接司機報能見度低時,行調可通知全線列車司機始發站適當早發,地面、高架區段進出站手動駕駛適當降低運行速度(包括列車進站限速35km/h),通知車站配合司機開關站臺門及時向司機顯示“好了”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