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百友
摘要:近年來,山林火災在我國頻頻發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做好山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勢在必行。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山林火災并不容易被撲滅,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需要針對山林火災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撲救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將對山林火災的特點、分類及撲救方法加以探討和分析,以期能夠控制火勢蔓延,盡快撲滅火情,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竭力維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山林火災;特點;撲救方法
引言:通過對山林火災特點及撲救工作實施現狀的分析不難發現,山林火災的發生呈現出了明顯的季節性特征,通常是在春季清明前后會出現山林火災,這給山林火災的防控提供了方向。與此同時,在當前的山林火災撲救工作中,部門之間協調不暢、職責落實不到位、準備工作不充分等問題屢見不鮮,導致山林火災撲救工作效果不佳,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人員傷亡事件更容易發生,動植物也失去了棲息家園。為了轉變這一現狀,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要制定科學完善的山林火災撲救工作方案,將職責落實到人頭上,還要提供資金和資源的有力支持,從而保證山林火災撲救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
一、山林火災的特點
從以往發生的山林火災來看,山林火災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一是春季山林火災突出。入春后,天氣漸暖,風干物燥,山林地帶枯草、殘枝樹葉堆積較厚又無人清掃,接觸火種易發生火災,且極易蔓延擴大造成大面積山林被焚。二是除樟樹、桉樹、楓樹等少量闊葉樹外,一般闊葉樹種因耐火力較強,不易著火。在山林火災中,發生率最高的火災是覆蓋在地面上的雜草、腐木、落葉、枯枝等燃燒而產生的地表火,特別是地面可燃物較多時,火焰升高,容易產生樹冠火和樹干火。而大多數針葉樹種因樹干、樹枝和樹葉內含有樹脂和揮發性油類,非常容易著火。一旦起火,火勢將迅速擴大,造成火勢的進一步擴大蔓延。樹冠火災發生后,很容易產生飛火,飛火的危害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其它新的火點,有時還會造成地表火和樹冠火兩層(地表火在先、樹冠火在后)燃燒。三是清明節前后的春耕季節是山林火災發生的旺季。此間主要是進入山林地帶的從事勞動,打獵、游玩的人員增多,由于群眾放火燒荒、上墳燒紙等,往往造成山林火災連續發生。
二、山林火災的分類
1、地表火
在所有山林火災事件中地表火占據90%以上的比例,這是因為在地表有著多種可燃物,當遇到明火時就會迅速燃燒,波及到所有地被植物,樹木根部也會被燒傷,很多樹木即使是火災被撲滅也會面臨死亡的命運。地表火主要受到風力、風速和地形的影響,每小時會破壞5km左右的山林,還會誘發其他類型的火災,釀成的危害巨大。
2、樹冠火
樹冠火常發生于針葉林,主要是由地表火引起的。隨著地表火燃燒勢頭愈發猛烈,會將枯立木、風倒木或垂樹枝燒著,樹冠也會隨之燃燒,整個樹木的樹冠、枝葉和地被都無法幸免。在風力作用下,燃燒的火星和樹枝會被吹到更遠的地方,使得山林火災的撲救難度急劇上升。
3、地下火
雖然地下火的發生幾率較小,但是其造成的破壞力是不容小覷的,需要對地下火的形成原因和特點予以明確。所謂地下火指的是林地腐殖質層或泥炭層燃燒引起的火災,通常只能看到煙,不見火苗,對于樹木根部的破壞最為嚴重,會造成樹木無法穩定扎根在土壤中,受到微小的外力就會倒下。
大量的研究表明,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正呈綜合性發展趨勢,最早發生的普遍是地表火,由其引發樹冠火和地下火,將會給火災現場的樹木帶來毀滅性的災害。樹立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護林防火方針,做好火災原因的調查和分析,制定科學完善的滅火方案,會讓山林火災撲救工作更具實效性,工作質量也能得到可靠保證。
三、山林火災的撲救方法
1、滅火的進攻和展開
(1)從延燒方向的側面進入展開夾擊,抑制火勢。主要的延燒方向的火勢猛烈,或斜面陡度比較大時,從側面展開隊形進行攻擊。
(2)燒跡進入展開,壓制火頭。這是火的前沿火勢較強時使用的戰術,這種方法可從燒跡進入展開滅火,同時,在確保人員的安全上也是最有利。
(3)從等高線進入延燒區前面設定防火線的方法。丘陵地帶的火災,從火流方向的側面,面向丘陵進入,并沿著等高線到達延燒方向的前面,利用伐開、注水等方法設定防火線,防火線的設定位置要考慮到延燒速度等,留有充分的余地。
(4)從延燒斜面的相反側進入,在棱線等處設定防火線?;饎葺^強,利用前三種方法不適當時,可從延燒斜面的相反側進入,在棱線等處,利用伐開、注水等設定防火線。
(5)沿著峽谷集結部隊進入展開。在沿著峽谷的地帶,可沿著峽谷集結部隊,并作為據點進入展開,在火勢比較弱時,比其他方法要容易進行,如果把這一地帶作為防御據點,利用伐開、注水設定防火線的話,在防御活動上則更加安全有效。
2、注水滅火
在山林火災的滅火中,利用注水滅火對確保滅火時間、防止復燃和隊員的安全是最有效的方法,應盡可能延長水帶進行滅火。山林的高低、緩急,植物的狀況、形態以及水利的狀況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在注水滅火上,應對應山林的實態,組織泵浦消防車和機動泵等進行注水滅火。
3、打火、土埋滅火
利用打火、土埋等進行滅火是水量不足時采用的方法,但是,到完全熄滅需要的時間較長,戰斗員體力的消耗較大,危險性也較高。
4、迎火滅火
火勢猛烈、延燒擴大,沒有其他適當的滅火手段時,在火災延燒方向的前方放火,使火流合流,以削弱火勢。
四、山林火災撲救策略
(1)各地消防部門要督促有關林業部門和單位,把護林防火工作納入山林管理的重要內容,根據山林火災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具體護林防火措施,切實加強領導。
(2)嚴格護林防火責任制,狠抓措施落實。要進一步推行落實基層林業干部群眾的護林防火責任制,實行責、權、利結合,獎懲分明。建立護林防火隊伍,加強護林防火值班、巡視。嚴格山林用火制度,嚴格控制火源。在護林防火期,不準個人上山燒荒,不準在林區用火、吸煙,不準群眾在山林地段的墳區燒紙,不準兒童上山玩火。山林管理單位要與鄰近單位、群眾簽訂并落實護林防火公約,并宣傳教育廣大群眾、自覺遵守《森林保護法》,做到自覺護林防火。
(3)開展護林檢查,堵塞火險漏洞。要在春季,特別是清明節前后,要發動和依靠群眾開展護林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林區所在地面公安機關要嚴格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組織干警和治保人員協同林業部門搞好防火檢查,加強防范,推動護林防火工作的開展。
(4)積極做好滅火準備工作。各山林管理單位,特別是重點山林區,要設置必要的望臺(塔),報警電話和其他通訊設施,加強對護林防火組織、聯防組織和群眾義務消防組織的消防訓練,并根據山林火災的特點,制定滅火預案,加強指揮,一旦起火,迅速組織群眾撲救,減少山林火災損失。
結語:總而言之,山林火災的發生會毀滅動植物棲息家園,破壞山林地區的生態平衡,生態環境將變得愈發惡劣。要想保證山林火災能夠迅速撲滅,就要充分認識到各種撲救方法的優缺點,根據山林火災發展情況選擇適當的方式,還要加大防火宣傳教育力度,科學劃分各個部門的責任,定期檢查防火工作實施情況,致力于為山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明.泰山山林火災撲救中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3)
[2]于志軍.東北林區火災特點規律及撲救方法[J].消防界(電子版).2019(18)
[3]潘賢強.森林火災的撲救方式和戰術[J].福建林業科技.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