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榮 楊風萍
【摘 要】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于我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6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舒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外科腹腔鏡手術中實施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舒適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外科;舒適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97-02
腹腔鏡手術是普外科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該手術創傷小、術后出血量少,患者恢復時間更短,受到臨床醫生及患者認可。但由于許多患者對腹腔鏡手術缺乏了解,治療期間因擔心預后效果,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情緒,給治療康復帶來不利影響[1]。本研究收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在治療期間給予不同護理方式,現就護理干預效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42.5±6.4)歲;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25~62歲,平均年齡(43.5±6.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資料較為相近,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含健康教育、日常基礎護理、環境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步驟如下:①術前護理。為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腹腔鏡手術知識,內容包含手術流程、麻醉方案、手術優勢、安全性及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到更多的腹腔鏡手術知識,消除患者緊張和顧慮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多和患者溝通,在溝通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對患者悲觀、抑郁、焦慮情緒進行疏導。②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全程陪伴,協助臨床醫生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注意無菌操作,避免術后感染和并發癥,縮短患者手術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促進患者盡快康復。③術后護理。術后,幫助患者對身體進行清理,將患者機體上消毒液和血跡擦洗干凈,再將患者轉送至普通病房;幫助患者對體位進行調整,讓患者保持舒適體位休息;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使用溫和的語氣對患者疼痛感受進行詢問,針對患者不同疼痛程度給予疼痛護理;查看患者引流管是否通暢或出現脫落、擠壓情況,如患者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上報臨床醫生,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2]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分,該量表為百分制,患者得分在50分以下表示患者情緒正常,得分范圍在50~60分表示患者存在輕度焦慮和抑郁情緒,得分范圍在61~70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輕度焦慮和抑郁情緒,得分超過70分表示患者存在重度焦慮和抑郁情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不斷提升,微創手術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微創手術,該手術創傷較小,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較大損傷。但手術仍會引起患者機體應激反應,容易引起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給患者術后康復帶來不利影響。舒適護理在護理時堅持以患者為護理中心,既注重患者住院環境舒適度,同時還注重患者心理情緒變化,通過和患者溝通,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3]。本研究收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對其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結果顯示,實施舒適護理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比常規護理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外科腹腔鏡手術中實施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舒適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吳書琴,劉華,李娜等.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干預效果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2):253-255.
[2] 李碧芬,李彩紅.普外科腹腔鏡手術應用舒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8,8(10):157-159.
[3] 關豐秋.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臨床中的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0):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