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 自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以來,全國便掀起了創業的新浪潮,形成了創新的新勢態,國家也進入了創業創新的新時代。國家為創業創新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有文件政策和總理工作報告作支撐,有培訓有場地有資金作支持,幾年來,廣大人民創業致富的熱情高漲,生產力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國家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然而,追尋創業創新的源頭和根基,應從創業培訓開始,先培訓再上崗,著力提高創業者的適應性,為日后順利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從創業培訓的定義入手,對創業培訓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創業培訓的內容與對象,最后對創業培訓的形式和師資提出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 創業培訓 培訓質量 特點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志碼:A
我國在構建創業培訓體系的過程中,培訓機構通過各種手段、途徑開發了培訓教材、教具和考核方案,使大眾對創業培訓有了全面的認識,以此激發大眾創業意識,對創業培訓質量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對創業培訓質量完善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對培訓缺乏系統認識,影響了培訓質量。為此,需要構建有效的創業培育體系,為創業培訓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我市創業培訓現狀
十三五開局至2018年底,揚中市開展創業培訓2 269人,扶持創業1 870人,創業帶動就業8 889人,發放創業貸款5 720萬元。曾被江蘇省人社廳認定為省級創業型示范城市。具體做法如下。
(一)領導重視,宣傳到位
我市領導一直把創業促就業工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我市除充分利用報紙、電臺、網絡等媒體開展創業培訓的招生及政策宣傳外,還先后舉辦“創業大賽”、“創業成果展”、開展“創業大講堂”活動等形式為全民創業營造了良好氛圍,同時也為創業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培訓對象不斷延伸
創業培訓初期,實行免費創業培訓的對象主要是下崗失業人員,到現在已經拓展到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農村富余勞動力、退役士兵、大學生村官和殘疾人等,只要有創業愿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都可以申請參加創業培訓。
(三)創業優惠政策到位
為進一步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我市完善了創業扶持政策體系,采取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貼息貸款等措施,積極為小微企業的創業發展保駕護航。同時逐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提高貸款額度、延展貸款期限,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力促創業者成功創業。
(四)帶動就業成效明顯
開辟創業“綠色通道”,扶持建成養殖業、種植業和花木養護等農民特色創業園32個,帶動就業6 177人;推進“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為入園創業實體提供 “一站式”服務,截止目前,我市大學生創業園在園項目35個,帶動就業200余人,大創園成功創建成省級大學生創業園。
二、創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形式有待完善。在培訓的過程中,市場營銷與生產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內容,但目前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仍停留在“你講我聽”、“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上,缺乏教學雙方的互動,學員在培訓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對于調動學員們的積極性和提升學員的創新能力,作用并不明顯。
(二)師資力量良莠不齊。因目前培訓師資主要是學校教師和政府工作人員,他們雖然有從教的資格,但是在較大程度上不具備創業與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與經驗,在培訓的過程中實際操作經驗較為匱乏,這對提升創業培訓質量有較大的影響。
(三)教材有待更新。現在使用的教材還是2003年由國際勞工組織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編寫出版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對象的變化,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實際情況了,并最終影響教學效果。而且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元素可以添加到教材中去,讓教材更生動、形象和易于接受。
(四)培訓容易創業難。隨著政府對創業創新的扶持力度加大,更多的人參加培訓后懷揣夢想參與到創業活動中來。但在企業創辦后,他們會面臨著資金困境、市場營銷困境和管理困境,這些都會造成創業企業的發展困難甚至是夭折。
三、構建創業培訓體系,全面提升培訓質量。
(一)認識創業培訓
創業培訓是對具有創辦小企業意向的人員和小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企業創辦能力、市場經營素質等方面的培訓,并對他們在企業開辦、經營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政策指導,使小企業經營者成功地創辦企業。創業培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創業文化的培訓,指激發大眾創業意識,培養創業文化與精神,其中創業精神是首要的,它是創辦企業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是創業教育,即技術層面上的創業,主要是指創辦企業,強調了創辦企業準備與創辦計劃知識與技能。所以,在創業培訓過程中,有效區分創業培訓與創業教育之間的區別,這對創業培訓質量的提升尤為重要[1]。
(二)創業培訓特點
創業培訓除了培訓的共有特點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的針對性。針對兩種人,一是有意向開辦小企業的人,二是已經創辦小企業,但缺乏經營企業系統知識的人。(2)人員小班化。小班化人員約20人左右,能關注到每個學員,讓學員不但能“吃得飽”,而且能“吃得好”。(3)高參與性。培訓中采用了講課法、案例法、頭腦風暴法、游戲法等多種互動式教學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4)效果性。主要體現在創業培訓的學員是否產生創業的想法,并尋找到合適的創業項目作切入點,以此制定可行性創業計劃書,創業培訓特點對創業培訓效果發揮著較大的作用[2]。
(三)創業培訓內容
創業培訓需要有合適的培訓內容與系統結構,其中創業培訓主要是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所必備的知識與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培訓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創業者進行創業項目的選擇與自我評估。讓學員了解什么是企業,衡量自己是否適合創辦企業;想創辦什么企業,有沒有構思或者開發構思。(2)在創業項目選擇的過程中,進行創業計劃的制定,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市場營銷計劃進行有效的制定,比如企業形態計劃、人員計劃、財務計劃以及開辦行動計劃等,具有較大的連續性與系統性[3]。
(四)創業培訓對象
由于創業的群體具有較大的多樣性,政府大力支持創業者在各個領域中進行創業,其主要支持對象有大學生、農民、失業者。其中,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前沿,具有創業的優勢,但是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資金以及家庭限制;農民有改變自身命運的迫切愿望,具有吃苦耐勞、工作經驗以及市場意識等優勢,但是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失業者不但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與技能,而且對創業充滿了渴望,但是缺乏資金,并受到生活壓力的影響[4]。為此,需要對不同的創業者進行差別化培訓,做到有針對性的培訓,從而有效保證培訓質量,為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創業培訓形式
在培訓的過程中,教師應采取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不能使用滿堂灌方式,利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以及頭腦風暴等方式,充分調動創業者的積極性。所以在進行創業培訓時,應將學員參與到實踐中,通過有效的實踐使創業者學習創業知識與技能,以此有效解決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對市場進行情境設定的過程中,應將所有創業者分為不同的小組,扮演各種角色,感受生產與銷售過程。除此之外,在進行創業培訓方式選擇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教學模式與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模擬培訓[5]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
(六)創業培訓師資
培訓老師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1)具備創業與管理的基礎知識;(2)具有企業經營管理經驗;(3)具有較好的教學知識能力。在此基礎上需要全面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把好教師的選拔關;(2)對于一些經驗或者管理能力不足的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培訓,全面提高自身知識儲備與企業管理能力;(3)沒有創業經驗的教師,應與企業家結對真實體驗創業的全過程,與企業家交流體驗經驗,互相學習,這在較大程度上對提升教師培訓資質有較好的幫助,為創業培訓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創業精神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大眾創業意識實施質的飛躍,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創業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的了解,最大程度上保證創業培訓質量。
參考文獻:
[1]鄧寶山.提升創業培訓師資能力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勞動, 2017(10):53- 55.
[2]李麗,劉春.提高中職學校創業培訓質量的幾點建議[J].東西南北:教育,2017(4):96.
[3]佚名.民辦高職院校創業培訓課程建設方案淺探——基于江海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J].文教資料,2018(27):165- 166.
[4]楊素改.開展創業實訓 提升創業技能――關于如何做好創業實訓工作的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7(6):413- 415.
[5]高廣金,高潤保.湖北省農民創業培訓實踐初探[J].農民科技培訓,2011(4):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