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華
當前,高職院校已經由快速擴張期進入了“提升內涵、強化質量”的集約型發展階段。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輔助機構,也要以更加進取的姿態來迎接挑戰,采取大數據與小數據相結合的方式,借助有效策略來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加速智慧型圖書館建設進程。
一、大數據與小數據結合是高職院校智慧型圖書館的有力支撐
數據是信息時代最寶貴的資源。其中,大數據可以看作是各類人群偏好的集合反映;小數據則是大數據的補充,是對某些個體某一時刻需求的外在表現。在圖書館建設領域,大數據與小數據的充分整合,能夠全面反映讀者群體的信息資源需求。將大數據與小數據進行有機結合,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提供更多支持,是助力圖書館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是有利于全面把握讀者信息需求。數據挖掘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對大數據與小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們能夠全面掌握讀者的信息需求,并以此為基礎來推進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開展,避免因信息不符合讀者需要而造成資源匱乏,以加速智慧型圖書館建設進程;二是有利于構建智慧型服務模式。在信息資源極大豐富的時代,圖書館信息資源不足的難題已經被基本攻克,“服務”一躍而成為圖書館建設的核心所在,在對海量讀者信息需求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甚至可以預測讀者后續的信息需求,并據此提前做出應對,切實優化智慧型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三是有利于形成圖書館的特色與優勢。職業性、專業性與技術性是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之間的重要區別,作為院校發展的輔助性機構,高職院校圖書館與普通高校圖書館在資源和服務建設方面也應當形成一定的區別度,圖書館在數據支持下鎖定特殊讀者群體,打造本機構的特色資源庫,進一步強化圖書館自身的專業化特征,為高職院校師生提供更切合需求的資源服務。
二、大數據與小數據結合下建設高職院校智慧型圖書館的相關要素
智慧圖書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協調和處理好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以簡單的方式來分解智慧型圖書館,可以理解為智慧型信息資源+智慧型服務技術+智慧型服務系統+智慧型服務機構(人員)+智慧型讀者,即資源、技術、服務、讀者和館員五個要素。在高職院校智慧型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與小數據結合后所形成的重要優勢,可以嘗試從這幾個相關要素入手。
(一)智慧型信息資源
智慧型信息資源,是指智慧型信息資源服務所提供的資源類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要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滿足全院師生及社會讀者的職業化、專業化和特色化的資源需要。在進行資源建設時,可以借助數據技術做好讀者信息需求方面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把握讀者的需要,既要確保本圖書館資源建設能夠充分滿足本校師生讀者的教學與科研方面的實際需要,又要努力與其他圖書館機構資源形成區別度,力求打造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核心優勢。
(二)智慧型服務技術
智慧型服務技術,是指智慧型信息資源服務所必需的硬件條件。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遷,在信息技術(包括數據挖掘、信息過濾、資源檢索及智慧推薦等)的強大支持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嘗試從傳統型、數字型向“智慧”型服務邁進,構建智慧信息資源服務和推薦系統,優化整個信息資源服務流程,打造更方便、快捷和智慧化的服務模式,更加全面記錄讀者的信息搜索和瀏覽記錄,更準確、高效地提供所需的信息資源,完全實現智慧化優質服務。
(三)智慧型服務系統
智慧型服務系統,是指智慧型信息資源服務所具有的環節與流程。智慧圖書館不僅需要有先進的技術作支撐,也要有實施智慧型服務的服務體系,以貫徹先進的智慧型服務理念,切實優化整個服務系統的環節與流程,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便捷、便利、高效的信息資源服務,這是智慧型圖書館建設中至關重要的內容。
(四)智慧型服務人員
在智慧型圖書館中,人仍然是重要的執行和操作要素,一些個性化、特色化和智慧化的信息資源服務仍然需要人力來完成。在智慧型圖書館建設進程中,要打造一支具有主動服務意識和過硬信息技術的館員隊伍,在實際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激勵并發揮館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及時發現并滿足讀者的信息資源需求。
(五)智慧型讀者用戶
智慧型讀者用戶,是指接受智慧型的信息資源服務的重要群體。信息時代,與以往相比,讀者群體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是讀者自身的信息素養不斷提升,他們更明確自己的信息閱讀需求,也更擅長運用信息技術,更迫切利用信息技術來搜索并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二是信息終端設備的普及化,也為讀者實現上述意愿提供了有力支持。讀者可以借助個人電腦、iPad等設備,直接進入圖書館網站進行信息檢索并獲取信息,這既對圖書館智慧型、個性化服務的開展提出了要求,也為其最終實現創設了更便利的條件。
三、大數據與小數據結合下建設高職院校智慧型圖書館的具體策略
近幾年,數據量正以幾何式的方式增長,處在信息時代,人們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量十分驚人,挖掘數據、掌握數據和分析數據已經成為時代發展所必備的一種能力。在這一背景下,大數據與小數據的結合也已經具備相應的可行性。高職院校可以以此為基礎,嘗試采取以下策略,開展智慧型圖書館建設工作。
(一)信息技術的運用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恒動力。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包括圖書館在內的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由傳統型、數字型向智慧型方向轉型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圖書館要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以信息技術來挖掘大、小數據,對校內及社會讀者進行全面深度分析,以實現線上線下、隨時隨地的智慧化互動,實現更廣泛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最終實現智慧型圖書館建設的重大目標。目前,信息技術具體包括云計算、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安全技術、數據分析技術等,已經在高職院校圖書館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和應用。
(二)優化服務流程
高職院校要將大數據與小數據相結合,積極推進智慧型圖書館建設,以“服務”為核心,構建并優化服務系統和流程。在信息分享和傳播機制如此發達的時代,信息資源建設已經不再是限制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重要障礙,而如何為讀者提供更加貼合的服務,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則成為新時代智慧型圖書館建設的重要使命。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當充分把握自身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通過融合先進信息技術,嘗試以數據挖掘和分析系統為核心,構建起具有主動、個性、交互、智慧特征的智慧型服務系統,積極改進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手段以及服務效果,為讀者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智慧化服務。
(三)特色數據庫建設
特色數據庫,是高職院校智慧型圖書館建設的重大舉措。高職院校圖書館所服務的是特殊群體,其中包括校內的師生和校外的部分社會讀者。校內師生在資源需求方面體現出一定的專業化、職業化和個性化需求特征,社會讀者也多數是某一行業或領域的從業者。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本身就應當走一條與普通高校或其他社會圖書館存在差異性的道路。高職院校要將大數據與小數據結合起來,對讀者群體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依據來打造特色資源數據庫,在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培育圖書館的自身優勢。
智慧型圖書館是依托于海量資源信息和數據挖掘分析技術模擬智慧化思維,為讀者提供智慧化信息服務的新型圖書館服務模式。隨著互聯網、云計算以及數據技術的持續進步,各種類型數據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在向智慧型圖書館轉型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圖書館應主動采用能夠為讀者提供量身定制服務的智慧化信息技術,全面收集、利用用戶信息和數據,在對大數據與小數據進行整合的基礎上,構建更加精準、多樣、有價值的專業化、智慧化的系統服務,更深度、全面地滿足讀者群體個性、多樣的信息資源需要,這將為高職院校智慧型圖書館建設注入新活力、提供新思路、拓展新空間,促使圖書館在高職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