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金措
美術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美術教學既能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養成。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性,探究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為廣大美術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初中階段開展美術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還能在無形之中讓學生擁有發現美的眼睛,培養并提高審美能力。在目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審美教育成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诖?,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成為每一個美術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審美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式,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養成。
一、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繼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由此可見,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審美能力培養的基礎,提高觀察能力,審美能力自然就能提高。因此,學生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周圍環境和事物多加觀察,進而根據美術教學的要求,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判斷,以有效促進觀察能力的養成。另外,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待某一事物的耐心,讓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能夠更加細致,這同樣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對于一些主要學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生正處于發育的最佳時期,身體、心理的發育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對學生的未來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發育和教育,對其一生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初中階段開展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觀念的樹立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綜合素質,不僅對學生自身的發展,而且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正確認識美術教學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審美教育觀念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和教師忽視美術教學,經常出現占用美術課上其他課的現象,而且美術教學只是讓學生欣賞一些畫作或畫一些畫,無法將美術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F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美術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要求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不斷提升人文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正確認識美術教學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審美教育觀念,讓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促進情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審美能力,推動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重視美術課程教學體系設置,提高美術教學的地位
美術是藝術門類之一,是用一些物質材料,如、紙張、畫布、竹板、金屬、木頭、顏料、水墨等,創造出具有可視性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表達出藝術家的創作思想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因此,美術繪畫是人們宣泄情感、表達思想的一種途徑。初中階段開展美術課程,不僅能夠傳授學生一些基礎的美學知識和美術繪畫技巧,還能夠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讓學生通過鑒賞美術作品和創作設計,感受到藝術的巨大魅力,進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實際初中美術課程的開展卻不盡如人意,很多教師忽視美術教學的價值,而且美術課程安排的時間較少,學生接觸的美術知識并不多,因此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價值無法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學校重視美術課程教學體系的設置,提高美術教學的地位。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尋找適合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美術學習和鑒賞環境。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激勵評價教學手段,對于學生設計和創作的美術作品,教師要適當地使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有效發揮,引導學生在創作中表現自己的思想,進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審美思維,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三)在教學中傳授審美知識,促進審美意識的養成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審美知識,促進學生審美意識的養成,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習并理解色彩搭配、線條長短使用等知識,形成初級階段的審美。美術教學還有設計方面的內容,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審美品位。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欣賞和評價教學環節中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發現美、創造美,進而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
(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然美
當融入大自然時,人們就會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麗。人類美的意識來源于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美麗并不是色彩的渲染,而是心的體會。大自然以它寬闊的胸懷擁抱人類,用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人類,用它偉大的智慧提醒人類,帶給人類美的享受。一些畫家和美術生經常到河邊、郊外、森林等地尋找繪畫的靈感。因此,美術教學不必拘泥于教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學校,進入大自然,欣賞鳥兒、藍天、大樹、河流等各種擁有美的元素,讓學生學會欣賞大自然中的美。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鑒賞美,發現美的本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美
社會美與自然美不同,是一種經過人工修飾的美,是人類將自己的情感和社會經驗相結合而創造的一種美。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美,讓學生通過觀察社會事物,發現社會中存在的美,這種社會美的審美能力培養對學生的行為舉止、思想品質以及綜合素養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所以,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發現所生活的社會中存在的美,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美術知識,對社會美進行仔細觀察和尋找。例如,一些建筑、雕像、園林等都表現出強烈的文化色彩,這需要學生認真觀察,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美好。
(六)欣賞名家作品,提升審美水平
美術作品主要是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初中階段,學生的個性和思想正處于養成發展階段,每個學生的發展不同,個性和看待事物的思維不同,對美的欣賞也不同。要想提高審美能力,學生可以欣賞名家作品,分清美與丑,理解美、感受美。通常,美術鑒賞教學中讓學生鑒賞的作品都很優秀,具有較高的評價,可以成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內容。在鑒賞教學中,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鑒賞教學的內容可以是教材中的內容,也可以是一些學生的優秀作品。教師要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與美術作品產生共鳴,能夠用心靈去感受作品中滲透出來的美,讓學生分清是非與美丑,提高審美分辨能力。
三、結語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目的,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努力。學校和教師需要正確認識美術教學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審美教育觀念,重視美術課程教學體系設置,提高美術教學的地位;教師要在教學中傳授審美知識,促進學生審美意識的養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然美和社會美,在發現自然美和社會美的過程中發現美的本質;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名家作品,進而提升審美水平,達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促進初中美術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青海民族大學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