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厚興
摘要:在當前工業化生產時代背景下,機電一體化系統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廣泛應用,在簡化制造流程、降低人力資源消耗的同時,為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本文主要基于機電一體化系統在機械制造工程中具體應用,對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應優化處理對策的剖析和探究。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系統;機械制造工程;具體應用
隨著我國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機械制造工程過程中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其中,能顯著地提高制造質量和制造效率,同時還能有效地規避因人為因素引發的各種制造問題,為預期生產效益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1 機電一體化系統在機械制造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1.1 柔性自動化
柔性自動化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系統在機械制造工程中最常應用的一種技術手段,在以往機械產品制造和生產過程中,生產的單向性導致企業往往只能生產某一種產品,若要生產新產品則需要大規模改變亦或是重新引進生產線,在增加生產成本的同時也給企業經濟效益帶來了巨大損失,更無法滿足現階段人們對于產品的多樣化需求,企業的整體發展將受到一定影響。柔性自動化技術的引進,可實現對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進行生產,提高企業在多元化市場中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以計算機為平臺的柔性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工程過程中,操作者可將相應自動化設計作為幾何模型,通過計算機對生產加工進行精細化設計和數字化控制,由此在提高產品生產控制精準度以及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確保產品實現了參數化,最終為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提供有效數據支持的同時,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創造良好條件。
1.2 智能自動化
在傳統機械制造工程過程中,人工作業模式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力資源的成本支出和消耗,同時因人為操作亦或是檢查工作不到位而導致的各種產品生產問題,更給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深化,智能自動化技術應用價值不斷提高的同時,機械制造工程企業也逐漸向現代化、智能化、科學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在機械制造工程過程中,在原有機械生產中應用智能自動化技術,添加自動化系統,可從根本上實現對生產設備方面的智能化控制和監督,即企業可通過對比作業數據與預期設置數據,對生產作業進行適時調整和控制的同時,以此來全面提高產品的精準度和產品質量。
1.3 集成自動化
自集成系統出現后,計算機相關技術的整合已經能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模型,該模型在協調內部智能技術之間可共享信息的基礎上,也有助于提升機械設計整體水平。簡單來講,所謂的“集成系統”其實就是基于使用計算機傳感器和其他技術的電子信息集成來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統,在當前機制制造業產業規模和數量持續增加的新市場經濟常態下,企業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而為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合競爭優勢,在機械設計過程中,將集成自動化技術應用其中,設計及操作人員可通過對整個生產線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和控制,形成一條全自動化的生產線。
2 機械制造工程中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應用的優化策略
2.1 不斷優化和提高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水平
在當前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在機械制造工程應用中,自動化技術水平的高低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當前多元化市場競爭環境中,為有效地推動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不斷優化和提高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水平時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礎,具體而言就是在自動化技術應用過程中,企業需大力發展相關學科,由此在不斷提高自動化技術水平的基礎上,為預期企業制造目標的實現創造良好條件。
2.2 構建科學完善的企業培訓體系
人才作為二十一世界企業核心競爭的重要元素,人員自身綜合素養有待提高是影響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以及機電一體化系統應用效益的重要因素,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前企業發展現狀,構建科學完善的企業培訓體系,確保人員管理培訓作業落實到位,是現階段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在進行專業人員培訓過程中,高校作為人員培訓的主要場所,企業需加強與高校的合作交流,在提高培訓專業性和針對性的同時,確保自動化技術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此外企業還需提高自動化技術人員選拔標準,并通過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對自動化從業人員的技能再教育、再培訓,亦或是定期派高級技術人員出國學習國外先進自動化技術,來改善當前我國自動化技術水平。
3 結語
在當前工業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新產業時代背景下,機械制造工程業作為我國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將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應用其中是推動我國自動化技術水平的重要戰略手段。
參考文獻
[1]段穎,許曉琳,徐濤濤.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制造中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1 9,12(19): 231-232.
[2]李世甲,張本欣,李雯雯,機械工程設備安裝技術關鍵點探析[J].南方農機,201 8,1249(11): 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