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祖盛 雷明 雷煥
摘要:配電網是城市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網的優化對于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擴大電力市場有著重大意義。配電自動化是配電網優化是一大途徑,本文從配電網自動化和網架規劃項目的可行性出發,提出了配電網優化策略,以此為廣大用戶安全穩定的供電打下基礎。
關鍵詞:配電網規劃;項目可行性;研究管理
配電網是電力供應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直接面向用電客戶和廣大社會的重要能源載體,而配電網的運行情況直接決定了用戶的用電是否安全和可靠。一些中小型城市由于長期忽略對配電網規劃,使得這些城市的供電質量較差、容易出現線路老化等問題,最終大大提升配電網出現故障的概率,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不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
1 配電網規劃及項目可行性分析
結合當下的配網調度一體化改革,適時出臺相應的管理方法和管控模式,并對縣級供電企業的配電網規劃工作進行綜合評估,其評估方面包括規劃數據、項目可行性以及項目日后評價。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配電網電力裝備選型上務必要滿足運行可靠、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以及維護方式簡單等要求,隨著當下智能電網的普遍應用,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以上需求。針對配網規劃中相關技術人員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出規劃專業技術部門的作用,對各級供電企業給予充足的技術指導,完善相關計算軟件的配置,并對縣級配網規劃施行滾動修編,確保配網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
2 配電網的優化策略
2.1 加強對配電網網架的建設
要實現配網優化,首先要做的就是主要網架的建設,以此來擴大電源布局點。為了讓配電網網架達到合理的建設要求,中心城市需要加強供電系統的供電能力,一般都是在距離城市較遠的郊區地帶建設兩座220kv的變電站作為電源變電站,然后再布置相應的外環網。以主城市為中心建設3到5座110kv的變電站形成一個雙環的配電網,讓這個配電網作為城市供電的電源。然后就是要加強高壓配電網架的建設,高壓配電網是城市配電網構建的基礎,且直接關系到其他變電網的供電能力。高壓配電網既能夠接受能源點提供的全部能量,還能保證所有負荷的供應量。在進行對配電網的改造時,需要將110kv的電源進線改為開環運行的環網,一般而言,中低配置的配電網的覆蓋面積最廣,但是由于缺乏重視度以及規劃的原因,使得這部分電網的接線變得十分繁雜,極大的增加了改造難度。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因為事故導致停電故障的問題,需要對中低配置的電網進行改造,一般的改造步驟是對該部分電網進行分區和分期改造,以此來完善配電網的結構。主要方法是對lOkv主干線使用雙回共桿電源來形成一個環網供電,主干線導線的截面選定是由改造計劃決定的,一旦決定好之后就長期不會產生改變。考慮到供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降低對用戶用電造成的損失,需要將原本的放射式低壓配電線路改成低壓和高壓架空線路進行共桿建設。
2.2 配電網自動化改造
電力系統主要分為配電網和輸電網兩個部分,在配電自動化技術尚未得到應用之前,配網調控員根本不能看見10KV開關站的“三遙”信息,在進行對站內開關的操作時,不能進行遠程遙控操作,必須要調控人員到現場進行站內開關操作,然而由于調控員自身以及當地的交通路線、天氣等多種原因,使得調控人員不能及時的到達電站現場,而且在對10KV的高壓開關進行操作時,還會給調控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然而在開關站經過配電自動化技術改造以后,站內的“三遙”信息能夠出現在監控人員的監控屏幕上,調控人員只需要遠程遙控操作就能實現對電站的開關,這樣就大大的提升了開關站操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降低了監控人員的工作量以及現場操作帶來的風險。具體而言,實現配電網的自動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是電纜應該要作為配電主干線,將環網開關柜作為主體,建設在人口較為集中的區域。其次,架空線路要建設在城市規模大、環境較好的區域,把架空線作為主體,架設選為雙回路,并且還要在輸電線上設置一個變壓器或者安置一個雙電源,以此滿足用戶的需求。
2.3 優化分區城市配電網
在對配電網的規劃過程中,各個分區的饋線只設置了一條,這樣就不會出現交叉供電的現象。配電網的規劃的規劃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對單電源網架進行淡單獨的規劃,然后將各個分區的單電源網架使用聯絡線的方式將其連接起來。
3 結語
對配電網進行優化,不僅降低了配電網在故障上的投入成本,還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電站的管理水平。總體而言,配電網的改造必須要從用戶的消費需求出發,并以此來全面推動電力市場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的配電系統,讓電站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讓配電網變得更加實用和更加方便,為實現配電網的長期有效和安全服務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杜行.加強配電網規劃及項目可行性研究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11(36):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