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霞
【摘要】試卷講評課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通過試卷評講,查缺補漏,歸納整理,鞏固已有知識;老師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進度,解決教與學之間的矛盾。本文簡要闡述語文試卷講評課的一些方法:講評前應做好試卷分析準備;重視和優化講評過程;試卷講評要講問題、講思路、講方法、講規律、講變化。
【關鍵詞】試卷;講評;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提起試卷講評,我想起了曾聽到的一個笑談。一名領導拿著聽課筆記去隨機聽課,踏著鈴聲剛想走進教室,站在門口的上課教師趕忙迎了過來:“領導,我這節課講試卷,您就別聽了。”領導隨口說:“講試卷也可以呀,你講你的,我聽我的。”上課教師面露為難之色,“試卷講評也沒啥聽的,您下節課再聽吧”,領導只好悻悻離開。這個“笑談”就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笑過之后,也不免引起我們的思考:也就是說,許多教師對測試論文的關注不夠。當我在課堂上拿起論文時,我會談論它。我說的,我不能說清楚,更不用說學生了。語文試卷講評課有哪幾種上法?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一、老師對答案,學生記錄
這是我剛剛參加工作時,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做法。在課堂上,我將向學生公布整套問題的答案,學生將記錄并更正答案。一套中文試題從單詞開頭,字形,成語的運用,識別病句,句子收斂,悄悄地寫問題,閱讀古典中文,閱讀敘事,閱讀解釋性文字,寫作文章。一節課下來,老師忙于宣讀答案,學生忙于在試卷上修改,記錄。老師讀得口干舌燥,學生記得龍飛鳳舞。說到答案真的是節省人力和節省時間。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學生們在忙碌的記錄和修改后的答案中實際上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探究,缺乏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培養。
二、先做分析,再做講解
這是我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后,聽到的一節試卷講評課。講評前,老師對學生的本次考試每題的得分率及得分情況,班級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等數據都做了精心的統計,制成 PPT,課堂上老師逐一向同學通報,還與前次考試對比,對成績進步的同學進行了表揚。之后,老師開始解釋試卷,評論意義,想法和方法,讓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復習問題的技巧,解決問題和識別問題。我覺得這種講評試卷的方法比自己的好,就開始模仿進行了幾次。結果一個問題暴露出來:那就是總會因為內容多,不能按時完成教學而拖堂。跟身邊有經驗的領導老師探討,他們建議我,得分率等的統計和比較應該是老師自己了解掌握即可,沒必要一一公示給學生,試卷講評課作為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就應該是:明白自己考試中沒做上或做錯的題的正確做法,甚至掌握這類題型的解答方法,爭取下次考試中不再出錯。
三、重點講解,忽略其他
于是,我的試卷講評課又做了改進,我通過閱卷過程中了解到同學答題過程中出現錯誤比較集中的一道或幾道題,然后在試卷講評課上就對這一道或幾道題做詳盡的講解,再進行拓展,輔之以充分的練習,其他試題以對答案的方式來解決。例如,在一次考試中我發現學生記敘文的閱讀的三道題目錯誤率極高,于是,我就把講解的重點放在這三道題目的解答方法的指導上,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解答的技巧,甚至是表達的范式,然后再讓學生做拓展練習。其他問題只是用幾分鐘公布答案而已。這種方法確實為學生帶來了一些好處。恰巧前不久縣里的教研員來學校聽課,我便結合剛剛進行的單元測試上了這樣的一節試卷講評課,請教研員來指導。課后交流研討中,教研員的一句話把我問住了。她說:“你這節課與專題復習課有什么區別呢?”我也無話可說。那么,試卷講評課究竟該如何上呢?我開始跟教研員和身邊的老教師探討,經過大家的點撥,我對試卷講評課的內容和方法更明晰了。
(一)試卷講評到底講什么
漢語教學主張文本教學,那么論文就是試卷的文本。應根據試卷的內容制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困難。語言試卷評審班要求教師仔細設計課程計劃,使用試卷作為文本,以及在試卷評審課中應達到的目標。專注于解決問題和學生可以獲得的東西。如果你逐個地解釋所有問題,那么就缺乏適度的擴展。有效的試卷評審課應該關注試卷的內容。
(二)試卷講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
語言測試論文應該有效地使學生從錯誤到正確。如果我們不相遇,我們就無法得到它。應注重過程和方法。試卷目標的實現不是“教學和接受”“解釋和記錄”的單一方向,而是基于學生獨立,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參與、體驗和理解的空間,并將知識和技能內化。確實,學生可以通過在未來的考試中遇到相同類型的問題來獲得正確的答案。
1.展示法。第一,您可以向學生展示錯誤的答案,讓學生自己發表評論和評分。第二,做錯的學生可以談論他們自己的答案,并幫助他們分析他們想去的地方以及如何回到正確的想法。如句子收斂問題,如何將一些句子連接成邏輯關系,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將引導他們,他們將取得優異的成果。第三,展示學生做得好的答案,并效仿其他學生。如:寫一個問題,或向同學展示高考的完美分數,或者向同學展示他們同學高分的文章。學生很快就會在下一篇文章中模仿這些作品的結構和語言,考場作文水平會提高得很快。
2.講授法。對于學生尚未涉及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最有效地解決問題。當然,教學方法不能濫用。
3.請同學做小老師。請與做得好的學生一起做好教學生的問題。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答案,當學生從同齡人那里聽到時,他們會感到更有說服力。
4.自學法。一些知識積累的問題,如發音的問題和論文寫作問題,允許學生通過自學完成修改,這節省了時間,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5.討論方法。問答方法對于有爭議的學生,有多個答案的問題也可以使學生獲得很多收獲。
四、新的講課模式
根據教研員和各位老師的指導,我又設計了新的試卷講評課的模式。
1.課前準備。應針對試卷,并對試卷進行徹底解釋。因此,在評論之前,我應該仔細計算每個問題的得分率,找出學生做得好、得分高的問題。學生錯誤率和錯誤類型,知識表示的設計方法。如:經典漢語句子翻譯問題是學生錯誤率高的問題。在課堂上向同學展示,找出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有效方法。
2.重點講解。破壞測試題的順序,首先在試卷中選擇一些具有高錯誤率的測試題,重點關注解釋。在40分鐘的課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通常約為15分鐘。我打破了問題的順序,首先在試卷中選擇了幾個高誤差的問題,重點放在解釋上,并把關鍵點和難點放在學生的注意力上。在專注于解決一些問題后,我們將按順序對其他問題進行一般性解釋。它實現了點和面的組合。學生還掌握了回答方法,并以高錯誤率回答了問題的技巧。
3.點面結合。突破了錯誤率高的試題后,我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其他試題的講解,具體做法是請每一小組的組長或學科代表來給組員講解余下的試題,遇到有障礙的試題,可以請老師幫助講解,也可以求助其他組的同學。小組合作過程中弄不懂或弄不準的問題可以提出來班級交流,最后將各組提交上來的問題整合后,由班級中這類題目解答較好的同學做小老師來給大家講解。
4.鞏固練習。在評論試卷時,我要求學生在試卷上設置所有錯誤的答案。并收集出現在“錯誤標題集”中的考試中的典型錯誤問題(包括誤解)。分析錯誤答案的原因并給出正確答案。根據評估情況,我在評論后仔細設計了一個具體的練習題作為糾正性補償練習,讓實踐中多次出現容易出錯和混淆的問題,達到糾正和鞏固的目的。
當然,我的試卷仍在探索和改進中,如何使試卷更加科學有效,讓這樣的課型也有獨到的魅力和趣味,讓學生喜歡,更讓學生受益,不至于本文開頭的“笑談”在自己身上上演,應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