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梅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是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的小學生會學習大量的字詞,開始形成閱讀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學生日后的進一步學習至關重要。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引進快樂教學的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個有趣的教學氛圍。本文主要簡明介紹了新課改下語文課堂快樂教學的必要性,對快樂教育的特點進行了解釋,分析了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結合個人的工作經驗,給出了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建議,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快樂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快樂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快樂教育”是最近新提出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在于,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教學是以老師為上課主導,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授課,學生只能夠被動地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也不理想,學生的互動熱情低。而快樂教學引入小學語文課堂,可以幫助教師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轉為主動學習。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快樂教學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堂快樂教學的重要性
學習教育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使得課堂變得死板,學生喪失了學習自主性,小學作為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應當構建趣味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引入快樂教學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快樂引入課堂,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翁,教師利用各種各樣的輔助工具,比如音頻、視頻等,采取多種有趣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而且快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學習心態,在日后遇到學習難題的時候,能夠積極面對。對于教師而言,能夠改善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式,緊跟時代潮流,幫助教師跟學生以平等的角度進行溝通,實現互動教學。
(二)快樂教學的特點
“快樂教育”顧名思義,就是主張快樂的教學方式,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創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一方面可以實現教師的快樂教學,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輕松學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熱情。加上小學正是剛開始打基礎的時候,快樂學習能夠讓學生形成好的學習態度,培養樂觀積極的學習精神,日后學習碰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以輕松的心態面對??鞓方虒W在應用教育實踐中具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征:
1.趣味性??鞓方虒W提倡的就是快樂有趣,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或者通過組織開展春游活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快樂。
2.愉悅性。如果教學課堂一直是輕松愉悅的氛圍,那么學生就能夠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3.和諧性。師生間不僅是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更是朋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加放松,提高學習效率。
4.開放性。開放是確保小學語文教育實施“快樂教育”概念的重要條件之一。在該概念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在學習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學生自由溝通,讓學習變得更加開放透明。
5.發展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更好發展,“快樂教育”概念的引入,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為日后個人發展而學習。
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作為課程改革的一部分,小學教師也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構建和諧教學課堂,逐步提高教育質量。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仍存在問題,這些教學問題嚴重制約了教育活動的優化,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地學習。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參差不齊
我國的小學語文課本存在幾種版本,有人教版、湘教版、蘇教版等等,版本不盡相同,對應采用的教學手段也不同,教案也存在差異,這給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需要很好地銜接課堂與書本之間的關系,加大了知識點之間的啟發難度,對學生接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二)教學課堂的互動合作性不夠
小學語文課堂仍舊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老師授課為主,比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小熊住山洞》,這篇文章中應用到了許多動詞,一系列動詞的應用能夠使動作表現得更加直觀,人物形象也更加豐滿,而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雖然進行字詞句的基礎講解,但是對于語文文本的拓展做得不夠,比如課本中的“長滿了”“開滿了”“結滿了”等,老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思考,是否可以利用其他動詞進行替換,并且闡明替換的理由,由于時間的關系以及課堂的互動性不高,這方面的互動教學開展得比較少。
(三)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過于傳統
我國的小學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雖采取了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式,但效果不很理想,加上我國的教學任務,教育工作者仍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導致教學趣味性偏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對學習的興趣不足。
(四)小學語文作業過多
作業是學生最大的負擔,也是用來檢驗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過多以及過難的作業會使得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有的教師為了追求教學任務,還會布置課外習題作業,導致學生的作業過多,無法及時完成,為了不拖欠作業,有的學生會采取抄作業的行為,久而久之惡性循環,使得厭煩心理進一步增加。
三、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一)設置趣味性教學活動
為了構建一個有趣的教學課堂,教師可以設置趣味性的教學活動,選擇有趣的課程內容,采用新鮮的教學方法,比如視頻、音頻講解,在學習與植物有關的課文時,組織學生去植物園,進行近距離學習,加深學習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除了讓老師進行介紹之外,教師應該鼓勵同學進行簡單的介紹,這樣可以吸引其他同學的學習興趣,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正是學習字詞的關鍵時期,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游戲,比如讓學生各自扮演偏旁部首,進行配對的游戲,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多種配對,盡可能多點組成字,這樣能讓學生進一步地了解字的架構,同時也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
(二)在教學中使用積極的教學語言
小學正是形成邏輯思維的黃金時期,語文課堂的教學應該多采取積極的教學語言,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閱讀思維,開闊眼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有一篇課文為《雪地里的小畫家》,對于這類描寫的文章,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及微視頻等教學手段,組織學生觀看北方的農家雪景視頻,同時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利用積極的語言進行教學,分析為什么小雞在雪地里畫的是竹葉,小狗畫的是梅花,因為小動物的腳的形狀不同,所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也不同,這樣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表達,同時鼓勵學生模仿文章,以其他動物為作文對象,進行作文訓練。
(三)在教學活動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快樂教育離不開愉快的教學氛圍,教學氛圍不僅包括有趣的教學手段,也包括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讓自己的表達授課更容易被接受,學生也會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態進行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在課堂中引導合作學習,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課堂內容。
四、結語
總體而言,“快樂教育”是我國未來教學的發展方向,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積極引進快樂教學的理念,根據課本內容,采取趣味性教學,創新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樂觀的學習心態,為日后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榮華.快樂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的靈魂[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