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兵
【摘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這是進行課堂素質教育的關鍵。所謂的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動態的,把教和學結合起來,由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一起合作的過程。對人際關系、教學方法、組織形式進行調節或者改進,使得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民主而熱烈,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平等友好。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合作式”的課堂教學思路。
【關鍵詞】素質教育;課題教學;人際交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將學生作為主體,這是進行課堂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生的發展是素質教育思想中的關鍵,如果想在課堂中的教學中表現出來,第一步就是要使老師和學生都參與到教育的過程中去,讓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合作的相互作用。在這幾年里,我進行了語文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在課堂的教學中,我逐漸將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在課堂教學里確定下來,將“合作式”的課堂教學的方式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去。所謂的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動態的,把教和學結合起來,由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一起合作的過程。對人際關系、教學方法、組織形式進行調節或者改進,使得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民主而熱烈,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平等友好。下面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合作式”的課堂教學思路。
一、感情交融
愛是教育的核心,也是老師和孩子關系的核心。老師和孩子之間交流以及老師能否給孩子親切感、信任感還有自尊感,這些決定了教育的成功與否?!昂献魇健钡慕虒W的最基本的前提,是老師和孩子之間形成的平等民主的關系,是老師和孩子之間信賴和和諧的感情。在我們每班接受教育的學生中,有些學生學業成績不突出,他們的一些需求可能會缺失,比如愛和自尊心。
歸宿感沒有得到滿足,一些負面的心理,比如自卑、逆反、受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對學生投入充分的感情,使他們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加融洽。
(一)上好緒言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極為重視每學期的第一節課。我總是微笑著站在講臺的一邊,以聊天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自己?!霸谕瑢W們的眼中,老師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藹可親,我也想要做到這樣,但是現實很骨感,有時候同學們奇思妙想的問題我也很難答上來。所以三人行,一定有一個是我師父。以后我們就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大家可以做到嗎?”這樣坦誠的溝通,不僅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還成了老師和學生培養感情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實施無斥責教育
一方面,要在教學語言的使用中杜絕斥責性的語言使用。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堂外,都要主動地了解學生接近學生,拉近和孩子內心的距離。
在課堂的教學中,以老師和孩子一起制定的課堂紀律為基礎,注意對學生的努力進步進行獎勵,合理地利用集體輿論來對孩子進行表揚或者批評。有些學生某些行為會對課堂產生不良影響,就以“第一人稱反應”的辦法告訴學生我的看法(比如“我覺得在課堂說話不好”)。這可以把學生本身和學生的不好的行為分離開,既能夠制止不良的行為,也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還有,我注重在故事、笑話中尋找教育的價值,并將其應用到課堂中,使那些存在缺點的學生,比如寫字和標點的使用不規范的學生,或者背誦過程中丟三落四的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被教育。這種沒有斥責性語言出現的教育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自己和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為形成良好的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及愉快平等的教學氛圍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第二個方面,就是使用“交談式評語”。在日常批改作業或者作文的時候,我使用第二人稱來進行點評。比如把簡單的“重做”,轉變成“你寫的字有點不太漂亮哦,可以再寫一遍,給我看看你最漂亮的字什么樣嗎?”而面對那些性格比較靦腆的學生,我在批改作業時寫一些充滿鼓勵的話語在作業本上,如果有批評,就會把批評寫在紙條上,再夾進去。雖然這樣進行點評比較費勁,但是呈現出的效果非常不錯。學生們一致認為,這樣的方式使他們覺得親切,也易于接受。
二、人際交往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境。如果想要使教學目標能夠有效實現,課堂內或者課堂外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不可或缺的。想要使學生具有主體意識,能夠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充分釋放自己的潛力,就要改進教學的方法、組織形式、領導方式甚至是教學的情境,開拓一種有效地在課堂中進行人與人之間交往和合作的途徑。
(一)小組學習
在現代心理學中,將課堂上的學習情景分為三類:合作學 習、競爭學習、個人學習。合作學習被認為是最佳的學習情景。以合作教學作為出發點,不僅是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也很重要。我經常按前后桌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八個人的小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要先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才能將課文放到小組內進行學習,課文應該是篇幅長、難度中等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充分參與到活動里,對合作效果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如果有的小組進度慢,可以恰當地給予幫助。在實踐中,我發現,小組學習使得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能夠以平等的機會參入進來,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成績,還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觀,培養同伴之間的感情。
(二)群體合作
班級內部的合作是群體合作的一種。我讓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業,讓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認知結果,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比如小組之間互相批改作文。開展這一活動之前,要明確評分的標準,在批改結束后要查閱批改的作文,將寫得好的或者是比較典型的作文選出來,進行講評。選取三分之一的學生,對其作文進行精評,而寫得不好的可以進行面批。通過這種方 式,學生可以很明確地知道作文的標準,深刻地理解語文學習的目標,自覺地學習語文。由于自尊心作祟,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這個時候也會盡自己的努力做好作業,在互改之前好好復習,這不僅節省了老師的時間,還能讓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
(三)個性合作
一些心理學家,如溫勒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們認為影響良好的課堂風氣形成的關鍵要素就是民主型的領導方式,這會對學生形成集體觀念以及相互團結產生有利的影響。于是,我將民主型的領導方式應用到課堂上,通過改善老師和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一方面,要做到對學生進行質疑的引導,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就怕沒有問題,有問題才有進步。為了從老師問轉變到學生問,我第一步是老師先示范性地設置問題,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談談自己的經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大多數學生由不問到不擅長提問再到善問敢問后,我就讓學生在課前的自學中對難度大的課文進行提問,然后對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后,把有價值的問題引入到課堂中,使全班同學一起討論,或者是同桌之間在老師的幫助下提問。第二個方面,就是角色互換。讓學生承擔老師的角色,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針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朗讀訓練和詞語訓練。小組內選出代表輪流登臺進行展示。每個單元中選出一篇較為簡單的課文,班內選出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備課,在小組組長組成的會議中講解自己教學設計,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然后進行講課。最后老師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總結。第三個方面,對指出錯誤的學生進行鼓勵,以學定教。課堂上,當學生指出老師存在的錯誤時,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每個學期結束后,讓學生點評老師,使老師知道自己的過失或者錯誤,或者是不足。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后,使得課堂的活力大大提升。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學習課文,也能對老師或者學生講解課文的過程提出質疑,發表自己的想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升,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相互尊重的良好關系,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