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本文在探究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重要應用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針對性地提出了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高效應用的相關策略,旨在為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在我國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啟迪。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在多個領域內逐步滲透并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幼兒園美術教育行業同樣如此。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元素,并嚴格根據幼兒教師教學目標合理呈現幼兒教育課堂美術活動相關內容,使之有具體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強大優勢,使得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凸顯。在此背景下,探究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應用意義及其具體措施策略便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首先,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能在極大程度上直接激發幼兒學生學習美術活動的興趣。根據多年來的幼兒學生美術教育活動實踐可知,傳統模式下的單純示范講解方式進行美術課程的教學,僅僅能使幼兒在美術教師指導下被動學習,跟隨老師進行純粹的模仿式訓練,單一枯燥的同時并不能直接激發幼兒學生對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更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其次,信息技術能進一步拓寬幼兒學生的想象空間和意識思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有效引導幼兒學生更快融入教師的美術教學活動,給予幼兒學生更多想象空間的同時,有助于訓練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創新能力。最后,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大幅度提升幼兒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效率,由于美術課程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傳統模式下老師單純的講解方式很難將形、聲、色一體的繪畫技術講解清楚,而多媒體技術則為幼兒學生創立了直觀和形象的學習環境,能幫助幼兒學生打開思維空間,從而大幅度降低幼兒學生美術學習難度。
二、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幼兒美術欣賞活動
眾所周知,幼兒認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外乎具體形象、色彩、聲音、動作等方式,而孩童獲取外界信息方式的多樣化更能直接激發幼兒關于外界事物的認知和想象。信息技術在此方面有著其獨特優勢,能有效將形象、聲音、光線和色彩等融為一體,動靜結合。相比較傳統模式下的美術教育活動而言,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更能高效幫助幼兒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將更多元素的事物直接呈現到幼兒面前,加強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例如,幼兒教師在培養孩子關于中國國寶大熊貓這一動物的美術欣賞意識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網絡上大熊貓的眾多真實水平呈現到幼兒面前,使幼兒能對大熊貓的生活細節進行仔細觀察,并借助相關軟件對大熊貓進行動畫處理,營造更加可愛的大熊貓形象,最大程度上激發幼兒對大熊貓的濃厚興趣。
(二)再現幼兒在美的環境中和親近大自然的瞬間
在培養幼兒學生美術思維和美術學習理念的同時,幼兒教師可進一步利用信息技術記錄和再現幼兒在美的環境中和大自然親近的瞬間,以此方式最大程度地提升幼兒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讓幼兒直觀感受自然風光的具體繪畫過程、繪畫詞匯和繪畫技巧,提升幼兒關于美術活動的創作能力和欣賞能力。例如,在幼兒教學中關于春天這一主題教學時,幼兒老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篩選和打印網絡上以春天為主題的多種圖片,在拓寬幼兒學生關于春天這一抽象詞匯直觀形象意識的同時,逐步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和欣賞春天的萬事萬物,從而達到討論引導過程中教會幼兒學生學會美術作品構圖、色彩運用、線條運用等繪畫技巧的目的,在強化幼兒學生關于春天想象力和審美意識的同時,為幼兒自主創造圖畫作品奠定一定基礎。
(三)優化幼兒美術欣賞教學情境
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不僅能進一步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和形象化,還能將聽覺、視覺的多樣化認知方式融入美術課堂教學課件,使美術作品和音樂作品甚至其他類同藝術語言相交匯,最大程度地營造形、聲、意交融的藝術氛圍,充分調動幼兒關于美術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程度上提升幼兒關于美術教育活動的學習興趣。例如,幼兒教師在開展大提琴、鋼琴等樂器實物的繪畫課程時,可進一步借助相同樂器音樂作品最大程度上啟發幼兒的想象空間,使幼兒得到多種感官刺激,愉悅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接受其他各種知識的啟蒙,使幼兒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而進入最佳美術學習時間。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可播放諸如百老匯爵士樂等較為歡快的曲調,最大程度地使幼兒理解音樂作品和繪畫作品等同類藝術作品的相通之處,使幼兒學生在欣賞畫面時充分發揮幼兒學生空間想象力,為培養學生大膽運用色彩、線條等打下一定的基礎。
(四)更好地促進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傳統模式下的美術教學活動更多的是依靠老師的示范式講解,學生在老師講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和訓練,并在繪畫完成后借助老師的點評改進其繪畫技術。而現階段信息技術使用下的幼兒美術課程教學則具備了更多的互動功能,能更好地發揮老師和幼兒學生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效用,更好地提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實際教學效果。例如,當老師為幼兒學生播放《獅子王》這一電影以幫助學生塑造獅子這一動物形象時,幼兒教師可借助提問的方式充分了解幼兒學生關于動畫片中獅子王的直觀感受,借助環環相扣的問題充分調動和引導學生展開對獅子的思考和想象,從而強化幼兒學生對繪畫對象的認真觀察能力和對繪畫對象特征的認知能力。
(五)加大幼兒美術作品創作參與度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和可接觸性等,甚至部分信息技術軟件還具有3D建模功能,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生在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因此,老師在開展幼兒學生的美術教育過程中,可進一步加大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在為幼兒學生創作美術作品和鑒賞美術作品發揮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盡可能地使幼兒學生感受到與傳統模式下的美術教學活動的不同甚至優勢。例如,幼兒教師可進一步借助相關軟件放大教學過程中的圖片,使幼兒學生更加細致和具體地觀察到同一圖片在不同視角下的作品魅力,更可借助“PS”等軟件進一步強化對同一圖片的光影色差調整,逐步培養幼兒學生關于美術作品創作的色彩運用技巧和畫作色彩運用敏感度,更可借助對名家名作良好布局的欣賞增加幼兒學生對美術內涵的領悟。同時,幼兒教師在對某一名作進行鑒賞時,還可進一步借助影像資料等對作品內容和作家生平進行一定的介紹和補充,強化幼兒學生對美術作品繪畫技巧掌握的同時,加強學生對更多人文知識的了解,逐步激發和培養幼兒學生的美術作品創作欲。
三、結語
總之,當代社會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極大程度上直接轉變了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傳統模式下較為呆板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途徑的拓展、教學環境的優化和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充分調動幼兒美術教育學習興趣、提升幼兒審美情趣、拓寬幼兒想象能力和增強幼兒創新能力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夢君.信息技術使幼兒美術的教學綻放異彩——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2]萬明,闞玲.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