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芳
摘 要 文章以當前筆者剛接手的三一班,學校里大名鼎鼎的“差”班的中發生的關于“臟”“亂”“鬧”的三個真實案例為基礎,簡單談談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內外兼修,增強學生素質,形成良好班風,提升教學管理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 內外兼修;班主任;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022-01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這幾年接收的大部分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及本地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這些農民工子女來自不同的區域,文化差異大,且大多數家長的文化層次偏低,子女較多,平時多忙于生計,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和子女的交流溝通很少,也無暇顧及孩子學習、生活,大多數孩子處在一種自由發展的狀態中。
筆者對班級形勢做了分析和總結,與學生們一起對班級進行了改造和建設。
首先要“目中有人”。這些孩子之所以會紀律意識不強、行為舉止不合規范,目中無人,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他們的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肯定。個別家長只關注孩子考試分數,總覺得孩子一好百好,似乎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成績,這是非常短淺的見識。要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筆者開展了《做雷鋒式的好少年》《我與誠信手拉手》等活動,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了集體的觀念以及遵守集體規范的習慣,學會了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自由與紀律等關系的方法和原則,養成適應集體生活的習慣,使個體社會化日益成熟起來。
其次要“心中有標”。就是要確立共同的奮斗目標,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從整體上樹立一個共同旗幟,讓學生們看到一個前進的標桿。經過全班商量定下:“三一三一、力爭第一”,作為班級目標;期初引導學生確立個人目標,并在“心語心愿”墻張貼,中間是班級目標,四周是個人目標,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心”形。通過演講自薦和民主選舉,產生了萱萱為班長,小瑞為副班長,子青、小鑫等為成員的新一屆班委,“值日班長”輪流做,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在集體活動中有機地安排好學生群體,讓學生通過集體成員的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
再次要“外樹形象”。以“三個輕輕”(說話輕輕、走路輕輕、動作輕輕)、“文明用餐”(安靜、“光盤”、潔凈)“遵守規則”(課間活動要有序、上下樓梯靠右走、聽到鈴聲是命令、嘴巴緊閉等)“外樹形象”(在教室你代表個人,走出教室門你代表三一班,走出校門你代表學校。)為導向,以“勤學、誠實、守紀、奮進”打造班級新形象。
最后要“內強素質”。筆者經常找一些公眾場合不和諧的畫面讓學生評說,幫學生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集體教育力量,使學生信任集體,依賴集體,從而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責任感。通過“衛生角”潔具的擺放、垃圾桶的清理,時刻保持教室的整潔,來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布告欄”班級獎懲條例來評選“學習之星”,養成學生愛學習、會學習的習慣;以“黑板報”“學習園地”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展示才華;以“今天我是‘值日班長”培養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班級建設取得了一些小的成效,分析取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首先,本質不壞。從學生這個主體本身來分析,這些孩子的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肯定。通過班集體活動,逐步形成和發展了集體的觀念以及遵守集體規范的習慣,學會了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自由與紀律等關系的方法和原則,養成適應集體生活的習慣,使個體社會化日益成熟起來,“學會做人”為今后走向社會打好基礎。
其次,目標引領,協作發展。共同的奮斗目標代表了集體的發展方向。讓孩子從小養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的觀念。學會處理好人際關系,樹立人與人之間平等、團結、友愛、互助、民主的社會主義新型的人際關系,這種新型的人際關系把同學組成了有機整體,使學生意識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個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微小,許多工作都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
再次,外樹形象。班干部是班級的外在形象,這些“小領袖”式的學生干部,作為同齡人,在班級學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學生只有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認識到責任,學會履行職責,在班級集體中,每個班干部都有自己的份內事。
最后,內強素質。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養成教育,而養成教育中活動是載體,往往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比無數次的說教所起的效果要強的多。因為,一次成功的班集體建設活動,必定需要經歷準備、組織、實施、反思這四個過程,恰恰在這樣的環節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實現了教育。
陶行知曾說:“我提倡要好好學習,但是學習的根本是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班級建設必須有意識地進行精心規劃和長期建設,使班級育人功能能夠充分發揮,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讓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努力進取,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讓班級的愛和班級文化照亮每個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
參考文獻:
[1]郭雪來.淺談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管理的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