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廣仁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興起,道德與法治課程逐漸受到了大家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發表了重要講話,進一步表明思想品德應該得到全國的重視,也表明了我國十分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工作。中學生是未成年的群體,與社會交集較少,思想比較單純,更應該注重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其中,中學生在進行思想品德評價時,存在教師組織不夠全面,學生不重視、不積極參與等情況,文章通過分析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素質教育;問題;改進方法
當前思想品德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導致教師只能根據試卷的分值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正確獲取學生的思想品德實際情況。由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純理論課程,教師也無法通過實驗或者計算結果考核學生。對于中學生而言,在學習中正確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有助于學生更加自信地學習其他課程,更加了解自己。思想品德評價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部分,評價中學生思想品德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積極參與。這項工作采用科學的方法收集和處理、整理相關數據,使用合適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評價中學生的個人品德。[1]
一、思想品德評價的重要性
道德與法治課考評是根據課程標準和課程目標,判斷中學生掌握的思想品德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2]現如今,學校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就需要注重道德與法治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提高學生的素質。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夠更好地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實現自己的夢想、做好人好事。學校很多的教育課程都需要考核評價功能,如數學主要考核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語文主要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等,這些能力和思維都是跟隨學生一生的,不會憑空消失。但是道德與法治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和評價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的思想品德容易受社會事件和生活案例而發生改變,從而需要重新評價,實時評價,不斷地更新和跟進。一旦學生的思想品德發生不良的改變,教師應該及時給予指導,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免得學生誤入歧途,造成不良影響。筆者認為思想品德評價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中學生的德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的人才。在課堂上,教師通過教授課本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案例,獲取案例中的知識點和正確的做法、觀點,使得學生在真正面對該案例的時候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并且公平、公正地解決問題。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時候,不能僅僅按照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因為成績是學生背誦默寫理論或者往積極方面寫的答案,無法考核到學生真正的思想品德。學校應該擬定規范的評價方案,促進教師正確評價學生的思想品德,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考核,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考核評價。在評價中,教師分析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指導和鼓勵,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正確的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和文明的行為,更好地全面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提升素質教育
國內的應試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狀態,沒有成為課堂的主人自主獲取課堂知識,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僅傳授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校不應為了升學率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后期發展,忽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走彎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評價的時候,學校應該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情況,綜合全面地評價學生。
(三)提高教學質量
良好的思想品德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個人能力,正確的評價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向上,樂于學習,互相分享學習的體會,學習楷模作用。學校具備規范、完善的思想品德評價體系有助于提高整個學校的學風、道德風,使得家長更加放心地將孩子送入學校學習,從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注重于教學上,而不是管理學生課堂紀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方式缺少多元化,主體過于單一
學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學情況,在不影響教育工作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應該聯合教師、家長、學生一起完成評價工作,建立健全的思想品德評價系統。但是筆者發現,中學生的思想品德評價一般都是以筆試作為評價方式,沒有引入多元化、信息化的評價方式,導致教師無法獲取學生真正的情感、價值觀、態度、能力的情況,不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備課。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筆試的時候,會隱藏自己內心的具體想法,一旦出現抉擇的時候,就會出現混亂,造成不良的影響。學校和家長、教師都具備著引導學生思想品德的責任,但是在現實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評價工作都是由教師一個人獨立完成,在教師對學生的認識不夠的情況下,往往根據學生的最終卷面分進行評價,或者根據學生平時表現出的結果,無法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不利于思想品德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開展。
(二)教師對評價的認識不足,評價脫離實踐
思想品德評價是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全面的評價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在學習中認識和塑造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在現實中,教師的工作量巨大,往往忽略了評價的地位,無法根據學生的個體特性進行評價,無法正確地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很多教師注重課堂案例的講解,一味地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灌輸給學生,而沒有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事倍功半,學生無法消化大量的理論知識,也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且大部分的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品德的時候,成績單寫的評語都是千篇一律,甚至大部分學生的評語都是一樣的,沒有根據學生的個人表現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展情況也是各有不同,需要教師認真根據學生的發展歷程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才能更好地激勵和引導學生。
(三)思想品德評價沒有和實踐結合起來
有些學校為了完成表面的檢查工作,甚至出現造假的情況,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完成思想品德工作,使得數據失真,素質教育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影響學校的德育工作。學校在乎的是成績,而不是學生真正的思想品德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壞的品德和行為,逐漸成為不良少年、少女,影響學校的聲譽。思想品德評價是我國提升教學質量和素質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具有重要的地位。現有的評價體制缺乏一定的實踐性,導致很多德育工作無法開展。[3]
三、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改進方法
(一)教師正確認識評價,確定評價的目標
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和評價能力,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況和課程的教學目標、素質目標,制定健全的評價體系。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學生評價自身,介紹自己的優缺點,互相認識新同學,端正自己的思想,不以貌取人、不拉幫結派、不攀比、不拜金,平等地認識每一個新同學。[4]教師應該及時記錄好學生的自我評價情況,便于后期再次評價的時候比較匯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相評價,看看別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存在哪些差異,使得學生更加真實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而教師也可以得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況,并進行指導和匯總。在建立思想品德評價目標的時候,教師應該進行交流,互相討論,學習別的學校好的評價目標和改正自己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切合實際,設計正確的評價內容
學校應切合實際,重視思想品德的評價工作,不定時地對教師增加思想品德評價方面的培訓,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穎的、全面的評價方式,提高教師的評價方式和水平,使得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中,更好地設計出適合學校學生的評價內容。其中,學校應該結合社會和家長的意見,從各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如社會公德心、道德、孝道、誠實守信、樂于分享、奉獻、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評價內容,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地鍛煉提升自己,塑造更好的自己,為國家、為社會、為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不斷總結,使得評價方式多元化
教師使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會得到不同的評價結果,所以,教師應該在評價過程中不斷地更新評價方式,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教師在評價過程結束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意見和反饋信息進行改善,使得學生更加樂于參與評價,在評價中成長更快。評價的方式除了教師評價學生,教師應該增加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他評等,增加不同的主體參與評價,使得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評價,形成具備學生個性的評價報告,而此時教師應該收集好這些數據文件,及時記錄好評價結果。在后期的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可以不斷地總結和評價,改正自己的缺點。
德育對中學生的未來成長有很大的作用。[5]教師在落實德育的過程中,應該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著眼點,切合實際,制定正確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斷地總結和改善,使得評價體系更加完善,提高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素質和思想品德,提升學校的德育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支仕澤.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評價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劉洋利,朱 喆.思想品德課考評改革探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12):80-83.
[3]蔡明真.淺談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74):67-68.
[4]何飛燕.如何以思想品德教育為核心對初中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J].考試周刊,2017(74):71.
[5]王 偉.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神州,2017(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