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國家助學金 學業表現 T檢驗 方差分析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國家助學金對高職院校貧困生學業表現影響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8YB371)。
作者簡介:蘇毅,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應用統計。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48
《2018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各類助學金共資助全國普通高校學生965.19萬人次,資助金額328.39億元,占高校資助資金總額的28.55%。資助學生人次數和在高校資助金額中的占比均維持在較高水平,資助金額則再創新高,這體現了國家資助政策對廣大高校貧困生完成學業的極大支持和堅定決心,高校學生輟學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在此基礎上,貧困生日常生活得到充實保障,學習條件進一步改善,學業成績是否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本文將聚焦這一主題,對受助貧困生學業表現的改善情況進行初步探討。
(一)抽樣對象的界定
基于探索性研究的基本背景,考慮到數據取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本次研究在筆者所在的同區域高校展開。抽樣總體選定為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學業水平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的高職貧困生群體。將高職貧困生群體作為研究對象,一是考慮到目前高職學生群體同本科學生群體是目前高等教育中的中堅力量,所占比重很大;二是相比較于本科生群體,該群體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更易受到外界引導和影響,重塑性更強,因此,可以更好地驗監測助學金資助政策對其學業表現的影響程度。在抽樣方法上,先按照分層隨機抽樣的原則,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整群抽樣,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樣本的代表性。
(二)研究指標的選取
對高校學生學業表現的測量指標十分豐富,如學生的平均分數、學生的班級排名,學生的不及格科目數量等等。但在更大的總體范疇考慮,以上指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學生平均分數會受到不同專業、不同課程難度的直接影響;學生的班級排名會受到學生所在的班級規模大小的影響等等。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將選取“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指標對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描述,“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指標計算方法如下:以學生所在的班級排名位次為基礎,除以學生所在班級學生總數,形成“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學生班級排名分位”數值越小,表明學生相對排名越靠前,學業成績越好;數值越大,表明學生相對排名越靠后,學業成績越差。顯然,該指標是取值為0-1水平的逆向指標,為符合統計描述的習慣,最后用數值1減去“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形成最終取值依舊為0-1水平的正向指標即“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調查中共發放問卷385份,回收問卷356份,有效問卷330份,其中,男女性別比例趨近1:2;受助等級近似1:2:1,樣本結構符合該校貧困生的基本總體結構,可以認為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運用SPSS統計軟件,在受助貧困生樣本中,進行“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的計算,并在性別、年級、民族、受助等級等方面進行人口學因素差異分析,結果如下表1所示:

如上表所示,受助貧困生樣本“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均值為0.60,218名學生(占比66%)的學業得分超過0.50的平均水平,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與中位數名次得分0.5差異顯著,因此,可以認為受助樣本學生學業成績顯著高于一般水平;從人口學因素出發,在性別上,男生得分均值0.50,女生得分均值0.64,兩者存在差異顯著;在年級上,低年級得分均值0.57,高年級得分均值0.65,兩者存在差異顯著;在民族上,漢族得分均值0.61,少數民族得分均值0.36,兩者存在差異顯著;在受助等級上,一等獎學金得分均值0.58,二等獎學金得分均值0.60,三等獎學金得分均值0.61,但在0.05的置信水平上并未呈現出顯著差異。
(二)受助助學金前后學生學業水平動態分析
受助學生學業水平高于全體學生的一般水平,并不能完全支持助學金政策對學生學業水平產生激勵作用的結論,因為受助學生的學業水平原本可能就處于較高水平,因此,還必須進行同一研究對象的跟蹤動態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選取了高年級組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取得了該群體受助前和受助后的學年成績,分別計算“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最后進行配對樣本的T檢驗。

如上表所示,學生受助前學業水平得分均值為0.62,受助后學業水平得分均值為0.65,在配對樣本T檢驗中,P值為0.034,說明在0.05的置信水平上,貧困生受助前后學業水平呈現出顯著性差異。
(一)國家助學金受助學生具有良好的學業水平
研究發現,受助貧困生“學生班級排名分位得分”為0.60,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明顯高于全體學生的一般水平(0.50)。這反映出貧困生群體在學業上不僅沒有成為落后群體,反而領先于平均水平,國家助學金對貧困生提供了生活和學習堅實保障,受助學生也懂得珍惜機會,用良好的學業水平回報了國家和社會的關懷。在實際工作中,還應充分發揮宣傳和輿論作用,選拔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受助學生組成助學金宣講團,介紹典型經驗和優秀事跡,鼓舞貧困生群體樹立良好的學業價值觀提升學業自我效能感,增加學業投入水平,力爭取得更加優異的學業成績。
(二)國家助學金受助學生的學業水平在人口學因素上具有顯著性差異
研究中,分別融入了性別、年級、民族和受助等級等因素進行方差分析。研究發現,受助學生的學業水平在性別、年級和民族上具有顯著差異,在受助等級上沒有明顯差異。在此基礎上,筆者進行了深度典型調查,調查發現,助學金受助等級認定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家庭貧困程度而非學業成績,因此,受助學生按照貧困程度均勻分布在各等級中,最終的學業水平也未在各受助等級中呈現明顯差異。同時,相比于女性學生,男性學生具有較差的自控力,低年級學生欠缺大學學習有效經驗和方法,少數民族學生受限于較為薄弱的學習基礎,在最終的學業水平上均呈現出弱勢表現,在實際工作中,要將其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分層指導,對自控性較差的男性學生主要加強學習過程監管,面向低年級學生開展大學學習有效方法的介紹和指導,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特別是藏族學生,降低對其專業深度的要求,而注重于專業基礎和通識課基礎的幫助,為其畢業后考取地方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系統或事業單位提供更多針對性的幫助。
(三)貧困學生受助后學業水平呈現出顯著差異
對109位高年級受助學生進行了學業水平的配對檢驗,研究發現受助后學業水平呈現出一定的顯著提升。在后續研究中,一是在本次探索性研究的基礎上,擴大樣本范疇,增大樣本容量;二是要進一步探索受助學生學業水平提升的影響因素,如可能出現的學業價值觀、學業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投入水平的變化等。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2018)[R].北京,2019.
[2]蘇毅.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學生符號消費實證研究——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