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學軍 沙文婷
2015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對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提出要求,正式將國有文化企業社會效益考核納入國有文化企業評價考核當中。青海按照通知要求,積極探索建立黨委和政府主管部門有效監督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完善考評體系,陸續制定出臺了一些具體的考核辦法和細則,為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提供了政策保障。下面,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思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青海國有文化企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圖書出版、文藝演出、圖書發行、有線電視網絡等文化內容生產企業和文化信息傳播企業迅速成長,參與國家、國際間的文化活動更為頻繁,企業的社會作用日益凸顯。
(一)建立健全國有文化企業雙效評價考核機制有助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隨著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企業的經濟增長壓力大,市場化程度進一步增強,企業經常面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權衡。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社會效益考核機制有助于國有文化企業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提升文化自信,使國有文化企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健康持續發展。
(二)建立健全國有文化企業雙效評價考核機制有益于國有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把社會效益評價考核列入國有文化企業考核內容,是探索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文化企業制度的重要落腳點。在以往的國有文化企業考核中,過多地強調了經濟效益考核,現在我們探索建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國有文化企業雙效評價考核機制,就是要防止和克服唯票房、唯收視率、唯發行量、唯點擊率為上的導向。
(三)建立健全國有文化企業雙效評價考核機制有利于進一步明確國有文化企業定位。
國有文化企業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主力軍。在國有文化企業改革中,必須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切實把握好文化產業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確保國有文化企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的文化方向,堅定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
國有文化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考核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并相互促進。國有文化企業是發展文化產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和表率作用。強調文化企業的社會效益,不代表不重視文化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是要克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實現“兩效”統一,同步提升。
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必須雙效并舉。一是要堅持“雙效”統一原則。確保企業內容導向正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二是要堅持差異化考核原則。統籌考慮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科學制定考評標準,實行分類化、差異化考核。三是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原則。按照企業負責人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的要求,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相結合的考核評價制度。四是堅持客觀、公開、公正原則。以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績為依據,對考核內容、標準、程序和結果進行公開,確保標準公平、評價客觀,過程公開、結果公正。
當前,抓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必須正確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的關系,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服從社會價值,越是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越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與產業屬性、文化企業特點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關系,還必須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加強分類指導,創新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考核評價標準。強化政策引導,嚴格依法監管,注重道德調節,堅守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把兩個效益相統一的要求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那么,如何貫徹落實這一重大指示要求呢?概括起來,就要以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現代文化企業制度為重點,以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強化國有文化企業資產監管為保障,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有骨干文化企業,著力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一)完善政策法規。2016年,我省結合實際印發《青海省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對培育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集團),發揮其在發展產業和繁榮市場中的主導作用。支持國有文化企業重點項目建設、產品開發和品牌培育。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持續推進國有文藝院團、出版社、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黨報黨刊經營運行、重點新聞網站內部管理、廣播影視制播分離等文化改革發展事項和進一步完善國有文化企業兩效統一、建立健全評價考核機制等事項進行了安排,強調了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和推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重要性,并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的指標權重等事項進行了明確。與此同時,省直宣傳文化各單位,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認真履行出資人監管職責,結合實際,加強對相關政策法規的研究,陸續出臺了一些辦法、細則,對推動所屬國有文化企業雙效評價考核發揮了主導和推進作用。目前,除一些已經起草完成或正在報批的文件外,已經出臺有《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青海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屬國有文化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青海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屬國有文化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這些文件的研究制定和出臺,對全省國有文化企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健全考核機制。2019年,我省制定國有文化企業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辦法,并根據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的通知要求,積極推動我省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工作的開展。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三)有效監督管理。按照依法規范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督有機結合,宣傳部門、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有效主導的管理模式。結合我省實際,繼續對國有文化資產監管模式進行探索實踐,統籌考慮兩個效益相統一的要求,不斷優化國有文化企業資本資源配置,不斷提升國有文化企業實力、活力和抗風險能力。
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是推動國有文化企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們相信,通過一系列文化改革發展工作保障措施的落地,必將對我省文化改革發展工作,特別是文化企業生產經營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
(作者單位:青海省委宣傳部文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