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影
高齡產婦是指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上的孕產婦。近兩年來,受到晚婚晚育婚姻生育的影響,疊加國家兩孩政策的全面實施,我國高齡產婦的數量增長明顯,如何有效保障高齡產婦安全分娩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1-2]。眾所周知,從臨床上看高齡產婦已經越過生育的黃金年齡,相比適齡孕產婦,高齡產婦經陰道生產的身體條件較差,多數難以實現自然分娩,因此,越來越多的高齡產婦選擇剖宮產生育,剖宮產已成為高齡產婦最為常見的一種分娩方式[3-4]。但對高齡產婦來說,剖宮產手術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加強對高齡產婦的剖宮產分娩護理,確保高齡產婦順利分娩,快速康復,為此,我院本著為高齡產婦提供最全面高效的護理服務保障,積極實施綜合護理模式,即在高齡產婦產前、中、后三個階段對其進行相應健康宣教、分娩指導及康復輔助等生理和心理干預的綜合性護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海口市婦幼保健院接受剖宮產分娩的高齡產婦11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5例。入選標準:所有待產孕婦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上,均為高齡產婦;無妊娠期合并癥,足月,單胎,頭位;自愿選擇進行剖宮產手術分娩;溝通無障礙;產婦及家屬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產婦年齡不符合,有精神疾病,有家族遺傳病史,有認知功能障礙和溝通障礙,有妊娠期合并癥,有妊娠期高血壓等[5-6]。對照組產婦年齡范圍為36~45歲,年齡(36.4±4.1)歲;孕周范圍為37~42周,年齡(37.2±3.1)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34例;初產婦27例,經產婦28例。觀察組產婦年齡范圍為35~46歲,年齡(37.6±4.3)歲;孕周范圍為38~41周,孕周(36.3±3.5)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3例,大專及以上32例;初產婦24例,經產婦31例。兩組高齡產婦在年齡、孕周、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如無家族遺傳病史等)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方法對照組執行我院產婦剖宮產分娩生育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7-8],主要包括對產婦進行產前健康宣教、分娩中指導及產后康復輔助等,具體分為產前、中、后三個階段相應生理和心理的綜合護理干預:
①產前護理:在生理護理方面,在高齡產婦住院待產后,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時刻關注其身體狀況,并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健康教育,要詳細講解剖宮產手術及分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心理護理方面,分娩手術前要與高齡產婦進行多次溝通交流,積極解答產婦疑問困惑,穩定其情緒,并調動家屬給予產婦最大的心理支持,增加產婦的安全感,緩解其緊張不安的情緒,增加高齡產婦對手術分娩的信心。
②產中護理:在生理護理方面,手術開始前,密切觀察并檢測產婦的生理癥狀,積極協助配合麻醉師及手術醫師開展好手術分娩工作,確保分娩手術順利快速。在心理護理方面,麻醉前通過再次講解剖宮產安全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加強產婦的心理安慰,鼓足勇氣,緩解緊張情緒。
③產后護理:在生理護理方面,產后要定期檢查產婦剖宮產切口情況,按照醫囑及時、準確用藥與切口護理,確保切口快速愈合康復;要耐心傳授各種新生兒護理的知識和產后會陰護理注意事項,及時介紹母乳喂養的方式方法,積極開展催乳按摩等護理,幫助產婦盡快出乳并不斷提高泌乳量;及時做好產后飲食指導,叮囑產婦合理科學進食,鼓勵產婦多食高維生素及高蛋白質的食物,督促產婦多吃蔬菜和水果,以預防產后便秘等;產婦康復出院時,對產婦以及其家屬進行全面細致的出院指導,包括出院后的飲食、保暖事項,圍產期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在心理護理方面,針對產婦分娩后心理波動較大,很容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和情緒,要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并通過家屬給予產婦心理上支持,讓產婦體會到做母親的幸福感,以降低負性情緒,促使母乳喂養成功,促進母嬰健康與安全。
1.3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產后切口感染例數及母嬰并發癥例數;采用疼痛評分尺(NRS)測量產婦疼痛程度,使用模糊數字評分方法進行測定:產婦在0~10分中進行選擇,0分為完全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且難以忍受;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產婦心理狀態評分,觀察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和焦慮不良情緒指標變化情況;記錄產婦產后24、48及72 h的泌乳量,并抽取靜脈血3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在新生兒出生1、5、10 min時采用Apgar評分評估新生兒狀況;以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為分類,對產婦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及%表示,比較使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剖宮產后切口感染及分娩并發癥比較觀察組出現產后切口感染的例數及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各類分娩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剖宮產后切口感染及分娩并發癥比較
2.2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的疼痛、SAS和SDS評分比較護理干預前,兩組產婦的疼痛、SAS和SDS評分比較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疼痛、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前后的疼痛、SAS和SDS評分比較/(分,±s)

表2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前后的疼痛、SAS和SDS評分比較/(分,±s)
注:SAS為焦慮自評量表,SDS為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疼痛SAS SDS護理后45.26±5.01 21.34±4.65 26.110 0.000例數55 55護理前7.55±0.95 7.23±0.87 1.842 0.068護理后6.42±0.73 4.31±0.96 12.975 0.000護理前61.77±5.54 60.23±6.42 1.353 0.179護理后46.45±4.96 22.34±5.48 24.521 0.000護理前59.72±6.36 60.51±5.81 0.684 0.495
2.3 兩組護理后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比較觀察組產婦的泌乳量和PRL水平在護理后24、48、72h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護理后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產婦護理后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比較/±s
注:PRL為催乳素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護理后24 h 護理后48 h 護理后72 h PRL/(μg/L)372.41±47.39 425.46±54.74 5.434 0.000例數55 55泌乳量/mL 8.77±2.21 14.02±3.15 10.118 0.000 PRL/(μg/L)302.87±39.67 399.03±31.226 14.126 0.000泌乳量/mL 17.45±5.87 25.13±6.36 6.581 0.000 PRL/(μg/L)365.82±37.63 405.72±44.45 5.081 0.000泌乳量/mL 29.59±10.75 41.23±12.46 5.246 0.000
2.4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新生兒在出生1、5、10 min的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5 兩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c=12.327,P=0.000),見表5。

表5 兩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例(%)
高齡產婦受到年齡、體質等多方面因素的直接影響,致使分娩過程較相比適齡產婦更為復雜,極大增加了護理難度,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9-11]。綜合性護理是一種連續、整體性的護理模式,其包括對產婦產前、中、后開展生理和心理系統性的全面持續護理,相比傳統的產婦分娩護理,其能給予產婦更加及時、高效的護理服務保障,具有明顯的護理優勢[12-13],特別符合高齡產婦對分娩、生理、行為等方面精準護理的需求,有助于更好發現并處理高齡產婦生產前后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確保高齡產婦得到安全高質量護理,順利實現剖宮產分娩和產后快速康復。
臨床中,剖宮產雖具有時間可控、產前陣痛輕甚至無等優點,但其產后疼痛較自然分娩更重且時間持續長,同時作為手術分娩其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等并發癥風險較大,這些都會給產婦帶來身體生理上的病痛和心理上的壓力雙重不良影響[14-15],特別是高齡產婦,年齡大生育條件差,抵抗能力較弱,一旦護理不到位極容易出現切口感染及其他分娩并發癥的發生。本次研究中,通過產前、中、后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觀察組高齡產婦僅出現1例產后切口感染,分娩并發癥、產婦產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降低高齡產婦剖宮產后的疼痛感受。有效保障了高齡產婦從入院待產到康復出院全過程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減少切口感染等分娩并發癥的發生。
產婦分娩生育在自身生理、角色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特別是高齡產婦會出現能否安全分娩、新生兒是否健康等等疑問,較適齡孕產婦,其心理壓力更為明顯,這都不利于高齡產婦剖宮產手術以及術后的身體康復。綜合性護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了對產婦產前、中、后全程式的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有研究顯示,對高齡產婦實施綜合性護理具有積極正向作用,產前產中可以增加產婦對剖宮產及分娩知識的了解,幫助產婦培養積極情緒,調整心態,樹立信心,實現順利分娩,產后可以促進產婦快速康復,確保母嬰生活質量[16-1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還有報告顯示,通過有效護理干預能很好促進產婦產后泌乳,提高產婦產后血清水平,從而保障新生兒的營養健康[18-19]。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觀察組產婦在產后24、48、72 h的泌乳量和血清水平均要高于對照組,而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只有1.8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73%(P<0.05)。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高達89.09%,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在高齡產婦剖宮產分娩護理中能有效降低高齡產婦剖宮產后出現切口感染及分娩并發癥的發生率,能有效緩解產婦疼痛,明顯降產婦產后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等情況,能提高產后泌乳量和血清水平,保障新生兒營養,促進母乳喂養成功,著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