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美
摘? ? 要: 韓非曾稱墨家學派為“世之顯學”,可見墨家學派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墨家學派各種高深莫測的思想理念中,職業教育思想有著重要而且獨特的地位,墨子所提倡的職業教育思想非常重視對于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力的教育和培養,高度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育,等等。這種職業教育思想不管是對于當時的職業教育發展還是對于當今的職業教育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 墨子? ? 職業教育思想? ? 當代價值
墨子創立的墨家學派主要提倡對于勞動技能、自然科學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視,與儒家思想中對于技術教育不屑一顧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在墨子眾多的理論和思想觀念中,他的職業教育思想可謂獨樹一幟,并且對于當代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墨子可以說是現代職業教育的成功榜樣。
一、墨子職業教育思想的產生背景
墨子生活的年代是戰國初期,那是中國歷史上一大變革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發。在這一時期,封建生產關系得到了不斷發展并且日趨成熟。鐵農具的出現和廣泛使用大大便利了農業的發展。另外,手工業和商業在這一時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越來越繁榮。社會的生產力得到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迅速提高。在這樣的社會經濟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從單純的物質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腦力勞動,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豐富的科學技術、思想理論等,腦力勞動成果顯著,并對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另外,墨子所處的戰國初期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新興的地主階級和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和復雜。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士大夫階層逐漸崛起并得到重用,他們自由地討論時事,闡述思想,積極入世為國效力。在這些士大夫中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學者和學術思想流派,他們發表了許多有名的理論思想,于是在思想學術方面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
二、墨子職業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以培育“兼士”或者“賢士”為教育的最終目的
在墨子的職業教育思想當中,他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希望通過良好的教育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兼士”或者“賢士”,進而實現仁政德治和賢人政治的政治理想。墨子提出,“兼士”或者“賢士”應該具有良好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高超的靈活的論辯技巧和廣博的精通的知識技能,即所謂的“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和“博乎道術”。在這三方面,應該尤為重視對于“兼士”或者“賢士”的思想道德品質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在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方面,要求培育出的“兼士”或者“賢士”能夠做到“愛無差等”,做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做到不分尊卑貴賤都能“饑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埋葬之”。對于“兼士”或者“賢士”這樣的思想道德品質要求,即墨家學派的著名的思想理論——“兼愛”思想。對于“兼士”或者“賢士”辯論技巧方面的要求,正是為了到社會上更好地推廣墨家學派“兼愛”的思想主張。另外,對于“兼士”或者“賢士”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是為了使他們深入社會生產實踐活動,深刻了解和掌握社會的信息,并具有興利除害的能力。墨子在這方面十分注重親力親為,親身示范,經常參加一些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墨家學派的門徒大多出身于農民或者工商業者,他們和墨子一起學習和實踐,注重將所學知識理論應用到具體生活實踐中。于是,在培養良好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基礎上,注意掌握靈活高超的辯論技巧和淵博的知識技能,使學生受到良好的職業教育培育和訓練。
(二)以科學和技術的教育為主要內容
墨家學派重視對“兼士”或者“賢士”的培養,并且為此制定了一套獨特的教育內容。其中,科學和技術的教育和培養是主要的教育內容。
1.自然科學知識的教育
墨家學派對于自然科學知識的教育尤為重視,它對于這方面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些重要的地位,不論是對于古代的職業教育發展還是當代的職業教育發展都有著深遠的積極的影響。
(1)物理學方面
①力學
力學作為現代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在物理學中有些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實,我國早在《墨子》一書中就對力學有詳細、準確的記述。《墨子》中有記述:“動,域徙也。”就是說物體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移動。他對于物體機械運動的這一定義與現代物理中的定義基本上是一致的。
②光學
墨子學派從“光的直線行進”這一基本光學原理出發,探討研究了包括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在內的一系列問題,得出了一系列和現代幾何光學相似的基本光學原理,并且還嘗試了與“小孔成像”相似的光學實驗。光學,是墨家學派對于自然科學研究教育最出色的一部分。
(2)數學方面
《墨子》一書中記述了一系列豐富的數學原理和思想。墨子是十進位制的發明者,是第一個對十進位制的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科學家。這一發明,對于中國數學發展乃至世界數學發展都是重大的貢獻,對于數學學科的發展產生了長久的影響。正如李約瑟對于墨子所發明的十進位制的評價:“如果沒有十進位制,那么就幾乎不可能會出現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統一化的世界。”除此之外,《墨子》中還對圓對了準確的定義,在當時世界是十分先進的。《墨子》中所闡述的豐富的數學原理充分體現出墨子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先進的數學哲理思維。
2.生產技能知識的教育
墨家學派十分重視對于生產技能知識的教育。墨子在教育中特別注意讓學生進行社會生產實踐,在生產實踐中運用知識理論,積累和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程度。墨子本身也認真落實了這一理念,積極地參加社會生產實踐,并且具有較高的技能。墨子的弟子大多是農民和工商業者,他們和墨子一起學習知識,進行實踐,積累豐富的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得到了較好的勞動職業訓練。
3.軍事知識的教育
墨子曾經運用出色的論辯能力和軍事技能,通過向公孫輸演示軍事布陣,不動用一兵一卒就阻止了楚國攻打宋國一事,不僅阻止了戰爭的發生,而且宣傳了自己“非攻”的軍事主張。此外,《墨子》一書中記錄了墨子“備城門”“備梯”“備水”“備高林”“備突”等多個事跡,充分體現出墨子獨有的的守城軍事理論,表現出墨子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墨家學派對于軍事知識教育的重視。
4.思辨技能的教育
墨家學派的職業教育思想中,對于思辨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視,強調思辨技能的培養包括形式邏輯教育和論辯方法教育兩個方面。其中特別強調了語言的邏輯性,要求“上說下教”,應該具有正確的觀點和論述角度、邏輯嚴密的敘述內容和適當的論辯方法。判斷所論述觀點或者思想的正確性,要依據歷史的經驗教訓、人民群眾的選擇及實踐的檢驗,即所謂“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做出最準確客觀的評價審定。
(三)以重“作”重“行”為主要教育方法
墨家學派所提倡的教育方法主要為重“作”重“行”。重“作”是指注重對于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和思維的教育和培養。《墨子·耕柱》提出:“古之善者則述之,今之善者則作之,欲善之益多也。”這就是說在對待古代遺留下來的東西時,應該吸收其中的精華部分并去除其中的落后腐朽部分,創造出更加適合現代發展需要的事物。重“作”是指重視對于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學生在接受一定的理論知識技能學習后,應該做出校門去親身實踐和操練。只有進行實踐和練習,真正動手操作,才能在運用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熟練牢固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真正達到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重“行”的職業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出既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具有熟練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的真正人才,這種人才才是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
三、墨子職業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識
墨家學派高度重視職業技術教育,重視對于學生勞動技能的教育和培養,這樣的教育理念培養出來的人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兼具,正是現代社會所真正和迫切需要的人才。墨子的職業教育思想,對于教育行業具有很高的指導和借鑒價值。
(二)依據社會發展需求開設專業課程
墨子生活在戰國初期那個紛亂動蕩的變革時期,儒家的繁文縟節不能適應社會的現實需要,不能帶來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于是,墨子毅然拋棄了儒學,從現實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環境出發,尋求探索與社會時代相適應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這種做法對于現代職業技能教育有著深遠的借鑒意義。現在的職業技能教育應該從現實實際出發,依據社會的需求開設各種專業。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未來就業工作,又有利于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對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通過實踐練習熟練掌握技能
墨子的職業技能教育思想中強調通過實踐練習鞏固和掌握技能,強調學以致用,認為廣博的理論知識應該充分應用于實踐當中,一切理論和知識都應該以實踐為基礎和最終目的。這樣的職業教育思想在當今社會十分適用。現在的職業技能教育應該注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通過實踐鞏固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最終服務于更好地實踐。
幾千多年前的墨子的職業教育思想對當時和現在的教育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是當今職業技術教育的良好榜樣,具有巨大的當代價值。我們應該吸收前人的經驗,在前人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高度重視職業技術教育并使之為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苗艷艷,杜德同.墨子的職業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安康學院學報,2010,22(0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