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語文在小學基礎教育中的作用愈加顯著,而情境教學對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學的應用,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文本的鑒賞能力以及培養團結合作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還存在著創設目的不明確、形式單一等問題。本文通過對情境教學的問題探究與分析,提出了具體改進策略,望各位教師加以參考。
關鍵詞:語文情境教學 問題探究 改進策略
一.情境教學的概念界定
李吉林老師經過了多年的語文情境教學實踐,她認為:“情境教學是關于學生的教育,是個性化的教育,它以感性教育為特征,強調形真”。情境教學是從情與境、情與辭、情與理、情與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把兒童的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作為國外最早提出情境教學的教育家,杜威認為:思維是由直接經驗的情境而起。而情境是指為學生學習新知識而產生影響的具體情況,是能影響學生知情意行的情況。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并適合學生學習的生動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他們理解知識并發展心理機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特點
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重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主動性,極大地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她將情境教學的主要特點總結為: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
1.形真。“形真”是指形象應該具有典型意義和真實感,即在教學過程中,將較為抽象的事物和情境,采用簡化的形體和暗示的手法,創設出學生能夠理解的情境,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達到展示形象的目的。
2.情切。情境教學的“情”來自于生活,而小學生的情感容易被激發卻不穩定,這就需要教師傾注更多的情感。因此,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以情動情”,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帶動和感染學生。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合理地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的情感更加投入。一旦學生的情感被激發起來,他們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增強。
3.意遠。情境教學還具有“意境廣遠”的特點,“情境”比“情景”更具深度和廣度,它能夠給學生呈現一種視覺、聽覺乃至觸覺上的沖擊,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研究文本時,教師應該合理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營造出與作者情感相契合的生動情境,才能使學生從情境中體會到廣遠的意境。廣遠的意境以及豐富的想象,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語文知識,還能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4.理寓其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情境所展現的鮮明形象、真實情感以及廣遠意境都要圍繞一個核心來展開,不能流于形式。因此,教師創設情境的時候,要以文本的中心為出發點,結合課文的中心思想和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不同的文本內容選擇情境教學的不同方式,從而使形象、情感和意境相輔相成。
三.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情境教學法為更多的教師所利用,然而任何教育手段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情境創設目的不明確,沒有抓住重點和難點。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情境創設目的不明確,忽視重難點等問題。一些教師在情境創設時,過分強調情境的豐富性和多樣化,其目的只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渲染課堂教學氣氛,這就與最初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即使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了游戲、播放了視頻,但這些與教學內容毫無關聯。可見,這些教師并沒有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只在乎吸引學生,而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情感體驗的培養。
2.情境教學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和創造性。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然而在進行教學時,情境教學的形式往往十分單一,缺乏趣味性。李吉林老師曾提出,情境教學可以從語言、圖片、多媒體、角色扮演和游戲五個途徑加以設計,但一些老師認為讓學生參與游戲和角色扮演會分散他們對課堂的注意力,這個誤區使得大多數教師都只選擇語言和圖片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目光。長此以往,僅有語言和幻燈片的情境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趣,最終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3.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未處于主體地位。情境教學的重點在于參與,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仍然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仍然盛行。在設計情境時,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價值和地位,控制著學生怎么學,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導致了語文課偏離了最初的目標,教師是絕對的主角,而學生只能算是配角。教師并沒有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反而加強了對他們學習的控制,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和熱情。
4.情境教學重“境”輕“情”,教師忽視自身情感帶入。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情感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影響的。然而有些教師不注重自身的情感帶入,重“情”輕“境”,整堂課都無精打采,即使學生有積極學習的意向,也會被教師消極的情緒所扼殺。這樣不僅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他們體會課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即使有了多媒體、音樂和游戲等豐富多樣的情境活動,也培養不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四.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情境教學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情境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同時還要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教師必須從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除了實現最基礎的知識和能力目標,還要注重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同時,情景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而要注重開發他們的思維能力,促進他們的情感體驗。教師應該通過創設合理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培養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
2.結合多種方式創設情境,增加其趣味性和真實性。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源自于現實的生活,因此情境必須具有真實性。然而,有的教師在使用情景教學法的時候只選擇多媒體或者實物展示的形式,久而久之,學生也表現得十分厭倦。我們可以將音樂、角色扮演和展示圖畫等情景教學的多種方式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率。(1)圖畫展示。圖畫的呈現能夠再現文本的情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課文內容形成更加直觀的感受。圖畫和語言描述相結合,更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2)角色扮演。學生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在情景教學中,讓孩子們參與表演,能夠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將情景教學的多種形式相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手腦的共同發展。
3.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情境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通過改善師生關系,學生和教師能夠平等交流,同時也能創造親切友好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應該確保學生充分掌握課堂的主動權。這樣,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學生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同時師生關系也由傳統的教師“一言堂”轉變為平等和諧的交流互動,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絕對權威者,而是情景教學的設計者、和學生互動的互動者。教師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設計情境,把課堂的主動權充分還給學生。
4.教師以“情”動“情”,激發學生情感。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情”與“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首先應該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以情動情”。
首先,教師應該仔細研究課本,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表達了豐富的情感,有偉大的愛國之情、動人的親情等,同時還塑造了許多鮮明的角色和形象。因此,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和優美句子,這樣學生才能在充滿感情的情境中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動人情感。其次,教師應該合理運用面部神態、語調和動作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學生,激發他們情感的共鳴。教師在文本和學生之間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格外關注教師的言行舉止和神態表情。因此,教師可以把對文本中角色的愛憎、對事件的態度通過略帶夸張的神態與動作表達出來,呈現在學生面前。而學生往往會有意識地模仿教師,這樣能夠更好地帶入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情感引導下,學生逐步進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情景交融,更利于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個性和教材內容的前提下,充分、靈活地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真實性,以“情”動“情”,激發學生情感。情境的巧妙設計,能豐富學生感受,使他們的學習體驗達到最佳的狀態,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合作,取得共同進步,最終獲得德智體美以及情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吉林.為兒童快樂學習的情境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13(02).
[2]彭曉莉.創設情境提高素質——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法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4):135.
[3]許書明.語文有效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4]張平平.語文情境教學有效策略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2(04).
[5]馮衛東,王亦晴.情境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7).
[6]陳月琴.小學語文問題情境教學方法初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159-160
[7]龐文娟.教學情境適切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2,5(上半月).
[8]楊欽芬,苗霞.教學情境的結構與類型研究——結構功能主義視角[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2,13(3).
[9]李亞榮.論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1).
[10]陶西平.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壯麗畫卷—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作者介紹:羅芯月,渤海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