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瑣碎又平凡的,也是極具藝術性和創造性的。要想帶好一個班級,班主任在具備較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在班級管理中有長期的情感投入,有愛生如子的真情付出,能率先垂范、樂于奉獻,給學生做好榜樣,堅持不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獲得班級管理的成功。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情感投入
中圖分類號:G45?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7-0087-02
引? ? 言
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讓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班主任除具有較豐富的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技能外,還要有關心、理解、尊重學生的良好心理和真誠的情感付出,以此來引導、感化學生,使學生產生愉悅、振奮的情感,這是筆者在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深刻體會。
一、班主任的情感投入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學校教育的成功,首先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成功。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班主任應盡可能地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自己積極的情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分清對錯,對身邊的事有公平的評價,樹立追求真善美的理念。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雖然對事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總能以積極的態度去認識事物,以不成熟的審美觀去審視事物。班主任的言行是學生關注的主要對象。正因為如此,班主任應抓住學生審美能力發展中的黃金時期,在班級管理中盡可能地多留意、多觀察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表現,發現正確的美的行為時,應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及時指出不良的行為,批評并改正,以正確的審美觀引導學生,以自己積極陽光的情感陶冶學生,這樣班級管理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1]。
筆者以前接手的一個班級中,有一名男生很聰明,但很頑皮,他學習不用功,經常在班里“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不服從班干部的管理。有一次這名男生為了“懲罰”一名曾向教師告過他“黑”狀的學生,先后兩次將一些果皮紙屑偷偷塞進該生的課桌抽屜里。這件事筆者一時查無實證,又不得不處理,當筆者看到學生從家里帶來的放在教室窗臺上的一盆月季花時,突然靈機一動,當即給全班學生出了一組討論題目:(1)甲同學將自己懶得扔掉的垃圾偷偷“送”人;(2)乙同學將自己家里的月季花搬來與同學分享。筆者讓學生討論甲乙兩位同學的行為,并擬了一篇題為“美就在身邊”的作文讓大家寫。絕大部分學生贊揚了乙同學的表現,批評了甲同學的不良行為,并闡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這次討論和寫作使全班學生通過身邊的事例受到了一次審美教育,那位給同學“送”垃圾的男生自感很慚愧,盡管沒有人指名批評他,但他第二天就交上了檢討,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從此以后,在筆者的鼓勵下,他學習進步了,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第二學期,全班學生民主選他擔任班長,他也成了筆者在班級管理中的好助手。
二、班主任的情感投入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學生在個人情趣愛好、行為習慣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在班集體中,當個人意愿和集體需要產生矛盾,且要求個人行為服從集體需要時,學生是否能主動配合,與一個班集體是否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有直接關系。而班主任在形成班集體凝聚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與學生相處,多組織并親自參與學生的活動,課余常進教室觀察學生,了解班上每位學生的情況,并及時熱情地解決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這對班級管理很有幫助。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付出很多,這種付出不是簡單的言語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特別是情感的投入,雖然見效較慢,一旦被學生所感悟和接受,學生就會對班主任產生由衷的信任和敬佩之情,進而形成較持久穩定的心理趨向和積極的行為,樂于為班級的榮譽付出。當班級大部分學生具備這一趨向和行為時,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便已形成。
例如,有一次,學校新教學樓剛落成,舊校舍需要拆除,操場也需要平整拓寬,土石方搬運勞動任務繁重,時間緊張,學校為了盡快進入正常教學,安排各班學生在學習之余參加整理校園的勞動。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年齡小、個頭低,且女生居多,但筆者通過與學生長期以來融洽的相處,相信學生的團結和力量。面對困難,學生沒有一句怨言,全班學生齊心協力,熱情地投入到勞動中。看著這積極的勞動場面,筆者激動不已,這不僅僅是在參加體力勞動,更是學生對班主任情感投入的肯定和最大回報。
在筆者的努力堅持下,我們班連續三年被學校評為先進班級。學生早已畢業,但學生在校時體現出的那種團結協作精神,時刻激勵筆者在工作中不斷付出更多。
三、班主任的情感投入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
目前,許多農村學生學習成績低下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學生的家庭對教育不夠重視,家長只顧眼前利益或忙于生計,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想供子女上學;另一方面是有些學生雖然想學習,但是由于起始階段基礎不扎實,一時難以克服學習成績落后的困難。這兩種情況下的學生在情感方面是很脆弱的,他們在家庭方面往往會感到無助,在學校生活中感到自卑,一旦遇到新的困難和打擊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這些學生更需要教師的理解和關愛。對于這些學生,班主任不但要一視同仁,還應該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困難,發揮他們的特長,幫助他們縮小與學優生的學習差距,特別是在情感上多投入、多關心,克服他們的自卑心理,使他們樹立堅定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進而圓滿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
例如,筆者曾接手的一個班級里,有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給筆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開學后不久,筆者發現這名女生人很聰明,但學習一般,整天沉默寡言,不樂于參加活動,后來了解得知,她的母親癡呆,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里靠她和妹妹料理,家長已經提出讓她停學的想法。而這名男生由于是單親家庭,性格比較倔強,在班級勞動、體育等其他活動中表現出色,就是學習成績上不去,經常缺課或遲到。當時這兩名學生都產生了輟學的想法,筆者了解情況后,首先帶領班委會成員對這兩名學生多次進行家訪,了解他們家庭的困難,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并讓臨近的學生經常到這名女生的家里幫忙做家務,同時在學校聯系幾位代課教師,給這兩名學生進行課程輔導,并有意識地經常與他們談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打消了輟學的念頭,成績也趕了上來,到畢業時,這名女生以我校第四名的好成績考上了高中,這名男生也圓滿完成了初中學業并進入一所職業學校。
去年暑假,已經上大學的女生來看筆者時感慨地說,當年是筆者對她的真情和關愛感動了她,使她感到溫暖并堅持了下來,才有今天上大學的機會。感謝之余,筆者為自己能在一位學生面臨困境時,為他做出正確的引導而感到欣慰。
結? ? 語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面對一屆屆學生,面對班級重復瑣碎的日常工作,筆者認為,班主任不是一名機械說教的指揮者,而是一名長期能融自己的情感于班級管理之中的參與者,能使班級工作不斷進步和完善,進而釀造出香甜四溢的“蜜”來。
[參考文獻]
李翠芬.試論中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張軍林(1970.12—),男,甘肅隴南人,中學一級教師,曾獲縣級教學獎一次,鎮校級優秀黨員、教學先進、優秀班主任等榮譽十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