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武,馬 鋆,劉曉娜,王富春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表現為餐后飽脹不適、早飽感、上腹痛和上腹部燒灼感中的一種或多種癥狀,且不能用器質性、系統性或代謝性疾病來解釋癥狀的原因。其屬中醫學“痞滿”“胃脘痛”“積滯”范疇[1-2]。近年來,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3-5]。為了更好地掌握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取穴規律,對近10年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獻進行分析,對臨床取穴規律進行歸納及總結,以期為今后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參考。
基于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為主題詞,以“針灸”或“針刺”為關鍵詞,檢索文獻,檢索出符合標準的的針灸或針刺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經驗總結、臨床病例及臨床觀察文獻177篇,經過篩選,最后納入統計文獻共52篇。
1.2.1 規律分析 描述性分析,人工檢索并記錄各現代文獻中針灸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腧穴,對腧穴、經絡和特定穴的使用頻率、頻次進行分析。關聯規則分析使用關聯規則方法計算穴位項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并分析腧穴配伍的規律。支持度表示前后兩項同時出現在處方中的概率,置信度表示后項在前項存在情況下出現在處方中的概率。
1.2.2 文獻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根據中醫或西醫診斷標準,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者;②治療可以包括多種針灸方法,可配合其他中醫療法;③明確給出針灸處方的文獻。排除標準:①不能明確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者;②動物實驗、綜述、個案報道及沒有穴位處方的參考文獻;③以藥物或非針灸療法等為單獨治療手段的文獻;④以觀察耳穴、頭皮針等非腧穴作用為主要研究內容的文獻;④未明確給出針灸處方的文獻;⑤在同一時期內重復出現,或重復發表的文獻。
1.2.3 資料提取 筆者逐一閱讀,共有52篇文獻符合納入、排除標準。其中,24篇文獻采用辨證論治針灸組方,分型選用多組腧穴配伍。根據“1組主穴+1組配穴=1條處方”的形式從24篇文獻中提取77條處方。再加上28篇單組文獻中提取的28條處方,共計有效處方105條。
2.1.1 腧穴使用頻次分析結果 共計105條針灸處方,包含47個不同腧穴,腧穴使用總頻數為600次,頻次前20的腧穴將根據其頻率依序排列,使用頻次最多的穴位為足三里(101次),其次為中脘(84次)、內關(63次)、天樞(50次)、太沖(35次)、脾俞(32次)等穴位。詳見表1。

表 1 腧穴使用頻次
2.1.2 經絡使用頻次分析結果 針灸處方數據庫中隸屬十四經穴的為596個,共計包含45個經穴,其經絡使用頻次見表2。表2顯示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所用的穴位,涉及到除了手太陽小腸經的11條正經以及任脈。其中,足陽明胃經使用頻次(195)最高,占總頻次的32.50%,任脈次之、足太陽膀胱經再次之,兩者經絡頻次共計207次,占總頻次的34.50%。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及手少陽三焦經腧穴使用頻次和用穴數目較少。
2.1.3 特定穴選用頻次分析結果 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選用的47個穴位中,特定穴個數為40個,占總腧穴85.11%。分別為足三里、中脘、內關、天樞、太沖、脾俞、胃俞、期門、三陰交、陽陵泉等穴。表3顯示,募穴使用頻次最高,共189次,占31.50%,集中在中脘、天樞、期門等穴;其次是五輸穴(26.17%)、交會穴(22.67%)和下合穴(20.33%)。足三里使用頻次101次,是特定穴中使用頻次最高的腧穴。

表 2 經絡選用頻次分析結果

表3 特定穴選用頻次分析結果 [n(%)]
注:表中僅列出使用頻次排名前3位的特定穴。
使用Climentinel 2.0軟件,將使用頻次>12次的12個穴位運用Apriori算法進行關聯規則分析,設置支持度>10%,置信度>30%,獲得153條關聯規則。設置置信度>85%,按照支持度從大到小排序可獲得27條關聯規則(見表)。“足三里→中脘”支持度最高,支持度表示足三里、中脘同時出現在105條處方中的頻率為78.1%,置信度表示處方在前項是中脘的條件下,后項是足三里的概率為97.62%。

表 4 穴位關聯規則
注:表中僅列出使用頻次排名前二十的關聯規則。
本文通過查閱以及整理相關臨床文獻發現,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總有效率達90%以上,臨床選穴以重點穴結合辨證取穴,甚者結合經驗效穴。足三里、中脘2穴使用頻率最高,因合募穴與內腑疾病關系密切。此外,五輸穴以及交會穴也高于其他腧穴,五輸穴是十二經氣出入流注之地,交會穴是經氣相互交集之地,前者對胸腹部疾病有重要治療作用,后者除治本經病外兼治他經病證。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通過篩選后,數據庫只收集了52篇國內臨床文獻,缺乏國外針灸臨床研究數據;目前對于FD中醫分型尚未達成共識,造成分型錯雜;臨床隨機對照實驗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研究,診斷標準以及排除標準各異,造成文獻質量良莠不齊。
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對針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選穴以及辨證、辨經組方進行收集、歸納、分析、總結,為臨床取穴以及探討配伍規律提供參考,也進一步豐富了FD的腧穴配伍優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