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雋


摘要:冷鏈物流具有建設投資大,技術復雜,組織協調性高,冷鏈物流市場經營規模小,網絡分散等特點。應對冷鏈物流的配送中心選址的高要求,運用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建立評價體系進行了綜合評價,將兩者結合起來對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后結合實例進行了驗證。
Abstract: Cold chain logistic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investment in construction, complex technology, high coordination of organization, small scale of oper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market and decentralized network. In order to meet the high demand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is synthetically evaluat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 The problem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is studied and verified by an example.
關鍵詞:冷鏈物流;灰色關聯分析;層次分析法(AHP);選址;物流配送中心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grey relational analysi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location of ?logistics;distribution center
中圖分類號:F274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7-0131-02
0 ?引言
配送中心[1]是物流、信息流和現金流相結合的流型節點,它連接著制造商和客戶的中間環節,在物流系統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科學、合理地選擇配送中心選址至關重要。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是否合理,對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表現和整體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
冷鏈[2]是指將易腐食品從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直至消費環節置于規定的低溫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變質,高效運輸,嚴格控制溫度的系統工程。
為了提高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的準時交貨率,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貨物損失和物流成本,提高整體效率,必須科學合理地選擇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關于配送中心選址,韋伯問題[3]最早是由阿爾弗雷德·韋伯提出的。其目的是實現倉庫到客戶之間的最小運輸距離。眾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許多成果,如常用的選址方法有:專家選擇法、分析法、模擬法、啟發式法等[4][5]。然而,由于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冷鏈物流配送選址的研究尚不多見,冷鏈物流的選址問題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1 ?指標體系的建立
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可概括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服務水平三個主要方面[6]。
與一般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一樣,滿足經濟效益是保證物流節點穩定運行、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也是保證社會效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冷鏈產品易腐爛、保質期短、安全性要求高等特點,在配送中心選址時也必須考慮物流服務水平的因素,這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在經濟因素方面,相對理想的配送中心周邊設施完善(最好靠近交通樞紐,道路網絡完整),配送中心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在配套設施方面,選擇離主干道距離和運輸網絡復雜度兩個指標。在結構成本方面,選擇土地價格和配送中心建設成本。在運營成本中,對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工成本、物流運輸成本和運營成本進行了選擇。在社會因素方面,配送中心選址應考慮保護環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環境,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地方法律的完善和政策支持,因為完善的法律環境和良好的政策有利于配送中心的建設。
服務水平也是影響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重要因素。針對冷鏈產品易腐爛、貨架期短、安全要求高、運輸環境低溫等特點,選擇了運輸損耗率、準時交貨率和儲存能力三個主要指標。
在選擇的指標中既有定性的指標,也有定量的指標,如表1所示。
2 ?基于灰色關聯法在區位選擇中的決策
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多因素統計分析方法,它用灰色關聯來描述各因素之間關系的強度、大小和順序,是對相關性進行排序分析。灰色關聯分析模型能夠計算出各因素之間的相對量。為權重的測量提供了一種較為客觀的評價方法,可用于解決數據缺乏、信息不完全情況下的權重測量問題,基于灰色關聯度的灰色綜合評價的具體步驟如下。
2.1 確定參考和比較序列
以X0參考序列,以Xi為比較序列。
2.2 確定參考和比較序列
由于評價指標之間往往存在維度和量級的差異,不能直接進行比較。為了保證計算結果的可靠性,需要對原始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根據指標的性質進行以下處理:
2.3 計算相關系數和灰關聯矩陣
X0是作為參考序列給出的,而Xi是比較序列。X0(k)和Xi(k)分別是X0和Xi在k點的值。當X0在k點時,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的相關系數。
4 ?結論
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是一個定性和定量結合的問題。與一般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相比,冷鏈物流具有制冷技術要求高,產品安全性要求高而且易腐爛的特點。因此,需要考慮的因素指標比普通配送中心選址的要多。講灰色關聯分析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克服了層次分析法不考慮各指標之間相互關系的缺點,解決了灰色關聯分析中的權重確定問題,與單一方法相比,這種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更為嚴格和實用。
參考文獻:
[1]劉海燕,李宗平,葉懷珍.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0(03):311-314.
[2]毋慶剛.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1,25(2):24-28.
[3]嚴世璐,蔣建林.基于交替方向法的韋伯問題求解方法[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8(06):740-750.
[4]符勇強,夏紹模,李昌健.國內冷鏈物流學術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7(03):72-77.
[5]解煌鳴,孫領,劉偉.基于產地型冷鏈物流市場的冷庫布局規劃[J].保鮮與加工,2017,17(05):120-128.
[6]張鳳平.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評價研究[J].物流科技,2014,37(03):17-20.
[7]崔凱,呂永衛,曾平.基于理想解法和灰色關聯度的冷鏈物流中心選址評價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5,37(10):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