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夏 朱華銀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三位一體
引 言
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而言,實踐教學模式具有的作用不言而喻,對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對于高職院校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怎樣才能將創新教學作為實踐教學模式的切入點,建立一個科學、完整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實踐教學場所分散,管理效率較低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針對財經類專業所設立的實訓場所,主要是由教學系以及各二級學院進行單獨的使用和管理。部分高職院校雖然對管理機構進行了統一性的管理,但是,在統計績效考核領域、執行教學計劃領域、申報項目領域等眾多方面,還是無法做到統一管理,導致管理不嚴謹,系統性較差。
(二)實踐教學項目單一,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目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進行財經類專業教學內容涉及時,缺乏多元性,不僅對財經類專業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無法滿足,同時還嚴重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參與度降低,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落后,無法激發學生自身的創造能力和主動能力,不能較好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激發創新思維。
(三)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團隊建設有待加強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在對財經類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改革創新,但是由于團隊主要組成人員是高職院校的教師,因此嚴重缺乏跨專業合作。部分高職院校雖然能夠于企業合作,但是不夠深入,只是走表面過程。
二、“基地、項目、團隊”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一)整合資源,建設理念先進、機制靈活的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將有效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通過對高職院校具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能夠將傳統高職院校比較分散的專業類型、相對獨立的實訓教室等教學模式,在功能上進行深入的優化和創新。通過具體的實踐,將實踐教學團隊、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場所進行有機的結合,建立三位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及功能多元化的財經類綜合性實訓基地。三位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集合了技術服務體系、技能鑒定體系、培訓體系、科研體系、教學體系等多種模式,具有輻射范圍較廣、綜合性較強、共享性較突出、開放性較明顯等優勢。與此同時,將三位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的實訓基地具有的機制進行不斷的優化、完善,將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相結合,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機構,將具體的管理職責進行明確,以此為基礎,進行三位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實訓基地的整體設計,同時對教育項目進行全面的管理和調整,將三位一體新型教學模式的基地與項目管理制度進行展開全面優化,將三位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具有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具體呈現出來。
(二)依托基地,開發綜合性、生產性實訓項目
1.跨專業綜合實訓
對于跨專業綜合實訓而言,是將專業綜合實訓與專業單項實訓進行合理的結合,在此基礎之上,結合財經類專業具有的關聯性強、相關性強的特點,將實際的經濟環境進行高度還原和模擬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通過在對應軟件建立的信息平臺基礎上,將專業與專業之間、課程與課程之間、崗位與崗位之間具有的隔膜徹底打破,從而,將具有眾多專業對應崗位的項目實訓提供給不同專業的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不同角色的企業管理和企業經營模式,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通過講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會計管理等課程進行科學的整合,并且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將企業的核心業務,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有機的結合企業內部每一個而部門與企業外圍服務機構,比如會計事務所、工商、稅務、銀行等。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企業正常運轉的流程,如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明確了解企業經營的整體結構,在思想上建立宏觀思維意識,將科學的團隊協作管理能力和完善的思維創新能力具有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2.生產性實訓
對于財經類專業的實踐教學而言,通過將高職院校教師資源具有的優勢以及專業學科具有的特點進行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之上,與企業進行科學的實踐合作,建立一個具有生產性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進而促進生產性實訓項目的開發。對于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而言,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將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平等互利的原則作為與財務公司、會計事務所合作的核心,高職院校提供校企活動的教師資源、教學設備、教學場地,企業單位提供相關業務的實踐指導,同時,高職院校要派遣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教師到企業中,和企業工體對學生的實踐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校園內部對企業的整體經濟業務全面了解、學習。將整理企業原始的會計憑證作為學習企業經濟流程的切入點,根據稅務制度的要求以及會計制度的要求,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嚴格、標準的處理在此基礎之上,得到企業每個階段的報表和賬目。根據企業具體的業務狀況和會計報表的實際數據,進行規范的納稅申報。通過這樣的教育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在校園環境中,為企業完成業務的目的順利實現。除此之外,學生在經過企業一系列真實的經濟業務訓練以后,自身具有的職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為學生今后在社會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
(三)依托項目,建設跨系、跨專業、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在三位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的作用下,對生產性實訓項目和綜合性實訓項目進行科學的結合,能夠將專業之間具有的限制徹底消除,為建立跨系、跨專業、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提供良好的環境。比如,對一些具有生產性的實訓項目而言,企業應該派遣在此領域具有專業和能力較強的員工、高職院校應該派遣具有專業特長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共同指導,使學生的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在此過程中,企業的員工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業務操作的指導工作以企業業務的練習工作等內容,高職院校的教師主要負責對學生的選擇、專業知識的理論指導、日常工作的管理等內容,將雙師指導具有的價值全面呈現出來,將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全面優化進一步提升。
結 語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對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展開的詳細分析,我們能夠知道,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育教學水平在社會發展水平逐漸提升的前提下,將實踐教學團隊、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場所進行有機的結合,建立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使三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科學的融合,將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在新教改的要求下,實現全面改革,將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具有的作用,全面呈現出下來,為我國教育水平的整體發展提供積極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戴鋒.高職會計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考核模式構建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4(9):273-274.
[2]杜春寬.構建“三位一體”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8,37(26):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