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發展非常迅速,信息技術應用一夜間成為日常。隨著教育教學的深入改革,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勢在必行。創造豐富多彩的有趣課堂,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本文圍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學好語文這一問題,在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融合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家都在提倡新課改,鼓勵新課改,投入大量教育成本,積極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等技術進行課堂改革,并且幫助學生適應新的上課方式。在小學教育這一階段,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這一方面,國家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實行新課改政策。有些人認為小學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堂,對于小學生來說,學好語文是他們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語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語文是小學生學習語言最主要的途徑。無論開設哪些課程,語文都是最基礎的課程,所以小學語文對小學階段的教育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積極響應新課改政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多加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現代課堂與傳統課堂融合起來,對于傳統課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于現代課堂,抓住其出彩的地方,發揚光大,把小學語文課堂與現代化新技術做到完美融合,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然一新。
一、 小學語文課堂結合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
通過上文對小學語文傳統課堂的弊端分析,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到,如果沒有多媒體技術,那么小學語文課堂該有多么枯燥無味,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進行起來會有多么艱難。這就從側面反映了多媒體技術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性。那接下來我們正面講述一下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哪些好處。首先,多媒體技術非常先進,教師可以利用多種軟件,為上課內容提供相關的影視、動畫、音樂、文本作為課外拓展,可以幫助同學們了解到更多相關知識,也可以幫助同學們直接直觀地深入了解課文相關內容,可以加深他們對上課所學知識的印象,不容易忘記,這樣到期末考試的時候也就更容易復習,幫助他們在語文這門課的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你的成績會鼓勵他們更加熱愛學習語文知識,如此可以得到一個語文學習的良性循環狀態。其次,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他們多動,好玩,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充滿好奇心。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按照書本知識,按部就班地講述,很快,學生的注意力就會不集中,課堂上有很多學生,如果老師一個一個地提醒學生注意力集中,那么就會浪費很多時間,通過單獨提醒來幫助同學們集中注意力,也是不現實的。而有了多媒體技術以后,一切就會不一樣了,在學生的注意力將要不集中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相應的動畫電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寓教于樂,讓他們在玩耍中在游戲里,就能學到知識,并且也更方便教師進行課堂管理,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達到了讓學生學好知識的目的,實現多媒體技術與傳統課堂的雙贏。
二、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時存在的問題
綜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非常重要,毋庸置疑,我們要多鼓勵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還輔助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課堂效率。但是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應用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判斷,所以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時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下面我們逐一分析一下這些問題,并提出合理解決的方案,以便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小學語文課堂服務。
(一) 教師經驗不足,技術利用效果差
多媒體技術出現的時間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末,那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上面,則比這個時間還要往后延遲,可以這么說,在課堂上面應用多媒體技術也只是最近幾年才得以推廣普及的,所以很多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領域還很陌生,利用起來不太嫻熟,而導致課堂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本應該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點綴便可以,但是教師卻本末倒置,使多媒體技術成為了課堂的中心,而不管課堂效果是否真的有所改善,如此盲目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會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還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陷入一個誤區。
(二) 教師操作不當,出現很多失誤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進行講課的時候,如果操作不當,也會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在講述小馬過河這一課的時候,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課堂顯得豐富多彩,都會插播一段有關小馬、老馬和松鼠之間的動畫短片,通過影音直接表達,使學生了解到這個故事發生的場景,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故事所表達的內涵。但有的教師可能會對多媒體技術上面的軟件操作不太熟悉,而在播放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比如畫面不能順利展現,或者只有畫面而沒有聲音的情況發生,或者直接導致視頻播放失敗,取消視頻播放這一環節。這些問題不僅僅會影響這一堂課的上課效果,還會直接打擊同學們對多媒體課堂的積極性,直接降低他們的期待,使他們對多媒體課堂感到失望。因此,教師也要積極學習多媒體技術,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小學語文課堂服務。
(三) 學生好奇心重,擾亂課堂秩序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一個好奇心鼎盛的階段,在上課過程中,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轉移他們在聽課上面的注意力,而導致課堂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講課的同時,很有可能學生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講課的內容上面,而是集中在多媒體為什么這么神奇上面。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和課文無關,而只是單純地有關于多媒體的問題。學生注意力的轉移,直接導致了教師的上課心血化為泡影,課堂效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三、 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途徑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要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肯定會帶來積極的影響,但也會有一些隱蔽的弊端。所以教師在運用這門技術時要揚長避短,找準它的特點,合理地運用到小學課堂中去,解決新技術所帶來的負面問題,爭取使其帶給課堂的利大于弊,幫助小學生們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
(一) 教師態度嚴謹,認真備課
無論多媒體技術如何被推崇,教師仍然是學生上課的領路人,多媒體技術只能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輔助手段。無論多媒體技術如何發達,教師都必須態度嚴謹,認真備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一切,端正教學態度,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積極對比結合多媒體技術以后的課堂與傳統課堂的異同,保證課堂質量。
比如在進行《西門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課文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通過動畫的形式將故事情節給學生直觀地展示出來,并讓學生思考西門豹任職鄴城做了哪些調查,采取了哪些措施?為什么西門豹不是直接將巫婆和官紳抓起來,揭穿他們的騙局,而是參加河伯的婚禮?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能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多向延伸,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知識雖然淺顯易懂,但是卻包含著很多道理,可以延伸出很多內涵,所以,老師在利用多媒體講課的時候,可以積極擴展這些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能激起學生對語文這門課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學好語文。而相關的老師需要在平時對課本之外的知識進行相關的準備,對于課外的一些知識點,任課老師需要在平時就注意積累,并且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也要進行及時的準備,將課堂知識以及課外的拓展領域結合在一起,增加課堂知識的趣味性。
比如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課件慢放不同質量的鐵球同時落地的視頻,給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的模擬操作,一個學生分別將不同質量的兩個物體同時放開,讓其他學生進行視頻的錄制,并進行觀察,思考其背后的科學原理,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三) 引導學生自主利用多媒體,做課堂的主人
對于老師和學生誰才是課堂主體這一問題,新課改相關文件里做出了明確的回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進行開展。所以在多媒體課堂教學時,學生是主體這一事實也不例外。老師不僅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同學們學好語文知識,更要從根本上教會同學們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去學習知識,增加同學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互聯網平臺,學生不僅能夠進行互動,還能對上面的資源進行隨時隨地的利用,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選擇一些有意義的學習素材,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比如,學習《少年閏土》課文前,教師可以將魯迅的簡介、課文中的生詞、有關的傳統文化、描寫的事件、導學案等制作成微課,上傳到學生學習平臺,讓學生根據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復習,并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探討,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實現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對自主探究不懂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促進學生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 結語
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都起到了啟蒙作用,在學生的求學之路上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積極引進多媒體技術,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讓此技術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使學生能夠順利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豐富他們的涵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童明星.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6,3(39):280-281.
[2]李靜.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策略[J].現代教育,2017(5):54-55.
[3]劉甜甜.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融合[J].文學教育(下),2018(8):40-41.
[4]邊菁玉.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J].學周刊,2018(25):157-158.
[5]黃森.“互聯網+小學語文”的智慧課堂模式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2):20-23.
作者簡介:董聰敏,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嘉峪關建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