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的概念逐漸融入小學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之中,如何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學習能力亦成為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研究方向。通過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對策研究,不僅可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深入了解,更可以核心素養為指引,為今后全面開展小學英語學習能力培養方面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相關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學習能力;對策研究
一、 前言
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及社會生活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許多非英語母語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的戰略及規劃中,均不同程度的將英語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便開展有關英語方面的教學。我國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里,明確提出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任務:“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此為引導,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及運用能力,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養成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習慣,均成為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研究目標。通過開展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對策研究,不僅可較為有效掌握核心素養及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相關要求,更可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對策,為全面提升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及學習能力方面的核心素養提供一定依據。
二、 核心素養的概念及要求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小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則具體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表1),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愛好、學習效果及最終成績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 提升小學英語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相關對策
(一) 創設良好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語言能力核心素養
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結合授課內容,積極創設良好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在創設的環境中開展英語的自主學習,對于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方面的核心思維有著積極作用。
如:在“Unit 4 Weekend”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首先根據教材內容提出“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的學習主題,并以此為基礎創設一個模擬環境“In the park.”。并引導學生進行有關戶外運動的相關交流“What can you do in the park?”
進而在之后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最終說出“boating”“kite flying”等相關單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 積極開展交流互動,強化學生英語學習思維品質核心素養
思維是語言學習及表達的前提條件,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若單純的使用中文思維方式進行教學或學習,對于今后英語學習思維品質的培養均會產生一定的障礙。通過積極開展交流互動,使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以英語思維進行交流與溝通,對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思維品質方面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如:在“Unit 1 Countries”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交流互動的形式,讓學生2人一組,交互說出更多的國家名字,并進行計時對比。
第一名學生應在最短時間內,將“中國”的單詞以“China”的形式說出,并引導第二名學生將“英國”的單詞以“Britain”的形式說出。由于是采取競爭的方式進行表達,且有計時的相關要求,學生若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再予以表達,勢必影響最終成績。因此,學生會在第一時間采取英語思維的方式來進行構思和表達,盡量減少中文的思維及翻譯,這會使得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品質在短時間內能夠得以改善。
(三) 適當擴展學習內容,增強學生英語學習文化意識核心素養
由于課本內容較為局限,許多學生可以通過較短的時間便掌握課本內容的學習,因此通過對課外相關內容的擴展教學,尤其是開展有關文化差異方面的教學,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英語學習文化意識方面的核心素養,更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好。
如:在“Unit 3 Restaurant”教學過程中,在完成課本內容講授之后,向學生提出:如果服務員詢問“Would you like another cup of tea?”,作為顧客應如何進行回答。
在此講解因為中西文化的差異,若以中國式的禮貌回答“Thanks.”或“Thank you.”均不會得到相應的服務,只有回答“Please.”或“Yes,please.”才能得到相應的服務。通過該種方法,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文化差異,最終達到增強學生英語學習文化意識的目的。
(四) 加強日常綜合訓練,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核心素養
在日常生活通過開展綜合訓練的方式進行強化,對于提升語言的學習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日常綜合訓練,強化學生英語學習的各種策略,不僅較為有效程度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方面的核心素養,更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
如:在“Unit 5 Shopping”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別扮演“Salespersons”及“Customers”,就購物的品種、價值、找零等情況進行模擬教學,強化課堂上已講授的有關物品名稱、單復數表達、數量及禮貌用語等單詞,使學生能夠通過該種方式對已學習的相關單詞進行強化,最終達到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目的。
四、 結語
雖然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均能夠按照既定教學大綱及教學進度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在課堂上也能夠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行綜合培養。但由于教師對于學生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便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分歧:部分教師認為聽、說、讀、寫能力均處于同等重要水平,全面開展綜合培養才是最終教育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缺乏側重的情況,學生短時間內難以接受大量的綜合訓練,自感英語學習壓力較大進而導致英語學習的興趣下降;部分教師則認為聽、說能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聽、說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讀、寫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較為自由地進行簡單溝通與交流,但是考試成績卻往往不夠理想;部分教師則認為讀、寫能力較為重要,且與今后考試密切相關,因此以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為最終教育目的,使得學生考試試卷成績較為理想,但實際溝通與交流卻仍有欠缺。
盡管在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英語單詞詞匯量的要求不是很大,英語教學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為主,但小學階段是開展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小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及認知均發生了巨大改變:首先,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言,在之前日常生活及學習中幾乎從未涉及,陌生的發音使得許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初期感到無所適從,其語言能力短時間內也無法適應及調整;其次,許多英語表達方式與中文表達方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由于中式思維方式的根深蒂固,小學生短時間內還難以采用英式思維方式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再次,由于英語國家與中國之間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如何能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表達的差異,對于認知功能有待完善的小學生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最后,許多英語單詞的發音與漢語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短時間內小學生難以適應英語單詞較為繞口的發音方式,加之擔心發音錯誤受到同學的嘲笑,因此許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不敢開口的情況,進而使得其學習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以核心素養培養為指引,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不僅可以較為有效地提升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及學習能力,更可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嚴進.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0):104.
[2]孫莉.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22):71-73,77.
[3]李麗誼.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26):23-24.
[4]劉琪.核心素養下的小學低段英語教與學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卷宗,2019,9(4):166.
[5]曾麗華.聚焦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J].教育,2018(44):66.
作者簡介:劉春紅,山東省濟寧市,濟寧市霍家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