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芳芳
【摘要】本文分別從時間、地點、類型等幾個方面對我國近年來煤礦發生的事故進行分析,利用搜集來的各項數據,探究事故發生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辦法以及在未來對于事故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預防;煤礦事故;分析
我國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炭是應用最廣的,也是使用量最大的。我國作為一個仍然處在發展中的國家,對于煤炭的依賴一直只增不減,煤炭的使用和消耗在我國能源消耗的總量中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作為主要能源支柱的煤炭,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對我國的各種發展依然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8000多座煤礦,煤炭的產量接近40億噸,與去年相比依舊是遞增不減。針對日愈依賴的煤礦開采,相關的安全問題成為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對于煤礦開采的安全方面盡管得到一定的重視,但是依舊有事故發生,盡最大可能避免問題的發生才是當務之急。
一、對煤礦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大致分析
(一)不同省份的煤礦事故情況簡析。我國幅員遼闊,各地之間存在著氣候、礦產存儲、地區環境等各種各樣的差別,對于開采的難度也有不同,所建造的安全設施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近年來,我國一些省份的事故數量與其他省份相比發生的比較頻繁,特別是山西、內蒙古等幾個省份比較突出,占據全國發生事故總數的一半左右。根據事故的嚴重性來看,貴州、黑龍江、湖南這幾個省份雖然事故數量不是最多,但是一旦發生事故之后的嚴重性卻是相對全國來說比較嚴重的,死亡人數接近總遇難人數的一半左右。山西省煤炭勘測與開采的數量較多,所以發生事故的幾率要比全國其他地區高一些。
(二)不同發生時間的煤礦事故情況簡析。現在的采礦作業大多還是由人工處理和工作,還沒有完全實現自動化生產,所以在不同的時間段對人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進而對煤炭開采以及作業安全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需要提出的就是在夏天炎熱的時候,地表溫度高,井下作業潮濕悶熱,而井下的工作人員仍舊從事著艱苦的體力重活,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就很可能會發生工人疲倦、注意力分散等各種問題,進一步影響到煤炭開采的進度與安全。另外就是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操作的精確程度受到影響,進而導致事故發生的概率提高。對200余起事故發生的時間進行分析,發現上午11:00左右,下午17:00左右是事故的高發期,這是因為長期的勞作之后,工人的注意力不集中,產生懈怠疲勞的狀態,操作就更容易失誤,對于自我安全的保護意識下降,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發生事故等級及類型簡析。一般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把事故劃分為4個等級:即傷亡3人以下是一般事故;傷亡3-9人是較大事故;傷亡10-29人則是重大事故;對于30人以上的傷亡情況是特大事故。其中,較大事故等級所占比例最大,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其次是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兩者一共所占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左右。然而,重大事故所占比例雖然不大,但是造成的損失卻是最嚴重的。無傷亡事故的情況雖然不多,但是也會給企業及國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這是不可忽略的。
二、安全預防煤礦事故發生的措施
(一)增強安全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一些工作人員對于自我的安全防護以及工作當中的注意事項缺乏相關的意識,推廣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在煤炭開采當中安全開展。對于加強安全文化的具體方式,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安全知識的培訓講座、舉辦一些安全知識的競賽答題等等,通過各種創新有趣的方式加強員工對工作安全性的理解以及提高員工對工作安全性的重視。經過長時間的安全知識普及以及相關行為的熏陶,統一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降低事故發生的數量與頻率。
(二)從管理層面入手規范員工的安全行為。除了舉辦一些相關的知識講座、制定普及性較強的的培訓之外,還需要從管理層面入手,提高管理階層對安全方面的重視,努力把有關安全知識的理念深入每一個員工的思想當中;提高員工安全意識,減少違規行為。
(三)從技術設備方面保障生產的安全性。現在大部分煤炭開采依靠先進的機械設備去運行,有的只是需要人工操作控制,而有的則是需要和人工勞作共同配合的機器。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時時刻刻注意安全問題。要定期及時檢查更新所使用的機械設備,不斷改進落后的開采方式和勘探技術,設備的更新會成倍提升其安全性能。日常工作中對于機器定期檢查校對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保證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效率。
(四)增強員工自身的安全意識。通過各類型的安全教育培訓,讓員工充分認識到,在進行生產作業時自身的操作時時刻刻都會對井下安全造成影響,比如簡化任務、疲勞作業這些都是絕對不可取的。要提高工作伙伴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增強團隊精神,建立合理科學的工作體系和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增強員工自身的安全意識。
三、結束語
由于我國各地煤炭的礦產開采地域不同,所以不適合制定統一的管理制度,但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每一個煤礦企業都需要牢記于心并認真執行的。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氣候環境,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安全管理體系,防范第一,杜絕事故的發生。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審核與檢查力度,執行監管職能,爭取把煤礦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劉艷亮.2002~2016年我國煤礦事故統計分析及預防措施[J].陜西煤炭,2018(03).
[2]徐青云,趙耀江,李永明.我國煤礦事故統計分析及今后預防措施[J].煤炭工程,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