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偉
摘 要:精致城市不僅在于藍天碧海、城市基建賦予的“高顏值”,還在于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內涵”。研究公共就業信息檔案資源的深度應用,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島”,改變過去公共就業服務條塊分割、“閉環”運行、效率低、監管弱等問題,加快公共就業服務方式轉型發展,推進精致城市和數字型政府建設。
關鍵詞:公共就業;信息檔案;應用
2018年6月12日,在山東威??疾炱陂g,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威海向精致城市方向發展。威海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上,也明確提出要精當規劃、精美設計、精心建設、精細管理、精準服務,讓“精致”城市成為威海的新名片。精致城市不僅在于藍天碧海、城市基建賦予的“高顏值”,還在于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內涵”。當前,威海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動數字化政府建設,公共就業服務站在服務民生第一線,是數字化政府的重要領域。研究公共就業信息檔案資源(以下簡稱就業信息資源)的深度應用,對加快精致城市和數字型政府建設,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意義重大。
1 就業信息資源及深度應用的界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對政務信息資源定義為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各類信息資源。參照政務信息資源定義,就業信息資源應定義為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提供公共就業服務過程中制作或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各類信息資源,包括業務檔案信息和流動人員人事檔案。
就業信息資源的深度應用,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信息手段,在公共就業系統內實現就業信息資源的采集匯聚和協同共享、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方式轉型發展,變“人工驅動”為“流程驅動”,變“單一渠道”為“多元渠道”,變“多頭受理”為“一窗通辦”,變“人工監管”為“智能監管”,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全面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2 就業信息資源深度應用是建設精致城市的題中之意
當前,就業信息資源分散掌握在各級就業服務機構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信息交換平臺,形成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一是就業信息資源來源單一,信息產生于某個特定業務領域,來源覆蓋面不廣,信息內容不全。二是就業信息資源的匯聚共享局限于某一個科室,某一個業務領域,對其他業務領域不共享、不開放;跨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尚未實現,無法利用公安、民政、財政等相關部門的信息資源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工作。三是就業信息資源的應用以各自業務為中心,而不是根據服務對象需求為中心,容易導致“各管一段”的問題,就業信息資源的應用效率較為低下。
就業信息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公共就業服務的轉型:一是業務辦理繁瑣,就業信息資源未實現系統內共享,辦事群眾辦理業務時需多處跑腿、反復遞交材料,群眾對服務質量不滿意。二是經辦機構工作壓力大。就業信息資源因為沒有進行規范化、統一化管理,各業務領域仍然“人工驅動”,經辦機構工作壓力大、人手不足、場地不夠。三是經辦服務管理粗放。因為就業信息資源的不共享、不開放,管理缺少有效手段,難以杜絕“庸懶散拖、推諉扯皮、自由裁量、權利尋租、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不良現象。
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信息檔案資源深度應用,有利于打破這種“信息孤島”,改變過去公共就業服務各項經辦業務條塊分割、“閉環”運行、效率低、監管弱等問題,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建立數據共享的制度框架和共享的法律法規體系,將本來由各經辦窗口和各區市分散掌握的數據進行統一的匯聚、交換和共享,最終打破地域、層級、時空限制,讓每個服務對象(Anyone)可以隨時(Anytime)隨地(Anywhere)通過網上經辦系統、各級人社綜合服務窗口、人社基層服務所(站)、手機APP和自助終端等任一渠道(Anyway),辦理就業失業登記、招聘求職、各項補貼申領、技能培訓申請等各項公共就業業務(Anything),實現“5A”政務服務,讓廣大群眾共享數字化政府和精致城市成果。
3 就業信息資源應用路徑
威海市的就業信息資源應用堅持“數據集聚、互聯互通、業務協同、監管有效”為原則,關鍵抓住“聚、通、用”三個環節,具體分為六個層面。
第一層面:機構配置、業務流程支撐。一是理順機構職能,為就業信息資源應用提供組織機構保障。對機構內部進行調整,打破原來按業務切塊分割的布局,調整為以就業專項資金的“收、審、支” 為主線的經辦布局,運行更順暢,經辦更高效;同時,成立數據管理等相關科室,專業推進就業信息資源應用。二是規范就業業務流程。對原有經辦事項和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重新定義描述業務事項,制作業務環節圖,形成標準、可公開的公共就業業務事項,實現經辦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三是簡化辦事材料。在已梳理公布了公共就業服務領域“一次辦好”實施清單22項的基礎上,以業務流程梳理為契機,對全市公共就業服務事項所需辦理材料進行了精簡,將把多次填表、多次跑路轉化為一次填表、一次跑路,確保群眾辦事材料“最簡化”。
第二層面:數據和檔案匯聚。一是優化統一全市公共就業政策制度,圍繞信息管理、就業信息服務、檔案管理等各項業務,研究出臺政策文件,規范信息范圍、標準、質量,將就業信息資源的集聚、共享和應用納入政策軌道,利用政策和制度推動信息資源的深度應用。二是強化就業信息資源采集,以開展就業失業登記為抓手,充分調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用人單位、勞動者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廣泛采集就業信息資源;根據業務需求,合理設置信息采集字段,試行靈活有效的信息采集方式;加強就業信息資源的對比整合,確保采集信息標準、完整、準確、唯一。建立就業信息資源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做好就業業務信息的收集整理、監測管理和匯總分析工作,實現所有業務報表、分析報告由系統自動生成。三是推行業務檔案和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數字化管理。建立全市統一的電子檔案標準和規范,對檔案試行規范化、數字化管理。對新接手的檔案,全部實行數字化處理;對原有庫存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逐步實行數字化處理。
第三層面:信息資源共享。推進業務經辦系統建設,將服務標準和業務流程固化到系統中,采用流程驅動的方式,規范辦事流程和辦事條件,自動產生待辦事項,主動推送到下一個業務辦理環節,打造了“智能自動化服務流水線”。依托系統,將市、縣、鎮、村四級經辦組織壓縮層級,改建成全市統一的協同工作平臺,充分發揮了經辦資源的使用效益。
第四層面:信息資源深化應用。運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拓展完善經辦服務渠道,豐富了經辦資源。對外提供集網上人社服務大廳、手機APP服務、自助終端服務、12333服務、微信服務、短信服務、窗口柜員服務、基層平臺服務于一體的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手段。自助服務終端布設3081臺,手機及網上大廳用戶112萬人,足不出戶即可獲取各項服務。在全市各級公共就業經辦機構、基層服務平臺推行綜合柜員制,由綜合柜員統一對外受理業務,為信息資源提供多元化的應用渠道。
第五層面:信息資源無縫監管。一是建設業務運行監控系統,通過業務運行監控系統,通過對各項業務運行情況進行匯總,清晰展現不同渠道、不同區市、不同類型的就業業務分布、業務數量和辦理情況等。對延辦、逾期辦理或操作異常的業務,由監控系統及時進行報警和催辦。二是建立嚴格的內控機制。設置專門的內控審計機構,負責就業信息資源及就業業務的內控審計,對就業信息資源的采集、共享、應用進行全方位控制審核。三是推行電子簽章。建設電子簽章系統,在電子檔案上加蓋電子簽章,提高了安全等級,防抵賴、防篡改、防偽造,保證電子檔案真實可靠,解決紙質檔案人工流轉以及審核、簽字、蓋章多次往返的難題。
第六層面:辦理人員系統培訓。一是編纂業務經辦指南。為保證全市公共就業業務的規范化操作,整理編纂了《威海市就業業務經辦指南》,進一步規范了所有窗口經辦業務的辦理條件、業務流程和辦理時限。二是開展新系統輪訓。組織市、縣、鎮、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人員業務培訓,邀請有關專家授課,確保有關人員最短時間內熟悉業務流程,熟練操作信息系統應用。三是優化綜合柜員隊伍。在業務培訓基礎上,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在未實行“柜員制”的區市,從服務大廳前臺人員中選拔精兵強將,組成綜合柜員隊伍;在已經實行“柜員制”的區市,進一步優化調整。四是科學界定前后臺業務分工。按照“前臺受理、后臺審核、一次出件”的原則,對于即辦業務,由前臺柜員一次性辦結,對于非即辦業務,由前臺柜員受理,后臺科室審核,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