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麗
摘 要: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社會的發展,信息化的建設能夠促進我國整體建設的發展。圖書館為人們提供知識寶藏,隨著人們對信息化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圖書館資料的信息化管理也逐漸受到關注,不斷提高圖書館資料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國社會的整體素質。為此,本文重點闡述了探尋信息化背景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徑,以此保證信息化管理工作與讀者服務能夠與時俱進,滿足廣大讀者不斷更新、變化的需求。
關鍵詞:信息化;圖書資料管理;優化措施
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基層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陣地,在提升我國全民素質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水準、學術研究水準等也在突飛猛進,這極大地改變了我國圖書館信息查詢的需求?,F如今,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推動下,作為信息系統的圖書館,更應該重視信息的傳遞、交流、溝通和利用,提高信息化服務質量,保證信息服務的快捷性、時效性和豐富性。
1 信息化背景下圖書館資料管理優化的必要性
從某種程度上說,圖書館管理與信息化密切相關,信息化給圖書管理工作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做好圖書管理工作,必須把握信息化時代的新特點,運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提高圖書管理水平。
1)圖書館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創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量驟然增加,人們被迫接受大量信息。為應對這種情況,使人們迅速找出所需信息,且不過多浪費時間,圖書管理只有不斷創新,不斷優化信息資源,整合信息資源,在整理原有知識資源、保證資源穩定性的同時不斷創新,加強資源的個性化和趣味性。不斷改善創新檢索方式,簡化渠道,使人們在平時生活與學習中能以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得到最好的資源,且只有創新才能不斷適應新信息技術的要求。
2)信息化給圖書管理帶來了深刻變革。信息化時代,從根本上解決了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互聯互通問題,大大增強了知識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信息技術的應用,方便了圖書資料的整理和管理,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數據庫的運用,能把圖書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字鏈,有效提供多途徑檢索、查詢等多方面的服務,提高圖書借閱、讀者統計分析等管理水平。可以說,信息化大大拓寬了圖書館圖書資料信息的傳播手段和傳播渠道,為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功能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3)信息化為激活圖書館館藏資源提供了重要技術手段。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和手機應用以其方便快捷的特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圖書資料是圖書館的核心所在,價值所在。在信息化時代,作為圖書館重要資源的圖書資料,完全可以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讓大多數圖書資料擺脫長期處于“沉睡”的狀態,以數字化的形式,把館藏資料轉化成電子化圖書,通過互聯網進行有效傳播。尤其是可以通過手機APP等途徑,進一步拉近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為讀者提供更方便的知識服務,做到資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實現館藏資源的最大社會效益。
4)信息化給圖書館資料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使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加便利化,人們隨時隨地就可以通過網絡和手機,掌握世界各地發生的信息;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查閱需要的知識和材料。圖書館是掌握圖書資料最豐富的地方,館藏資料涉及面廣、跨越歷史時空,有些館藏資料甚至獨一無二,極具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運用好信息技術快速、便捷地傳播知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社會作用等,對圖書館管理提出了新時代的要求。
2 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的優化措施
1)加強對圖書館資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新時期,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經濟取得了較大發展,同時文化建設也要齊頭并進,圖書館資料信息化建設,作為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對于提高社會的文化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推動了社會文化建設的發展。因此,作為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一定要重視對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的建設,保持與時俱進的理念,從發展的角度看問題,逐漸轉變一些傳統的觀念,切實推動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的建設,為我國文化的建設發揮自己的作用。
2)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利用先進技術并完善相應配套設施。對于我國當前的圖書館發展來講,配套設施是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身整體設備水平與技術條件存在的不足也是制約其發展的因素之一。網絡信息技術是圖書館創新的基礎,圖書資源也由原來的紙質逐漸向電子載體演變,設備作為硬件與載體,需不斷創新技術、完善基礎設備,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為讀者服務的作用。
首先,擴大宣傳,獲取建設資金支持。公共圖書館需要通過擴大宣傳來拓寬建設資金來源的途徑,獲得社會與政府的關注和支持,如申請政府撥款、聚集社會資金,從而拓寬資金來源,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在資金充足的前提下建立數據庫管理系統,加大書籍文獻儲藏量,實現人工與自動化雙管齊下,這樣不僅能夠優化信息化管理與讀者服務,還可以逐漸擴大自身規模,為讀者資源的擴展奠定基礎。
其次,加大電子資源投資,宣傳和推廣網上閱讀與手機下載閱讀。為加快實現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我國公共圖書館必須加大電子資源投資,大力宣傳和推廣網上閱讀、手機下載閱讀。筆者認為,圖書館可適當開放IP地址端口,讓用戶能通過安裝閱讀器來瀏覽和下載所需要的電子資源。同時,圖書館還要把OPAC系統通用手機閱讀平臺加以整合,讓用戶能利用手機閱讀平臺的數目檢索系統,檢索圖書館的紙質圖書數目,幫助用戶以最短的時間獲得圖書資料。
最后,為了滿足信息社會發展的需求,圖書館還需要加強對重點館藏的信息化管理,利用先進、高科技的手段將紙質的館藏轉變為電子信息,繼而錄入圖書館圖書信息系統中,促使易損壞的紙質館藏成功轉變為容易保存的電子館藏。
3)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素質。圖書管理人員是直接能夠對圖書資料進行管理的參與者,信息化建設中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圖書管理者進行,所以,他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建設的質量。如果圖書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意識不強,那我國的圖書館資料信息化建設也就缺乏了有效地執行者,勢必會阻礙其發展。因此,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勢在必行,同時,由于管理人員的分工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單獨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對于我國圖書館資料信息化建設的非常重要。
4)加強圖書資料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強化館際協作。在如今這個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標志的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自動化建設也開始進入網絡化發展階段。因此借助現有圖書館的整體化優勢,基于網絡平臺,進行圖書館館際間的優化組織與協調,不僅要進行圖書館室內局域網的建設,而且要逐步實現地區聯網、全國聯網和世界聯網,使互聯網上的電子信息資源成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圖書館網絡化服務,以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資源共享。同時,對于文獻信息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與加工,向讀者提供深層次的信息服務也是強化資源共享的一條重要途徑。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為圖書館繁雜的圖書體系管理提供了發展契機,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成為當前圖書館書籍管理的重要手段。雖然我國的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只要不斷加入新的設備,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融入網絡,并且不斷滿足閱讀者的需求,才能加快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為讀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閱讀服務。
參考文獻
[1]高慧,張團翔.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優化創新探析[J].現代信息科技,2019,3(2):157-158.
[2]郭巍舶.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優化創新探究[J].各界,2019,(10):87.
[3]郭晶.網絡信息化環境下加強圖書資料管理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