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高校檔案信息管理正逐步與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相互融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面對愈加開放的互聯網環境,高校檔案信息管理正面臨著更多的安全挑戰。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檔案信息管理面臨的安全形勢,對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進行深入解讀,最后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安全管理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
基金項目:2019年河南省檔案局“互聯網+”環境下檔案住處資源安全保障問題研究課題論文(項目編號:2019-X-07)。
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環境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環境中不可割除的一部分,互聯網與社會各界正處于廣泛的融合發展狀態之中。在此背景之下,高校檔案管理也正處于不斷朝向信息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方向發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明顯的進展。但隨著互聯網+環境的開放程度不斷加劇,高校檔案信息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安全形勢,提升檔案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擺在當前情勢下的重要課題。
1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面臨的形勢
高校檔案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異性,這些信息主要包括有學籍檔案、教師檔案、學術論文以及各類在檔歷史文化信息,具有十分突出的敏感性,同時還具備一定的利用限制性。這些特殊的性質造成高校檔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需求十分突出,如果對這些檔案信息的保存與利用過程中造成泄露或者是不當應用,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是巨大的。現階段,高校的各類檔案都以數據化信息錄入和保存,并通過互聯網系統實現對檔案信息的各項管理活動。
從安全的角度來看,目前高校檔案信息所面臨的安全形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高校檔案信息數據的劇烈增長;隨著高校檔案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不斷深入,高校檔案的各項基礎信息比之從前更加豐富,所錄入的信息體量也更加巨大。體量龐大的檔案數據在被使用過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嚴格的安全管理;二是高校檔案信息所處在的互聯網環境更加開放;比起傳統紙質檔案的管理,信息化檔案管理開放性更高,只要擁有到檔案管理平臺的登入權限,那么就極其容易的能夠獲取到一些加密的檔案信息;而作為管理者,難以確保這些加密信息的使用過程和目的,這對于目前現狀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項較大的挑戰;三是高校檔案信息的物理性存儲環境的變化,數字化信息大多存儲在計算機硬盤載體中,檔案信息的保存安全性其實取決于對高校的互聯網硬件環境;需要做好對檔案信息物理環境的安全防護。
2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解讀
針對“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信息的特殊性,以下對其所需要解決的安全管理內容進行解讀:
1)對檔案實體和保存實體的安全管理。無論是檔案館所保存的紙質檔案,還是經過數字化存儲的數字化檔案,都有相應的承載物體,對這些實物的保管也應當是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
2)對檔案數字化過程信息安全控制。高校在檔案信息化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使用相關檔案實體,同時紙質檔案信息實現數字化要經過多重環節:檔案整理、掃描、成果管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工作如果無法保證有序而嚴謹,就存在檔案實體發生丟失、破壞或信息泄露的風險,因此在數字化過程中必須采取安全控制措施,確保在數字化加工過程中保證紙質檔案保存完好無損。
3)對檔案數字化信息的使用安全管理。數字化檔案在后期的利用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安全管理。一般來說,高校檔案也存在一定的檔案分級,按照檔案可供利用的層面以及保密等級,需要擁有相對應的查閱權限才能夠閱讀或者下載。在這一過程,檔案管理必須要做好足夠的安全措施,一方面要確保檔案信息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還需要利用相關技術來保障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3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對于高校檔案信息管理工作而言,成立一種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將會讓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規范性和系統性。事實上,對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貫穿檔案形成、檔案利用始終,那么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則可以根據分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
1)事前安全管理。事前管理應當包括有:確立檔案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對于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模式而言,首先要確立的就是安全管理的理念。與管理紙質檔案的安全不同,管理數字化的檔案信息要更加復雜的多。因此在安全理念上要做好功夫,要進一步培養檔案管理人員的安全性思想,定期對相關的檔案工作者進行有關安全保密控制的規章制度的學習,提高檔案工作者安全保密意識,明確每一個工作環節需要落實的具體保密注意事項,權責清晰,切實落實到個人。再者,制度作為管理的先行者,需要在事前確立。針對高校檔案信息的特殊性,應當建立起與之相互適應的信息化標準規范。標準規范主要包括有:信息檔案安全管理制度、紙質檔案安全管理制度、電子文件歸檔制度、檔案信息保密分級制度、檔案信息網絡權限制度等等。通過明確權責,并落實到個人的管理方式來進一步提升高校檔案安全管理的效率。
2)事中安全管理。高校信息化檔案在利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則需要重視安全技術性管理。高校信息檔案安全管理必須要重視現代化檔案安全保障系統的建設和管理。一方面,安全保障系統需要從物理安全管理和網絡安全管理;對有實體的、有形的紙質檔案、檔案保存場地、檔案庫等場所的防火、防盜以及人為損害,要加強這些環境下人員出入的規范性;另一方面則是在高校各類檔案實現信息化、電子化之后,在網絡的傳播和使用過程中,高校檔案管理部門應當有針對性的使用安全保密性能高的安全軟件,并確保網絡環境的開放程度處于合理狀態之中。在提供檔案查詢和檔案服務的客戶端,應重點加強網絡安全保障,應當使用專門的網絡安全軟件并確保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高校信息化檔案的事中管理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安全技術支持。伴隨著互聯網環境的日益開放,互聯網安全技術的需求也不斷升級,這就對高校檔案管理專業人員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出了新的考驗。想要確保高校檔案信息始終處于安全傳播、合理利用的安全環境下,就需要及時的培訓相關人員的技術,能夠迅速的識別出不安全的操作以及有可能出現的安全攻擊,這樣才能從源頭上組織不安全事件的出現。
3)事后安全管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也對高校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趨勢,也需不斷推進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檔案安全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由于電子設備和技術更新十分迅速,因此高校也應當及時的投入更新升級、后續維護;同時應加大對檔案服務端的信息化建設,如檔案查詢的相關電子設備、檔案專業管理軟件及相關的搜索引擎軟件等。另一方面則是要從大數據思維入手,進一步的統籌協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方面的安全管理。
4 結束語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的形成,必須要針對高校檔案信息的特點,以及所面對的安全隱患,明確安全控制內容,并從信息檔案生成到使用的全過程出發,形成全面的安全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趙愛國,樊樹娟.一流大學建設視域下高校檔案工作的定位與功能淺探[J].檔案學通訊,2018(02):96-100.
[2]李佳.新時期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領導科學論壇,2018(07):71-72.
[3]邱佳佳.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檔案管理模式的現代轉換[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09):138-139+145.
作者簡介
康艷俠(1979-),女,漢,河南扶溝,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副研究館員,本科,檔案和圖書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