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躍 鐵大惠
摘 要: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大形勢下,圖書館作為專業的文獻情報機構,應積極抓住這一機遇,利用自身的文獻信息資源、用戶服務、學科服務和情報分析研究等優勢服務智庫,進而通過服務智庫引領圖書館轉型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新型智庫;現狀
1 引言
高校圖書館擁有參與智庫建設的先天優勢:豐富的人才資源供給和充足的信息資源保障。在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和2015年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的形勢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參與智庫建設既是順應時代需要,又是發揮自身優勢、抓住機遇、探索服務創新的新途徑。
2 高校圖書館服務新型智庫現狀調查
2.1 調查的總體設計
1)調查對象。本文在選取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圖書館為重點調查對象的基礎之上,又適當的面向其他地區高校圖書館進行調研。調查對象共涉及全國26所高校圖書館,其中內蒙古12所,其他省份14所。2)調查內容。本文調查內容包括:是否開展智庫服務、是否有專人負責智庫服務、高校圖書館發揮智庫職能的方向、圖書館提供智庫服務的內容、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對象、宣傳與推廣途徑、影響智庫服務的因素、高校圖書館破解影響智庫服務因素的措施等。3)調查形式。本文調查形式主要采取網上問卷調查、實地調研、電話詢問等形式,了解高校圖書館服務新型智庫現狀、制約因素以及對智庫服務的建議和意見。
2.2 調查結果分析
1)高校圖書館是否開展智庫服務。根據調查結果顯示,65%的高校圖書館已經開展了智庫服務,12%的高校圖書館計劃開展智庫服務,23%的高校圖書館沒有開展,其中內蒙古地區有6所高校圖書館目前沒有開展智庫服務,占該地區調查對象的50%。2)高校圖書館是否有專人負責智庫服務。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1%的高校圖書館有專人負責智庫服務,例如內蒙古財經大學圖書館提供智庫服務的一般都是專門從事智庫服務的館員。其余高校圖書館沒有專人負責,僅是由學科館員或者其他館員臨時負責,沒有服務智庫的長效機制。3)高校圖書館發揮智庫職能的方向。調查結果顯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深層次化,由傳統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向知識服務轉變。高校圖書館在為智庫服務的同時,在智庫功能上更加多樣化、深層次化。4)高校圖書館提供智庫服務的內容。在服務內容上,根據調查統計,開展智庫服務主要提供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學科情報服務、智庫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存儲以及特色文獻與專題數據庫建設,其中文獻信息資源保障和支撐服務占比最高,特別是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內容較多,例如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提供服務內容較多,范圍較廣。5)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對象。在智庫服務對象上,從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可以看出47%的高校圖書館為高校智庫提供服務,為官方智庫、地方智庫和民間智庫提供服務的圖書館相對較少,特別是向民間智庫提供服務的圖書館更少,主要是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程度不高,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本校的師生和科研機構,但隨著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頒布,部分高校圖書館特別是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正逐步向社會開展服務。 6)高校圖書館服務智庫的宣傳與推廣途徑。在服務智庫的宣傳和推廣途徑上,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43%的高校圖書館都會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對服務智庫的內容進行宣傳推廣,僅有9%的高校圖書館會選擇傳統的媒介進行宣傳推廣,高校圖書館在服務智庫建設和發展時,應做好宣傳推廣工作,為智庫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7)影響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因素。在影響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因素上,觀念意識不足、資金和人才的限制以及社會的認可度不高是影響高校圖書館服務智庫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高校圖書館服務智庫的動力不足。8)高校圖書館破解影響智庫服務因素的措施。根據調查和統計,80%的高校圖書館一致認為比較有力的措施:一是打造智庫服務團隊;二是構建智庫服務平臺;三是制定服務智庫的相關制度和策略。
3 高校圖書館服務新型智庫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 觀念滯后,新型智庫服務意識較差
傳統圖書館觀念滯后,由于受館藏量、空間、資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傳統圖書館信息提供有限且資源不能共享。為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高校圖書館更注重增加館藏量,但在采訪模式上缺乏創新,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卻沒有達到最大化。同時,有的館員習慣于傳統圖書館的機械運作模式及服務方式,服務熱情低、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消極怠工或敷衍了事,影響圖書館的服務效率。
3.2 高校圖書館發展不均衡,新型智庫服務程度不一
因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一,高校對圖書館投入力度不一,使得圖書館建設存在較大差異化。不同圖書館之間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人力資源建設、服務能力方面都有很大差別,導致一些高校圖書館在空間、資源上發展緩慢。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受經濟和資源的限制,圖書館建設水平較低,例如阿壩師范學院圖書館和貴州商學院圖書館館舍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數量較少,特別是數據庫資源極度匱乏。
3.3 受資源限制,高校圖書館服務新型智庫能力不足
1)文獻信息資源限制。高校圖書館首先必須保證學校各學科專業和各研究機構所需的文獻信息資源需求。各大高校圖書館因專業結構差異,所收藏的文獻信息資源差異更加明顯。例如財經類高校圖書館有關財經類文獻信息資源的數量要比沒有開設財經類高校圖書館要高幾十倍。高校圖書館為滿足教師和學生的科研和學習需求,文獻信息資源配置以專業資源為主,僅適合服務本校的智庫建設。由于資源、信息的不對等服務其他專業的智庫就會產生資源無法滿足的情況。2)資金限制。近些年來,學校對圖書館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但由于歷史欠賬較多,投入的資金大部分都用來補賬。同時隨著教師讀者對電子資源的需求急劇增長,圖書館每年80%的經費都用到電子資源的續訂上和新的電子資源購買上。在服務官方智庫、地方智庫和民間智庫時,受經費制約,無法提供更多的有償服務和專業性的服務。3)人力資源限制。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圖書館人員學歷偏低、職稱偏低、年齡偏大已成為制約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因素,以內蒙古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該館有職工61人,其中碩士學歷及以上僅18人,占30%;副高級及以上職稱14人,占23%;45歲以上36人,占60%,圖書情報專業6人,占10%。現有的人員學歷、職稱和年齡結構,在為本校師生開展深層次服務例如學科服務時,專業人才都捉襟見肘,只能提供傳統的智庫服務內容。
3.4 社會對圖書館認可度低,新型智庫服務對象單一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圖書館在社會公眾的形象和地位沒有實現完全的轉變,一直以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質量和效益不高。同時高校圖書館宣傳意識較為缺乏,社會公眾對數字圖書館和智庫圖書館以及圖書館開展的服務認識不到位,造成高校圖書館服務新型智庫對象單一,服務內容單薄,影響力不高。
參考文獻
[1]黨崗.圖書情報機構對國家智庫建設的支持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
[2]張瑩.高校圖書館智庫建設研究[D].燕山大學,2016.
[3]張春楊,張亞南.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發展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38(11):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