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高職學生出現上課慵懶,課后茫然的問題,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其問題根源在于學生們沒有理想信念,沒有清晰明了的職業規劃,甚至沒有最基本的生活目標,缺乏理想信念造成了這一階段他們學習和生活狀態的迷失。通過深入學生,調查了解后,用科學交流、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家校合作等方式方法引導他們對未來進行一系列思考,使其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的建立使高職學生的狀態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學習上有動力,生活上有奔頭,隨之帶來宿舍環境的改變,關鍵是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改變,不再是一副無所事事,無所謂的樣子。理想信念教育使高職學生找到人生方向,而這種狀態的改變會帶動著其他學生發生相應的改變。
關鍵詞:高職學生 理想信念 教育
1 概述
某高職院校的大一部分學生,自開學上課兩個月來,課堂表現不好,總有一種懶散的感覺,在課堂上表現出精力不濟或沒有學習動力的狀態,學生們課后回到宿舍也是經常玩手機游戲或看電視劇,有時甚至看一整夜,有時就是趴在桌上不知道干什么,地面不凈也不掃,廁所不潔也不弄,垃圾堆滿也無動于衷,床鋪更是亂糟糟。老師批評教育后,學生也會開始動手收拾,但總是一副無所謂的姿態。再深入調查寢室學生的人際交往關系時,發現學生們相處一般,日常雖然都有交流,但交流內容大多是今天有什么課、今天中午吃什么、周末哪里好玩、那個長得好帥的教官叫什么等這種話題,從來沒有交流過有關畢業后做什么,將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想從事什么類職業等這類理想信念主題方面的話題。但當老師問過這兩個問題之后,發現有些學生有所觸動并且有一些行動,例如他們會從學長學姐或者班助那里了解自己這個專業的就業形勢和就業方向,包括自考本科和專升本的一些問題。此時如果趁熱打鐵,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引導其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思考,并要求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的剖析自己,當對自己剖析的足夠明白足夠了解時,再做詳細的職業規劃,并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這樣,學生的狀態才會改變,育人效果才會良好。所以先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思考從而樹立理想信念,如果他們對自己的未來都沒有思考的話,老師講再多,后續工作做再多也沒有太大效果。所以,改變就應該從對未來的思考和樹立理想信念開始。
2 定性分析
此案例屬于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類案例。問題關鍵還是在于學生未對自己的人生、未來進行思考,從而形成了大學生迷茫困惑,進而影響學習熱情,影響寢室衛生和寢室人際關系的思想問題。人沒有理想信念、沒有生活目標、沒有詳細的職業規劃,學習就無動力;人對未來沒有思考,學習就是被動無趣的。而學風建設的關鍵,就是建設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精氣神,而精氣神的具體體現就是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寢室環境狀態、人際交往狀態等。因此學理想信念類問題不解決,將直接影響到學校對學生宿舍,輔導員、班主任對班集體的管理和建設。
3 教育思路
從學生的所處社會地位和切身利益兩方面著手,結合社會現實,引領他們思考自己的未來。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他們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與社會現實,他們是高職大專生,與本科生在有些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當學生們認清了形勢,緊迫感就上來了,畢竟在本質上學生們對自己還是有要求的。另一方面,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們的角度,幫他們剖析自己,并思考他們的未來,仔細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及性格特點,看他們將來到底適合從事什么行業,并因此要做哪些準備等,當這些問題得到清晰解答,加之一定的鼓勵肯定,學生們的精神和行為也就在悄然之間發生著改變。
4 實施辦法
1)深入學生。調查了解學生們的寢室生活實情,了解其思想所處狀態。高職大學生出現思想迷茫,行為懶散的問題很正常,但這種問題持續下去勢必會影響學生們及身邊同學的學習狀態、精神面貌以及寢室衛生等方方面面。因此,一定要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在其迷惘困頓,學習出現瓶頸,行為出現庸散之時,要及時發現,并要隨時下寢室進行深入調查和了解。根據其家庭背景和家庭經濟狀況,適時引導其對自己的未來進行重新思考,樹立人生的理想信念,對自己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
2)以點帶面,個別談話。充分利用先進學生的帶頭作用。要讓學生們看到榜樣的力量,例如大家都是一個宿舍的,高考分數都差不多,你能現在就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那我也可以早做規劃。于是對未來的思考就在不經意間開始傳遞。甚至對以前那種持無所謂態度的學生也有了影響,畢竟同在一個屋檐下,大家都那么忙碌努力,自己也不差的,為什么要那樣墮落下去呢?一時間大家都開始認真思考起自己的未來,并逐漸開始忙起來了,寢室氛圍在這一刻開始慢慢建立起來了。
3)家校合作,了解其家庭狀況。父母的辛勞他們應明曉。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成長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性格品行,在幫他們分析自身所處的地位及處境時,就要注意結合他們的家庭條件來說,結合他們父母的工作來說等等。說這些方面時,有些學生可能不愿意過多提及,此時就要注意方式方法了,既要讓學生們感受到父母勞作的辛苦與不易,又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既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對未來進行思考,定下具體小目標,又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以便家長能了解到孩子在學校干什么,從而能夠在背后給予學生支持,有時候父母的一個電話,一個關心的問候,能給學生莫大的學習動力。另外,家校溝通到位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就能更清楚的掌握了,這個時候對學生做理想信念教育和職業規劃分析,那就更有針對性了。總之,學生思想工作不能僅靠老師引導,還要有父母在平時給予學生關愛與支持,必要時還應給予鼓勵或獎勵。只有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學生的理想信念、職業規劃、目標樹立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營造外部環境,發揮學長學姐的作用。自新生開學以來,學生的好多實際問題其實是學長學姐幫忙解決的,所以他們對學姐天然有種親密感,當他們有什么困惑或有什么其他想法時,往往他們會先試圖從學姐那得到答案。因此,要充分發揮學長、班助的作用。老師要先對這個群體做一次思想了解,要求他們在跟大一學生交流時,注意引導學弟們對未來進行思考,并且要跟他們交流自己對未來的看法和自己的理想信念,并時不時地在班級QQ群里,跟他們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等,形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外部輿論環境。當學生們知道學長們都認真思考了自己將來的路,那他們自己自然而然的也會進行思考。只要思想上開始行動了,那行為上的改變也就要開始了。
5 總結
1)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思想教育工作者下寢體察為先。現在大一新生大多都還沉浸于對大學新生活的享受當中,沒有了高考的壓力,掙脫了父母的約束,頭腦中還是那種大學是自由的,學業是寬松的思想,不下寢室你就不知道學生的思想狀態,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只有多下寢,逮住他們平常生活的樣子,才能了解他們的精神狀態,多交流才能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家庭情況,多家校聯系才能更準確的摸準學生的性格脾性。引導學生們對自己未來進行思考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更不是你苦口婆心的“吶喊”,他們就會乖乖的認真思考的事情,關鍵還是需要老師們花時間與精力進行調查了解。如果說理想信念的樹立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那對未來的思考就是這項工程的開始,而引導的開端就是老師們細致的調查和了解。
2)以點帶面,以寢帶班,點面結合逐步開展。學生的思想工作是一個貫穿始終的復雜工作過程,學生們的家庭條件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其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是不盡相同,可見,想僅僅通過班會或大范圍的開會引導其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思考,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其效果是可以想象的。因此,我們要先縮小范圍,可以以寢室為單位,尤其是家庭條件相當的學生寢室,先讓這一部分人思考起來,改變起來,再以點帶面,發揮這里面先進學生和班干部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最終形成互學互助,積極競爭的優良學風。
3)設身處地,以心換心為思想工作的精髓要義。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老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學生分析未來的問題、未來的道路,結合自己的經歷給他們分析每條道路每種選擇的利弊,給與學生以最真誠的建議,以心換心。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到學生們的信任,他們也就不會敷衍搪塞你。否則你做的再多,他們也只是認為你別有用心,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
[1]索清輝.高等教育跨學科復合課程設置實證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3年,9.
[2]別敦榮,齊恬雨.國外一流大學本科教學改革與建設動向[J].中國高教研究.2016年,7.
[3]時彥.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的經驗與理念[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2.
作者簡介
李沛文(1991-),湖南醴陵,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