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荔敏
摘 要:圖書是重要的文字載體,是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眾主要的閱讀渠道之一,對我國城市文化傳播、教育推廣等社會工作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政府在著力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也逐漸重視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將知識型社會的構建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戰略中,這其中城市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課題研究由此出發,基于我國城市公共圖書館管理現狀,分析城市公共圖書館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優化策略,旨在為我國圖書館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管理現狀;優化策略
1 公共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現狀
公共圖書館基于自身圖書收藏種類,向社會公眾提供對應的文化信息共享以及相關的公共服務。公眾圖書館一般面向社會公開開放,讀者通過在讀書館內閱讀以及借閱等方式完成文化信息獲取。部分圖書館建立了門戶網站。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在任何地點進行電子圖書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圖書文化傳播的地域性限制。
2 市民對于公共圖書館現有管理模式存在不滿的主要成因
2.1 對于公共圖書管理環境方面的不滿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社會競爭壓力也不斷加大,我國社會公眾文化水平的提升有了更高的需求。圖書館為社會公眾提供了文化信息的接收渠道。伴隨體驗經濟時代來臨,社會公眾在圖書館閱讀中對圖書館的閱讀環境要求進一步提高,而多數圖書館在閱讀環境的設置上都存在上不同程度的缺失。首先圖書館沒有進行適當的閱讀光線強度優化,存在光線強度過強或過低等不良現象。過強的光線會干擾讀者的閱讀狀態,閱讀體驗較差,而過低的閱讀光線會讓讀者更容易產生疲勞。其次圖書館閱讀溫度沒有進行良好的控制,這點在四季鮮明的北方城市圖書館體現的尤為明顯,在冬夏兩季室內溫度控制不夠理想,導致讀者無法適應閱讀模式。最后圖書館公共環境的管理強度較低,圖書館內大聲喧嘩、帶入刺激性氣味食物等不文明的現象多有存在,最后部分圖書館閱讀基礎設施建設較差,均讓讀者對讀書館的閱讀環境有不同程度的不滿,最終導致讀者投訴。
2.2 對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不滿
我國多數公共圖書館均屬于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門,其工作人員的作息制度與城市上班族相同,這就造成了社會公眾閱讀時間與圖書館開放時間不匹配的弊端。多數社會公眾習慣在下班后以及工作之余進行閱讀活動,而在該時間段內圖書館也處于閉關狀態。此外圖書館報刊閱覽室和綜合書庫不允許自帶參考書進入也造成了一定的讀者不滿。同時如前文所述,圖書館過于重視圖書管理忽視圖書館的公共秩序管理,導致圖書館占座、聊天、吃東西的現象十分普遍,對真正讀者存在嚴重的影響。
2.3 對于公共圖書館館藏方面的不滿
拋除環境、開放時間以及秩序管理,讀者對讀書館的藏書數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滿。讀者去讀書館的閱讀目的是復合的,極少有讀者針對單一書籍來到圖書館閱讀。首先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讀者對讀書館的藏書的綜合性和藏書基數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各科的原著書籍。其次,圖書館紙質圖書更新較慢,部分圖書館常年沒有書籍更新,圖書館不能根據社會文化信息需求動向,對自身收藏圖書內容進行補充更新。最后圖書館缺乏科學便捷的圖書檢索方式,讀者在尋找對應圖書時,時間成本較高。
2.4 對于公共圖書館人員服務的不滿
圖書館工作人員多數沒有進行過專業的服務崗位培訓,同事圖書館管理層對圖書館公共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導致了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面向讀者的服務方面存在一定缺失。部分工作人員服務存在語氣差。態度差、溝通缺乏耐心等不良現象。部分圖書館認識到員工服務的重要性,出臺了對應服務工作制度,讓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不夠主動,面對讀者的各項需求,以逃避為主,不能做到主動服務。
3 優化我國公共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對策
3.1 環境建設改進建議
對圖書館環境改進建設應充分結合自身主體,基于圖書館藏書類型以及文化主體,并充分考慮讀者對閱讀環境的需求,首先在圖書閱覽區域添加文化色彩的裝飾,如在墻面噴繪或懸掛偉人雕像;部分藝術圖書館可以選擇根據自身藏書藝術主題懸掛畫卷書法等等、其次對圖書館整體閱讀環境進行優化,簡化閱讀區域布局,合理添加閱讀氣氛渲染的裝飾草木,營造安靜。高雅的閱讀環境,讓讀者可以盡快進入閱讀狀態,保持更好的閱讀活力。
3.2 服務時間改進
圖書館是服務于社會公眾的公益機構,應以更高的服務大眾作為其管理的最終目的。因此圖書館應基于自身讀者群體實際情況,優化其服務時間。建立好科學完善的值班制度,保障在下班時間以及雙休日可以正常開館。同時圖書館應完善自身的圖書借閱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借閱流程,最大限度開放借閱權限,從而在讀者閱讀時間的前提下,最大化工作人員的休息時間。最后圖書館應積極打造自身品牌,提高其工作人員的凝聚力,建立一支高質量的服務團隊,
3.3 文獻資源完善建議
圖書館應建立讀者閱讀需求的調查體系,階段性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市場調研等方法了解讀者閱讀需求,并對比自身藏書內容,積極更新自身書籍內容,確保讀者的閱讀滿意度。但基于現階段市場形式,圖書購買價格日漸升高,圖書館相關資金存在一定壓力,這是圖書館書籍更新的主要障礙,因此圖書館應對更新內容進行合理分類,對其中分必要紙質圖書的內容,應建立對應的文獻信息門戶網站,通過電子圖書的方式完成自身書籍內容的更新,從而在現有資金規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
3.4 官員服務優化建議
圖書館管理人員應積極開展員工服務意識的培訓工作,確保服務隊伍的基本素質,并提高員工服務的主動性改善服務技能。為讀者閱讀提供更為理想的服務。專業人才缺失是現階段我國圖書館存在的共性問題之一,隨著圖書館規模的不斷擴大,書籍管理難度逐漸升高,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足以適應圖書館的發展規模,各大高校也紛紛開設圖書館管理專業,但我國多數圖書館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過于輕視,因此應引入專業的圖書管理人才,讓圖書管理更為科學完善。
參考文獻
[1]藕海云.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紙質資源建設轉型——以東莞市大嶺山新圖書館為例[J].管理觀察,2019(20):93-96.
[2]陳昊琳,劉亭亭.公共圖書館業務管理變革趨勢解讀——《國家圖書館業務管理機制》讀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05):31-36.
[3]單紅波.從地方法規看珠三角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趨勢——以《東莞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等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0):145-147.
[4]張二帥.公共圖書館公益講座的管理與創新研究——以鄭州圖書館《天中講壇》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