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斯楞
本文論述了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圖書館蒙古文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性,探討了蒙古文文獻對蒙古族大學生了解本民族歷史文化的作用,并進一步論證了高校蒙古文文獻資源建設對蒙古族教師和大學生的學術價值以及推動內蒙古地區發展的經濟文化價值。
作為蒙古族人才的主要輸出地,內蒙古高校既承擔著培養蒙古族專業人才的重要責任,也肩負著傳承蒙古民族歷史文化,推動地區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歷史使命。內蒙古高校圖書館在發揮其教書育人的輔助功能的同時,在保護蒙古族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生態持續良性發展方面也一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獻資源是一個圖書館的基礎,是圖書館存在的意義所在。蒙古文文獻是內蒙古高校文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高校圖書館的蒙古文文獻資源建設對內蒙古地區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記錄保存和發展利用的作用。
蒙古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是在13世紀,成吉思汗征戰南北,統一草原后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將勢力延伸至歐亞大陸,不僅創造了冷兵器時代的奇跡,對東西方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蒙古民族的后裔,時下部分蒙古族大學生處境卻有些尷尬——對于蒙古民族歷史一知半解,逐漸忘卻蒙古族風俗習慣,甚至蒙古語的運用都變得生疏。如在內蒙古地區牌匾、提示都需要有蒙語翻譯,但語法或用詞錯誤卻時有發生,不免令人搖頭嘆息。論語道“溫故知新”,蒙古族大學生在不斷接受各種文化教育的同時,卻忘記與生俱來的母語實屬不該。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必須認真面對的。
蒙古族大學生是蒙古民族的希望,而民族的希望不再關注民族的文化,結果會如何?一個文明的失落,一種文化的消失,對于人類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想做好蒙古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就要在蒙古族大學生中營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圍,用實際行動讓“民族的希望”不再讓我們失望。作為內蒙古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這種民族文化氛圍的營造似乎更近水樓臺。蒙文圖書、雜志等是蒙古族大學生在校期間了解蒙古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知識的主要途徑。眾所周知《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綱》、《蒙古源流》被譽為三大歷史文獻。尤其是深得蒙古族大學生喜愛的《蒙古秘史》是現存最早的蒙古民族歷史鴻篇。它記述了蒙古民族形成、發展、壯大前后約500余年的歷史。所以必須加強蒙古文文獻資源建設,大力開發利用蒙古文文獻資源,加快建設蒙古文文獻資源保障體系才能為提高蒙古族學子素質提供有力條件。蒙古文文獻資源的建設歸根結底是對蒙古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保護的目的又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充分引導和鼓勵蒙古族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便利條件,多讀蒙古文圖書,養成用母語閱讀的良好習慣,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吸收其精華,為今后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待他們走進社會就能更好地利用和發揚,蒙古族的未來發展也就更加光明。
據史料記載,蒙古文字有近千年的歷史。在先后經歷了10余種文字的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中,蒙古族通過這些文字廣泛記錄了涉及歷史、宗教、經濟、醫學、科技、地圖等內容,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蒙古文字文化遺產。
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必要的社交活動外應該要以學習為主。大學是人生階段的一個新里程碑,在此期間大學生心智逐漸成熟,思維模式也開始有了變化。所以大學生更應以閱讀開闊視野,在圖書館中查詢文獻來提高專業知識,使自身的修養和技能不斷提升。圖書館是大學生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場所之一。用蒙語授課的學生查詢所學專業的文獻資料不同于用漢語授課的學生。漢授的學生查詢資料的途徑比較多樣,不管是借助圖書館還是互聯網,都能用以輔助專業課的學習。但用蒙語授課的學生查詢蒙文資料局限性就變得很大了。所以為了給這些蒙古族大學生提供暢通無阻的文獻資料查詢環境,助他們的學業一臂之力,內蒙古高校圖書館蒙古文文獻資源建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關乎到學子們的未來。
內蒙古地區高校圖書館不僅要保護民族歷史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更應密切關注現代蒙古族大學生的文化需求,緊跟時代步伐,讓蒙古文不僅僅停留在歷史古籍當中,而是要讓蒙古文活起來,讓年輕人喜歡閱讀,主動去讀。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不僅要合理豐富蒙古文圖書館藏還要積極做好蒙古文圖書導讀工作,使蒙古族大學生知道本民族文化有很多值得借鑒與學習之處,為學有所成增加一份籌碼。
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來源除了課外自我補充外,主要還是要靠老師的教學內容,通過老師引導和啟發,汲取知識養分,轉化為自己所有。高校老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擔,應不斷自我優化才能提高教學能力。但教師們平時教育和科研工作繁忙,做不到經常性地參加培訓,最快捷的“充電”方式還屬從圖書館借閱書籍。蒙古文文獻同樣為蒙古族高校教師的教育事業保駕護航。高校圖書館為蒙古族大學生和教師提供蒙古文文獻的借閱、檢索、咨詢等多方面的特色服務,對繁榮內蒙古民族文化教育事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此外,翻譯文獻的引入可以讓蒙古族青年即使在以漢語為主導的國家,也能無時無刻不接觸到自己的母語,而不只是在特定環境下才去運用蒙古文。對于蒙古族教師來說也增加了可參考的文獻,用于教學和科研。世界上的各國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用蒙古文翻譯國外或其他民族的文學、哲學、歷史、科學等方面的經典名著,蒙古族大學生就可以用自己的母語了解這個大千世界,進而感受蒙古文字的美,這想必也是內蒙古地區高校圖書館共有的美好愿望了。
蒙古族特色館藏文獻資源對增進民族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為民族經濟文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蒙古文文獻資源是一種具有開發性和價值轉化性的資源,是了解與研究民族地方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人文地理、民俗風情的重要信息資源。
蒙古文文獻記錄了蒙古民族在一方土地上在一定時期內的各項事業發展變化的信息,是內蒙古發展民族經濟,振興民族事業的寶貴經驗。通過蒙古文文獻記載的歷史脈絡,我們還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內蒙古民族區域的歷史沿革,不同時代的經濟興衰以及天文地理和物產資源狀況。經過詳細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著眼全局,避免決策的短期行為、也避免了走不必要的彎路,使蒙古文文獻資源轉化成為真正有效益的價值。
我們不僅要將蒙古民族的風俗文化進行很好地保護,更要傳承和發展。中國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新疆、黑龍江、青海、甘肅等8省區。內蒙古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發揮其蒙古文文獻資源的優勢,起到內蒙古地區和其它7個省區的文化交流紐帶,培養蒙古族青年人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共同將蒙古族文化發揚光大。
如果不對蒙古民族文獻加以科學地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大量珍貴的蒙古文文獻就會遺失,經濟文化發展和歷史傳承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內蒙古高校圖書館蒙古文文獻資源建設有著極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本文系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項目計劃編號:NJTZ1725。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