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靜靜
在核心素養和素質教育的共同作用下,我們小學教學大力提倡“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要求教師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提倡交流與合作學習,特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體驗性教學。所以我們在小學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科學學習和合作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21世紀的教育,要培養學生四種本領,即學會求知、學會實踐和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其中“學會求知”是基礎。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如何教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在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中,仍然存在著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被動,課堂教學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這樣有著太多“教師中心”的色彩,抹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教學理念,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疏不知當今的課堂教學已進入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新時代。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應該轉變角色,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必須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出發點,以形成人的健全個性,提高人的獨立性、積極性、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為根本目的。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著力于學生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倡導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為此,根據本校當前具體情況,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的經驗和對新課改的認識,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一要以興趣為主,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某件事有了興趣,就會主動的去學習。第二要把學生的責任感培養起來。對于一年級主要培養學生的興趣,但越往后責任感的培養越重要,因為并不是每一項學習內容都能讓學生馬上產生興趣并能取得成功的,也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每個知識點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兒童剛入學,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明白:自己不僅是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員,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是負有義務的。要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怎樣聽課、復習和作業,怎樣思考、發言和討論,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思維,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小學數學中“相遇問題”的教學中,首先要學生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就是兩個運動的物體運動的觀點。其次就是讓學生學會分析“相遇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并且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相對于以前的一個物體運動的問題,兩個物體運動的問題稍微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部分孩子對題中的術語如兩地、同時、相向、相遇等的意義不明白,就會對題意理解不清,造成學習困難。筆者在進行“相遇問題”教學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了一幅動態畫面:首先是兩車從兩地同時出發,接著兩車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過程,并適時通過閃爍、發聲等手段,讓運動過程由靜變動,使學生充?分理解兩地、同時、相向、相遇的含義,為后面計算方法的學習,掃清了障礙。這種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計算機生動、形象、直觀、科學地虛擬了“相遇問題”的現實情境,化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課學習活動中去的準備,從心里愿意和老師及同學一道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
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離不開自身的體驗積累,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顯然“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法的研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學會”過渡到“會學”。首先,精心設計,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博士說:“什么叫學問?是要學怎么問,就是思考問題。”小學生因年齡的限制,認識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有時不會自覺的提出目的,認識活動中往往會出現活動的盲目性,思維的混亂性,不知道自己回答的什么問題,因此教師要設計富有價值的問題,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為幫助學生之間更好的交流,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重點難點,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發展思維,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決不出來的在小組討論共同交流。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時,通過讓學生動手撥,動口說,認識了整時后,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認識整時?讓小組討論,通過學生討論,學生不僅得到知識,而且經歷了知識的探索過程。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倡學生學習中的自主,就是要打破學生學習的被動接受性,實現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平衡。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不斷的激發其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迭部縣城關小學)